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饮食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生存追求,它已经从单纯的吃演变成为生活习俗和饮食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饮食习俗也是五花八门,各具特点。淮北饮食民俗是历史文化與地理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文中试图从饮食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淮北地区的饮食民俗。通过阐述淮北饮食的基本表现,分析其饮食特点,进一步了解饮食文化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淮北;饮食民俗;文化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也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饮食民俗,正是这种饮食文化的形象化表现。[1]在饮食文化学中,饮食习俗主要研究包括主食、副食、小吃等方面。淮北饮食作为皖北饮食文化的分支,隶属于整个中原文化区域,其饮食习惯在周边多元文化中交织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的饮食文化,体现着这个地区的物质形态和人文情怀。
一、淮北饮食的基本表现
所谓饮食文化包括了食品物质本身、食品的制作、食品的引用方式以至餐具以及食品的分类、食品的象征和饮食风俗等方面。[2]淮北的饮食有着自成一套的饮食文化表现,它向外界传递着这一地区人们的饮食行为和饮食观念。
(一)食材取之于当地
万物都是环境的产物。生态环境不同,物种会存在差异[3]。一个地区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那么在与自然动态相处中就会形成多样的饮食种类。淮北平原辽阔,土质肥沃,地下水丰富,盛产小麦、玉米、山芋、豆类等,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因地域特点而形成。淮北(人)属于北方文化体系,在饮食习惯上偏向北方。日常饮食以面食为主,米饭为辅,一般一日三餐都少不了馒头等主食。面食种类很多,制作巧妙,品种繁多,主要以小麦面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如馒头、包子、喝饼子、烙馍、花卷、面条、面疙瘩、扁食、馓子、焦叶子、蚂蚱腿等。淮北物产丰富,在一些农村地区经常会饲养许多家禽,人们也就多以鸡、鸭、鹅等来制作菜肴,有时还会在菜园种一些常见的四季蔬菜,如豆角、西红柿、苋菜、萝卜、白菜、丝瓜、茄子、黄瓜等。淮北境内有浍河、沱河、濉河、南湖、临涣湖等众多水域,水产品一年四季不断,所以也为日常饮食提供了储备资源。可以看出,淮北人们在选择食材上,就是将自然和生活融为一体,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生产实践中积累智慧经验,不断繁衍出一种特定的饮食规则。
(二)口味多端,兼顾南北风味
“味”在饮食中是最基本的元素。安徽菜的主体风味基本上以咸鲜为主,味咸中微有甜味,整体风味比较醇和浓厚,善于表现原料的自然风味。[4]淮北地区作为皖北沿淮风味的代表,饮食非常注重味道的鲜美,在烹饪过程中力求突出原料的本味。淮北饮食习惯与大多数北方人一样,都偏好重口味,无论是平日饮食还是宴会聚餐,宁愿饭菜有稍许咸味,也不希望是清淡无味的。除此之外,淮北农家百姓家庭烧炒菜时人们都善用葱、姜、蒜、香菜、小茴香等辛辣食物调味,这与南方人的饮食习惯较为相似。无论荤素都爱放许多辣椒提味,好像不带辣味就难以勾起人们舌尖上的味蕾体验。在农村,不管是喜事白事还是去饭店聚餐,人们都喜好把咸中带辣作为评判一顿饭的标准。淮北区域历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变迁和人们乡土情结的融合,逐渐吸收异地的饮食元素,借鉴南北各地的饮食流派,丰富了自身的饮食体系。通过南北口味的中和形成新的饮食习惯,正是借助相互渗透的作用,把这个区域的饮食口味发挥到极致,再次展现出淮北人们日常饮食的真实写照。
(三)小吃众多且风味独特
各地都有自身独特的风味小吃,这是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逐步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这些风味饮食已经成为一些地区饮食和文化的象征符号[5]。淮北风味小吃非常受到人们的青睐,它是结合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而形成,具有独特的风格与味道,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烫面。烫面是用沸水和面,一边加水一边搅拌,待稍凉后和成面团,然后放在专门加工烫面的机器上进行加工碾压成条状。一般商家所用的烫面原材料都是加工过后黏在一起的,属于半加工的面条。由于它本身已经是熟面,所以吃前用冷水把粘连的部分泡开,过一段时间捞出沥干水分,然后放在浓汤里煮三十秒,最后放入调味的碗中即可食用。其中调料是最重要的一步,基本上都是商家自己调制的,这份佐料才是烫面的灵魂所在,它决定着一份烫面的美味,正如一千名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烫面馆都有自己特制的味道,吃起来美不胜收、赞不绝口。其他小吃更是风味浓郁、特色鲜明,如烙馍卷菜、韭菜盒子、蛤蟆鸡蛋、小鸡喝饼、碟拉猴、临涣烧饼、老城辣汤等等。淮北风味小吃传达出这个地域的文化现象和生活信息,将淮北民众的生活简单化、标签化,反映出人们对家乡饮食文化的情感认同。
二、淮北饮食的基本特征
淮北作为皖北地区的典型代表之一,从上述饮食文化的基本表现中,可以分析出其鲜明的饮食特征。
(一)地域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习惯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饮食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一种自然的生理需要,而这种生理需要必然要与环境相适应,才能产生出区域性文化习惯。淮北属于皖北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地处在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土壤类型主要有潮土和砂礓黑土两大类。平山旷野是淮北市地貌的主要特征,淮北平原是典型的北方农业生产区,地下水资源丰富,谷物品种多样,这些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自然条件,主要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瓜果蔬菜四季均有栽种,能够较好的满足民俗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勤劳质朴的淮北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繁衍生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明,也为自身带来同质化的饮食体验。正是淮北平原独特的自然属性,影响这个地域的食材构成体系,呈现出了其饮食文化特征的重要表现。
(二)融合性
饮食文化的融合性,是指每当一种饮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接触时,不是排斥而是吸收融合,并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新的饮食文化。[6]淮北饮食在肯定坚持自身饮食文化的同时,不排斥否定外来的饮食文化,而是积极接受新的饮食方式。从饮食文化源流上看,既有徽菜典型的地域特征,注重烹饪原料的原汁原味,又有齐鲁菜系的浓郁口味、豫菜的中和口味和江苏菜系的鲜味特征,秉承“以味为核心”的真谛。从制作方法上来看,既有制作简便农家腌制的各类小菜,又有技法讲究的特色小吃,还不断借鉴周边地区的独特技艺。从食物的选材上看,主粮杂粮、鸡鸭家禽、果品蔬菜,各种丰富的原材料滋养了淮北人民。生活在淮北地区的人民广泛吸收各种不同的饮食文化,将食物的色香味不断提升,汇集各式各样的烹饪技术,主张取舍有度,合理利用,调和五味,使食物兼具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的多重口味,适合不同人群口味的需要,进一步丰富拓展了淮北地域的饮食内涵。由此可见,淮北饮食突破地域的限制,饮食习俗互相包容,将众多的饮食文化融合到日常生活中去,形成当地别致的饮食风景线。
(三)惠普性
人类是群居性动物,有着共同的地缘性群体,在饮食表现中也承载着共同的人文气息。淮北饮食文化是大众的,普及性强,经济且实惠。走在淮北的大街小巷,进入一家小吃店,尤其是烫面馆,男男女女,老人小孩,可谓是形形色色,体现出淮北人对当地美食的热爱。淮北美食物美价廉,很多原材料就取材于当地,制作成本低,受众面广,分量足够。尤其是在乡下的流水席中,饮食注重内在的实用惠普功能,追求食物的饱腹感,突出简约、实用的风格,鸡鸭鱼肉样样俱全,在制作过程中每一道菜品都展现出这个地域的风土人情,正是便宜、大众、方便的特点使其真正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去,所以平民化的饮食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食物历来是表达与界定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最重要、最有力而又最普通的工具[7],淮北饮食习俗是人们心理行为的外在表达,而这种惠普性已经受到人们的认同,深深的融入到每一道菜系中。
三、淮北饮食文化形成的原因
淮北饮食文化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应该对这一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做出行为和心理的深入考察,抓住饮食文化的基本表现和特征,尽可能的挖掘出淮北饮食文化现象的内在因素。
(一)地理因素
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是形成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元素,它能与人们的主观需要相结合,从而对社会变迁产生重要影响。淮北是运河故里,柳孜镇是隋、唐、宋时期通济渠岸边的重要位置。隋炀帝开掘的大运河之通济渠段穿过柳孜镇的街道,带动了这里的发展,成为唐宋时期淮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重镇。通济渠段期间流经路线有萧县、徐州、泗水、永城、开封等地,它不仅是一个运漕中转码头,也是一个很大的商旅之地。通济渠把黄河与淮河连接起来,将江南与江淮地区丰富的物产资源运到北方,同时也推动了两岸城镇人们的饮食交流。改革开放以来,淮北被划为“长三角城市群”,陆地上与河南、江苏、山东三省相毗连,交通十分便利,公路、铁路、高铁穿境而过,是安徽省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淮北地区通过依靠重要的区位优势,内引外连,吸收大量的外地饮食元素,扩大了淮北饮食与外界饮食的接触范围,不断借鉴多元化的饮食风格。总之,淮北开放的地理环境为饮食文化的发展和融合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促使该地的饮食文化领域不断改进拓展。
(二)历史因素
任何地区的饮食都不是凭空衍生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发展而来。无论人们处于何种阶段,对于饮食的需求都是必不可少的。历史上夏禹分天下为九州,淮北市属于徐州,所以淮北的許多饮食习惯都可以追溯到徐州境内。徐州的饮食文化发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有过很多美食家、厨师,勤劳的徐州人民逐步创立了浓厚的地方饮食文化。人类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食物的进化演变史,并且可以用精简的烹饪要素表达出来。例如,徐州小吃文化就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帝尧时期,彭祖雉羹献尧帝,雉羹由野鸡、稷米、枸杞、香菜、胡椒粉等放入砂锅同炖而成。此后,雉羹在徐州一带不断传承,逐渐演变为撒汤,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美食。在流入淮北地区之后,人们借鉴撒汤的传统制法将其改成椒糊子,既保留了撒汤的稀糊状态,又增添了新的原料和口感。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毗邻地域的饮食习俗潜移默化影响了徐州,致使大量的饮食文化习俗也随之传播到淮北地区。所以,淮北人们的饮食习惯顺利借鉴和继承了徐州菜的风格,在生活实践中逐渐摸索,形成自身独特的饮食习俗。
(三)人文因素
饮食除了与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相关外,它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无形的情感交流。饮食中亦有礼仪、社会交往和符号象征的意义,比如饮食常体现出社会结构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或成为一个人一个群体尽义务的一种载体,或成为一种工具用于加强相互的联系。[8]由于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淮北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区域特征明显,从而体现在饮食方面,便是制作简便、量大味足、食用方便等特点。这些饮食现象符合当地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反映出人们之间朴实简单的乡土气息。在淮北,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节日期间,上门的客人总是受到热情款待,主人会拿出最好的酒菜来招待他们。在饭桌上,安排老者、长辈坐在上席,并把鲜嫩可口、易消化的食物留给老者食用,将鸡腿、鸭腿等有营养的留给正在长身体的小孩使用;客人回家时要为他准备食物礼品等,让其与家人分享,若去客人也必回赠,种种现象都表明淮北人民具有热情好客和尊老爱幼的性格特点。食礼作为彼此交流互换的重要媒介,象征着人们之间的亲密友好关系,可以强化个体之间的情感维系。淮北饮食民俗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这个地区人们的性格特征,进而规范着他们的行为,由此引起人们共同的情感共鸣。
四、结语
一个地区的饮食民俗既反映这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也凝聚着人们的经验智慧。淮北地区的饮食民俗就是产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它来源于人们最贴切的生活,是当地人民风民俗的真实写照。淮北地区的种种饮食现象都表明,每一个区域都有一套独特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物结构、烹饪方式、饮食口味等,但这些都是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衍生的,一定程度上规范和影响着这个区域的生产生活活动。通过联系淮北饮食民俗的表象和象征意义,可以看出其具有地域性、融合性、惠普性等特点。淮北饮食文化是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人们根据内外在的现实条件,对自身的饮食习惯进行相应的调节,在此基础上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8.
[2]王筑生.昆明民族交流与饮食文化的变迁,见张玉欣《第五届中国饮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台湾)财团法人中国饮食文化基金会出版,1998.
[3]李德宽,田广.饮食人类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4:131.
[4]贺正柏.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7:37.
[5]王素珍.流动的家乡风味——饮食的记忆和想象[J].民俗研究,2013(4):156.
[6]陈湘满.试论饮食文化生态[J].邵阳师专学报,1997(5):45-48.
[7]王筑生.景颇民族志中的食物与文化[J].民族艺术,1998(3):109.
[8]瞿明安.中国饮食象征文化的深层结构[J].史学理论研究,1997(3):126-127.
作者简介:谢曼(1994-),女,汉,安徽淮北人,烟台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