陈元信 牛雅雯
摘要:近年来,北京正处于新一轮旧城改造中,有关部门下发了一系列整改意见。胡同不仅为二环内部分居民的主要居住区,也是市民的主要生活区,更是民俗文化的载体。这意味着胡同的宜居性将面临多维评判。笔者以北京东城区东四胡同群为调研地点,查阅有关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所观察的一些客观改变,以及走访调查中所了解民众的满意度和线上问卷中所获得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浅析民众对于改造前后宜居性变化的看法,并试图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宜居性、胡同改造、东四胡同
1胡同的矛盾性
许多人印象里的老北京,都不是红墙黄瓦的紫禁城和伟岸壮阔的城墙楼门,而是那些市井味儿十足的老胡同。那里有鱼鳞状的瓦砾勾勒出的波纹状的青蓝的天,有通向市井深处的歪歪斜斜的小路。街头巷尾的拉车人、来往行色匆匆的路人、小卖铺东瞧西瞅的老板、树荫下的老头、佝偻在墙角边晒太阳的无业游民都挤在那里,过着有滋有味的北京生活。然而,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700多年的历史更迭中,北京胡同的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四合院从最初的一院一户式到现在的大杂院式,人均用地面积不断被压缩,传统冗长的胡同以及老旧破败的四合院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眼中的胡同已变成那“拐不完的破胡同”和“快塌下的烂房子”,以及排泄不通的下水道、拥挤破烂的大杂院,和无处堆放的垃圾…人们对于胡同的“宜居性”有了全新的看法与诠释。上述诸多问题体现了胡同群实用性、宜居性的降低,胡同改造迫在眉睫。
2胡同改造进行时
近年来,北京正处于新一轮旧城改造中,有关部门下发了《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2019版)》等一系列整改意见。在此背景下,胡同的改造成为焦点。
2.1 胡同改造的对宜居性的积极影响
本次调研发现,胡同改造后对宜居性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交通便捷、公共空间整治、卫生条件改善三方面。据笔者观察,由东四三条开始,单数胡同为东向西单行,双数胡同为西向东单行,单行道的设立有效地避免了对向来车错车造成的拥堵。加设的普通车位将杂乱停放的机动车辆按照胡同宽窄有序地放置在道路两侧或一侧。东四六条还东西两胡同口设置了专门的管理员和保安,以防共享单车的进入和停放并对游客和居民进行有序的劝阻和引导,有效缓解了胡同内的交通压力。
为解决道路杂乱问题,东四胡同的改造要求商铺的店主将原本“凸出”到公共空间的部分退回到自己的庭院和屋内,将胡同“切”回矩形。针对私搭乱建的,各条胡同设置了专门的晾衣区,使胡同更加整齐。除此之外,东四胡同改造还对胡同进行了美化,在比较宽阔的胡同和不影响交通的地区种植竹子、搭起藤爬架,对于公共空间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利用,让胡同的美观程度得以增加。
对于东四地区卫生健康条件的改善而言,社区宣传、推广、进行垃圾分类,评选垃圾分类示范户,以鼓励的方式增加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垃圾分类更好地开展。投放垃圾分类桶并粘贴指引牌也解决了垃圾到处乱扔的情况。增加垃圾处理站,每条胡同有专人负责清理垃圾,如此种种的做法让垃圾处理更加系统化,从而改善了胡同的卫生环境,以增加胡同的宜居性。
2.2改造不足之处
改造胡同虽让其公共区域焕然一新,但是没有考虑到居民家中的舒适程度和居住体验。据悉,多数家庭都存在面积过小、杂物过多、进屋没有“立足之地”,容易引起火灾等困扰。另外,胡同的路灯覆盖率极低,影响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也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长期的改造过程中,胡同经过了大幅度的拆迁,拆迁之后有部分地区建设了新的建筑,但大片的地区属于“拆而未建”,甚至是“拆到一半”的状态。这样的拆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种拆迁的目的是改善老城区的面貌、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而对于拆迁之后地区的用途,则是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出现了“持续拆迁”的状态,因为没有拆迁最后的时间点,因此有的地区已经拆迁,有的地方却没有,拆迁和未拆迁的地区交织在一起。[1]
3浅析民众对胡同宜居性变化的看法
本研究将受访群众分为老城居住者和胡同群周边生活的市民、从业者、学生等两类,探究改造后胡同的影响力与适配度。结果显示:多数市民对胡同改造较为满意,主要体现在上述三方面积极影响上。而部分老城区生活的居民对于东四地区胡同的改造满意度不高,主要与不足之处有关。二类人群对于胡同“宜居性“评价出现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如下:
居民对于政策理解不到位、对胡同建筑的功能性认识不全面。胡同的道路网协调处理好交通出行、市政设施、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等各项功能的需要,这就意味着在胡同改造上,不同的路段制度不同,宜居性也将拥有更上位、更综合的标准。因此,居民对于胡同宜居性的判断也不能仅仅停滞于“屋内空间大小”、“是否获得拆迁房补助”等个人利益相侵问题,应将视野放宽阔,深入理解政策定位,用更客观、更全面的标准评判。
市民对胡同内部环境关切甚微,此“宜居”非彼“宜居”。市民所认为的“宜居性”实际上更多地侧重于胡同的业态功能而非居住功能。许多胡同沿街增设休息座椅和花钵,添加景观小品,为胡同的“来访者”营造出良好的商业艺术氛围、精致生活氛围。但鲜有市民真正深入胡同内部一探究竟,更未曾在胡同内居住过,因而无法了解到房屋漏水、危楼整改、垃圾分类等切实的困扰。综合而言,市民对胡同“宜居性”的评价维度与居民大相径庭,而前者多居于环境舒适性、宜赏性、文化感染力等。
4结语
虽然东四胡同改造成功之处不少,但是仍有进步空间。除了解决交通、道路、卫生等不足之处外,更要真正去倾听当地民生。作为普通市民,他们看到的是重获新生的胡同,交通便利、人来人往,彼此之间保持着最温柔而又亲密的距离;而作为当地居民,他们看到的是失去情绪的胡同,人来人往,了无交集,格式化墙体的背后,是市井不再、沸腾与温暖不再。所以,了解人民對胡同宜居性的嬗变之后我们更应当伫立反思,胡同改造粉刷的是路面与墙壁,而非“粉饰太平”;基建设计改变的是布局和结构,而非“换汤不换药”。我应真正去体会居住者的情绪,去倾听胡同的低吟声,小心翼翼地保护这份“情结”,让胡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就如同老舍笔下的胡同一般“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没有一种珍贵费事的,只求昌茂多花。”
参考文献
[1]张宇,孙成岳,史晨光.北京旧城区“去往从来”?——对北京胡同更新策略的思辨[J].
作者简介:陈元信(2002-),女,汉族,江西上饶人,本科在读,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方向:环境科学
牛雅雯(2001-),女,汉族,山西大同人,本科在读,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方向: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