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丹艺术论》嘱词有感

2021-01-21 03:01顾珂云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艺术家

摘要:罗丹作为近现代最为著名的雕塑家,以其充满张力与现实意义的作品立于雕塑史的高峰。通过阅读其对于艺术、对于雕塑的见解,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于雕塑的热情,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现实的批判。他对于艺术的见解,对所有从艺者来说都是一盏指路明灯。在其艺术论的嘱词中,罗丹提出了多条对美术学子的嘱托,本文也将以此为中心,浅析我个人对于罗丹所说的“真正的艺者”的理解。

关键词:罗丹艺术论 嘱词 艺术家

一、艺术家是善与美的使者

“愿做‘美’的使者的青年们呀,你们或许会欢喜在这里找到一些深长的经验经验之谈罢”[1]罗丹在与青年艺术家交流时首先明确了艺术家的根本任务——作为美的使者。这就表明,艺术家不是美的创造者,而是一个美的引领者,美不是从无到有的,它一直存在,艺术家只是将无形的美以具象的方式展现给大众。这个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所以艺术家们一定要自愿诚心的接受,不然,这份美便不会跟随而来。

何为艺术美,这是一个抽象概念,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解读。罗丹的《老妓》(《丑之美》)一作,从外表看,如同一块黑炭,锋利的刀刻线条生动的展现了老者瘦骨嶙峋的身体。这是罗丹根据法国诗人维龙写的一首诗《美丽的欧米哀尔》(《美丽的老宫女》)而塑成的。欧米哀尔年轻时曾红极一时,而老年时处境凄惨,残酷的社会在其最光鲜亮丽的年华极度消耗她的美丽,等她不再年轻又残忍抛弃,她弯着腰,驼着背、绝望的目光、满是皱纹的肚子、粗糙的皮肤,是无数底层生命的象征,每个观赏她的人都会因这极度的衰老样貌而感到恐惧,此为最真实的现实,亦是艺术美博大性的体现。

北宋大文豪苏轼曾在《书林逋诗后》中有“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奴贩妇皆冰玉。”[2]一句,而在沈宗骞的《芥舟学画编》中谈及人物画用笔,也引用了这句诗。认为创作时不能依样画葫芦的描画,应当以巧妙的笔法于迹画中抓住人物特征,使得“虽寻常形状,一经其笔,无不风趣可喜,而仍能宛以肖之”[3]艺术美不会被题材限制,中国艺术注重细节笔墨,作画角度与观看角度都是从细节的笔墨入手,观察自然的角度也与西方科学透视法不同。但是面对取材上,中西方却这般相同,平凡中皆有震撼,平凡人皆有故事,而我们是否具备了发现与展现美的能力,是否能够承担起“美的使者”这个身份。罗丹说“要有耐性啊”“不断磨练罢”,正是告诫青年学子,从艺人唯有戒骄戒躁,苦心钻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艺术修养。

罗丹多次提到,艺术家应当保持“单纯与天真”。这是相对于那些阿谀奉承,专注取悦他人的画家而言的,即“常戴着别人的眼镜”[4]的人。我认为,罗丹文中的单纯与天真,是全身心放在艺术当中的状态。呼应开头“愿做美的使者”这一艺术家的身份,艺术家只要管好使者的工作就可以了,不要有太多杂念,更不要为了他人作画。因为美,已经是一生都研究不完的了,三心二意的人是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探索它的。

二、艺术家之于社会的责任

艺术作品的风格性都是作者的个人精神的体现,观者感应作者之精神,在观看与解读过程中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艺术不能解决温饱,不能立刻产生经济效益,它的作用在我们看不见的大脑中,刺激我们的情感,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是无形的精神食粮。艺术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是丰富的,远非物质欲念的满足所能匹及,它引导我们感悟,引导我们思考,在反复琢磨中得到自己的“哈姆雷特”。李立新老师曾说,形式追随功能是“脱离实际的”[5],艺术应当是基于客观实用的超越,单纯强调实用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因为过于强调功能性,忽略了人的感性体验,显得冷漠枯燥,注定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社会需求。事物的功能是单一的,但是设计理念是多样的,如果所有设计都单纯服务于功能,那巴洛克的雄壮,洛可可的華贵,乃至现代艺术的怪诞都将不复存在。

古典艺术给人神的感召;文艺复新的艺术唤醒理性与人文精神;而到了现代社会,随着文化的交融,思维的开阔,艺术中的风格性更加鲜明,艺术作品成为了一种的表达媒介,蕴含诸多对现实的思考。“现代艺术之父”杜尚的经典作品“泉”出现了,他想通过这个作品给古板枯燥的画坛注入新的生命力。这件作品的可贵之处,就是在于它是为了挑战古典艺术末流建立的艺术规则而出现的,其中充满了对权威的挑战,它的视觉冲击性能立马引起人们的思考,带领人们重新反思艺术的内核,只是这一个作品,便能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将艺术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又拉近了一层。

在我国,如何改良中国画是二十世纪初艺术家们主要思考的问题,加上战争的影响,西方、日本的艺术涌入国门,激起了国内轰轰烈烈的艺术改良运动。那时的艺术讨论是非常激烈的,所有艺术家都肩负着延续中国画的使命,因为绘画艺术即是文化的一部分,保住本国的艺术,就是守住我们的文化,对他们来说,这样一份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不能断送在他们手上。就连当时中央大学校长吕斯百也曾表示“他们来中大不是为了束薪,而是为了学术上的共鸣。”[6] 他们虽然是艺术家,却也是文脉的传承人。

三、总结

罗丹在其文章中以平实的语句对年轻一代艺术家以恳切劝导,发人深省,对当下的艺术创作更是有诸多启发。没有比艺术更美好的事业了,唯有以最真纯的心灵灌注之。

注释:

[1](法)奥古斯特.罗丹著、傅雷译.罗丹艺术论[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p1

[2](北宋)苏轼著.东坡集[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7:p189

[3](清)沈宗骞撰、史怡公标点注释.芥舟学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p13

[4](法)奥古斯特.罗丹著、傅雷译.罗丹艺术论[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p4

[5]摘自2020年11月3日李立新在南京师范大学的讲座,讲座题目是《形式追随理念——理论与验证》

[6]万新华.也谈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的中国画教学[J](注释).文化艺术研究,2011,第 4 卷:p212

作者简介:顾珂云,女,汉族,江苏省无锡市,1998年2.5,本科,研究生在读,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34)研究方向:中国画

猜你喜欢
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