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与保障,繁荣群众文化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这一问题不容忽视,该文主要就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行探究,首先对群众文化和乡村振兴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对我国目前的乡村振兴的研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群众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此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乡村振兴;作用;发展策略
引言: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该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过去的一年中,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而如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离不开乡村振兴,离不开城乡结合,共同发展共同富裕。黄炎培曾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从他的观点中足以看出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处处都有人民的力量,时至今日,我们更要充分利用群众力量,让群众文化深入到千家万户中,让群众文化在乡村生根发芽,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合理利用群众文化让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一、群众文化和乡村振兴综述
1. 群众文化的内涵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提高民族凝聚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群众文化的传播,改变乡村生活和发展理念,通过不断开拓群众文化的活动方式,推动乡村的发展,提高人民物质经济生活的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文化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的思想,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认识、新判断、新理论,也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薪直男。群众文化是反映人民心声的直接载体,为工作指明了方向。文化建设工作者只有立足于群众生产实践,才能够了解到群众在文化上有哪些需求和追求,创造出富有灵魂和力量的文化作品。“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只有坚持文化自信,不断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才能够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紧紧连在一起。
2. 乡村振兴的内涵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内涵。产业兴旺是推动乡村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能够使乡村的经济模式更加多样化,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生态宜居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乡风文明建设是唤醒乡村本土文化的重要措施,通过推进乡风建设,能够在乡村村民的内心根植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根据历史经验,乡村在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具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不仅要消除物质上的贫困,改善农民生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实现广大群众文化的振兴,让乡村振兴推动民族振兴。
二、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方面的文献可以看出我国对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问题研究较少,缺少研究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1. 乡村整形中群众文化的重要作用研究
通过对一些已发表的文章进行研读可以看到有很多学者在研究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王忠武等人通过对历史上乡村文化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乡村文化通过转型、发展、升级以后,能够形成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生态、和谐、价值等,能够减少社会上很多负面问题带来的影响。陈波等人则强调了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要进行文化振兴,通过文化振兴能够赋予乡村振兴战略灵魂。王延信、李制等人指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群众文化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内源动力。徐犯琳则提出,群众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凝聚枢纽,是乡村发展的风向标,在建设美丽乡村,推动现代化乡村的进程中,群众文化建设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2. 發展群众文化存在的问题研究
李静通过对我国乡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践调查研究发现,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区域存在群众基础不足,文化资源匮乏,相关领导人忽视对群众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欧阳雪梅则指出,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四个问题,分别是群众文化边缘化、文化糟粕入侵、群众文化缺少吸引力、群众文化建设过程缺少规章制度的支撑。勋在廷在论文中指出,乡村群众文化建设薄弱的根本原因是乡村整体落后,村民分崩离析,群众文化的内核受到了严重的损伤。通多对众多学者的研究总结可以看出,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要想促进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就要加大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制定相关的政策为乡村群众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支撑。
3.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路径的研究
通过对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可以得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路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树立乡村群众的文化自信心,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内源动力和精神支撑;
第二,完善乡村群众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增加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文化教育的深度;
第三,继承和发扬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教育、修志书、继承技艺等方法来实现乡村本土文化的复兴;
第四,在乡村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为乡村居民带来更多的文艺活动,丰富日常的生活,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和发扬群众文化。
三、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价值
农业强则中国强,乡村没则中国美,农民富则中国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振兴。其中,群众文化建设则是基础性的建设工作,能够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提供强大的内源动力,巩固群众基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 群众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需求
群众文化建设逐渐成为了衡量一个乡村文明程度高度、振兴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推动群众文化建设能够为乡村农民群众提供一定的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培养乡村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降低农村人口的流失,巩固群众基础,共同投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去。因此,群众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需求。除此以外,群众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先进的群众文化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的群众为文化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不仅仅是经济物质方面的富裕,还需要人们精神层次的富裕。通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培养群众诚实守信、崇尚正义、讲究仁爱的优良品德。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不仅孕育和滋养精神家园,而且塑造了中华民族美好的精神世界,让乡村具有更好的村容与村貌,加强乡村居民的凝聚力,让群众文化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强大内推力。
2. 促进乡村生态建设,打造宜居环境
乡村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建设,打造宜居环境是基础工作。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环境的保护,对污染问题加强诊治。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阻碍因素有很多,如地理位置、乡村居民文化水平、乡村经济水平等,导致乡村有着严重的污染情况,垃圾、污水等随处可见。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农村群众没有集体意识,缺乏对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并且环保意识不足,这将严重影响乡村的生态建设。乡村居民是乡村真心的主要参与人员,只有对乡村居民进行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够促进乡村生态建设,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在平常的生活中,相关村组织和领导人员可以定期在村内举办群众文化教育活动,加强群众文化水平,在群众中形成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动产业发展,提高乡村经济水平
乡村群众文化水平低会影响乡村产业改革与调整,但是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加强群众文化建设能够从整体上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水平,掌握相应的生产知识,研读相关国家政策法律,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和发展。如今我国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优胜劣汰逐渐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为了提高乡村居民的综合素养,培养乡村居民的专业技能,应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为乡村居民提供前言信息,教授他们前沿的技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的知识性、技能性和创新性。
4. 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建设的灵魂是乡风文明建设,乡村居民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专业技能以后,乡风文明则能促进乡村更加高质量地发展。群众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乡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树立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保持正确得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化,通过对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可以促进乡村文明建设,让一些民间艺术、优秀的民间礼仪等重新进入乡村生活中,引导群众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也能夠提高乡村居民的凝聚力,使得群众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在乡村中营造文明的乡村氛围。
5. 推动乡村治理工作的开展
通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群众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具备了更加开阔的眼界。群众文化水平的提升培养了群众一定的能力,可以对国家颁布的一些优惠政策、扶持政策以及法制制度进行研读,不仅能够培养自我保护意识,还能够促进乡村治理工作的推进。群众法制思想的养成是在群众文化建设潜移默化中形成的。通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群众会明白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对自己拥有的权利更加珍惜,积极主动地承担自身义务。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后,群众就会在相关制度内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优势,促进乡村社会健康持久地发展。
6. 满足乡村居民的精神需求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变得富裕,全面进入小康生活,银簇就要促进乡村居民的收入,拓宽乡村居民经济来源。随着经济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裕,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也会逐渐显现出来。通过群众文化建设可以让乡村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文娱活动引入乡村生活当中,提高乡村居民的幸福感。
四、发展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主要问题
1. 民众的群众文化意识差
众所周知,乡村居民的文化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这对乡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我国在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重点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对群众文化建设有所放松。地区群众文化水平的地下不仅仅是群众文化水平低,还是当地有关部门对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不重视导致的。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农村建设过程中对群众文化建设的不重视。群众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少对文化知识的学习。
2. 群众文化建设资金投入有限
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例如在乡村建设图书馆、活动室、健身场所、篮球场等。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除此以外,群众文化水平教育的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淀才能发挥其作用。这就导致在对资金分配的过程中,更多的倾向于一些立竿见影的项目,导致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无法进一步推进。
3. 群众文化建设基础设施落后
随着国家对乡村经济的大力扶持,乡村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精神生活水平却没有提高。通过对乡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发现,群众文化建设基础设施落后,相关工作人员缺少在文化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资金和人力。这就导致乡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文化生活没有赶上物质生活。工作之余,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很单一,大多进行玩手机、看电视、玩电脑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无法促进群众文化的建设。在乡村经济水平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应积极对一些运动场所、活动场所进行规划建设,为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场所,促进居民多元化的文化活动。
4. 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缺少高质量人才的参与
由于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差,很多乡村居民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求生,乡村里剩下的居民大多是一些劳动力差的老人、妇女、幼儿等。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一些具有一定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加入,这样才能够使得相关政策和制度能够落实下来。通过对我国乡村建设过程中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失现象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主要是由于乡村用人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提高乡村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制约群众文化工作的快速发展。
五、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策略
1. 加强文化宣传活动
群众文化宣传活动能后促进乡村的和谐发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如今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传统的黑板报、宣传栏、电视等传统宣传媒介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新媒体技术为宣传群众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乡村群众文化要想走出乡村,在新时代长久健康地发展,就需要不断改变调整传播方式,寻找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加强文化宣传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 构建社会公益传播模式
在全媒体时代,乡村群众文化建设事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构建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社会公益传播模式。社会公益传播模式的构建首先要在受众群众建立公信力,让受众群众相信社会公益传播。其次,在获得受众群众的信任以后,社会公益新闻传播应该加强对受众影响力的重视程度,可以与一些事业单位、机关部门或者大型国企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乡村群众文化传播的发展,彰显社会责任感,逐步提高乡村居民的综合素质。
(2) 创新传播方式
乡村居民在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以后,对文化信息需求量会不断增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信息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传统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创新意识,采用创新型的传播方式,与现代化的网络平台有机结合,提高传播范围和传播质量。比如,可以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定期向人们传送乡村群众文化,促进乡村居民素质的提高。另外,通过对现阶段的新媒体传播来看,微博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在微博社交平台上已经有了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参与讨论,乡村文化建设方面也不例外。在微博上很多致力于宣传乡村文化的“大V”拥有粉丝数目过万甚至上百万,他们通过微博平台向社会民众展现不同地域优秀的乡村文化。相关宣传部门可以通过建立有影响力的微博账号,增加乡村群众文化的传播范围,通过与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大V”沟通交流,着力挖掘本地普通百姓的信任,进一步推进乡村群众文化的传播工作。
2. 促进农业产业营销,发扬群众文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有效促进农户适应市场,从根本上促进结构调整。营销工作的高质量完成不仅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高速发展,还能够向城镇居民展现乡村文化,促进群众文化的发扬。在农村进行营销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促进农业产品话的流动,将乡村文化产品带入城镇。通过营销手段能够加强企业对产品的流向和流量控制,甚至能够达到买卖方互利共赢的局面;
(2) 探测市场的需求,针对自己的产品做出调整和改善;
(3) 推动农业产业化产品的更新换代。有效的营销调研,能够反馈给企业大量的有益信息,指导产品的更新换代,推动产品开发的进程;
(4) 提高客户对产品的忠诚度,运营营销是维护客户的凝聚器,能够为乡村产业化企业吸引更多的客户,向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信息。
乡村企业通过定期对企业内的营销类员工进行专业培养和群众文化教育,可以快速促进企业营销工作的专业化进程。在企业内进行营销专业教育,能够普及营销的专业知识,促进营销类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进行群众文化培养,能够培养营销类工作人员与自己企业产品之间的感情,更深程度地了解乡村文化的意义。在农村企业内开展营销工作的培训看似发展缓慢,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不断提高,当营销类人员逐渐掌握科学合理的营销手法时将会达到质的飞越,将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在市场中推广开来,在市场中逐步占据有利地位。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营销手段与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乡村产业化企业营销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方向。与营销相关的一切资源可以称作营销资源,比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乡村产业化企业营销资源范围也不断扩大,开发方法和利用也呈现出多元化。文字、图像、声音等一些内容是传统的营销资源,已经不能够很多好的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发利用营销资源,成为了各个企业所共同创新的地方。比如,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直播带货行业的发展,在进行乡村产业化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利用5G技术进行线上直播销售,想广大的群众展现乡村产品的特色之处。
3. 在乡村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乡村群众文化水平,就要加强在教育中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传统文化是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留下来的思想与艺术宝藏,蕴含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内涵,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传统课堂中,令学生吸取积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真正的中华民族接班人。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学生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是很模糊的,对周围世界的了解还不够清晰。性格也还没有定性。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所以在这个年龄段,教育学生的关键点不是培养他们的兴趣特长,而是让他们在这个年龄段认知这个世界。在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夠促进学生培养一个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逐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产生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能力。
有效落实德育实践活动,将德育实践活动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做好人生的规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有很多,如孔夫子提倡的志于学,就是指要有立大志吃大苦的奋斗精神;滕文公先苦后甜的精神;范仲淹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等。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热爱国家的精神。在中小学校园内开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内容有很多,如文化自信、知行合一的文化内容,通过对这一文化的弘扬,能够想学生展现中国文化的自信,展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与重要意义。
4. 丰富日常文化活动生活
丰富乡村居民日常的文化活动首先要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个人投资、村委投资、政府投资在乡村建立健身房、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基础健身场地和器材。有了基础文化设施以后就为乡村居民提供了参与其他文化活动的机会,有助于在乡村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相关设施,另一方面还要注重现有文化资源作用的发挥。一是要充分发挥现有阵地的作用,要走出“建阵地红红火火,搞活动冷冷清清”的怪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广大农民群众从庙堂里、从牌桌上吸引到文化阵地里来。可以借鉴居仁镇三合村把文化阵地交给老年协会管理、使用的做法,将乡村文化阵地与老年协会、教师、妇女、青少年等文化活动比较活跃的群体联合使用与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二是要发挥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对图书、音像制品进行整合,可以成立“中心图书室”或“文化超市”将全乡镇的图书、音像制品全部集中起来,并建立“流动文化服务站”,定期在各站所和各村开展图书借词、音像播放等文化服务,使有限的文化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5. 加强人才管理制度改善,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我国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作用更加重要,很多企事业单位为了留住人才,都给予了人才很大的自主权。乡村振兴工作的员工老龄化的现象在知识经济时代显得十分明显,成为了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长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要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其中,可以培养一些本土文化能人、民间艺术家、民间歌手、诗人等,通过一些文艺活动的展示来凸显乡村文化的魅力,促进乡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除此以外,还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乡村的教育资源比较有限,互联网使网络教育成为了可能,可以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视频教学、网络远程教学等课程引导人才进行进一步的综合素质提升,从整体上提高基层文化的水平。
6. 对传统的民间艺术进行创新性的改造
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域本土优秀文化进行结合,将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于现代化的元素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现代化的优秀乡村文化。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鼓励乡村居民开拓思维,采用创新的手法大胆创作,在现代化的文艺中融入传统的本土文化,继承和发扬群众文化,使群众文化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
结语: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建设的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群众文化能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加强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法治意识、终生学习意识,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打造生态宜居的美好乡村。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资金的投入,对文化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丰富乡村居民日常的文化活动,满足居民的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谢晓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群众文化服务工作研究[J].新农业,2021(20):88.
[2]吴礼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及成因分析[J].社会科学动态,2021(10):40-42.
[3]张欣.乡村振兴背景下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研究——以黔东南州岜扒侗族大歌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7):195-197.
[4]张宁.乡村振兴视域下陕甘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建设与传播研究[J].老区建设,2021(16):62-67.
[5]王丽惠.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策略[J].大观(论坛),2021(08):108-109.
[6]尚昕.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现代营销(学苑版),2021(08):8-9.
[7]李波,宋其洪.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定位与实施路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2):28-32+42.
[8]刘妍妍.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21.
[9]陈金镟,张军.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与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探索[J].南方农业,2021,15(18):156-158.
[10]郑顺天.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21(11):1-2.
[11]潘毅敏.浅谈群众文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发展,2021(06):40-41.
[12]水卫东.浅谈创新送文化下乡途径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J].文化产业,2021(15):62-63.
[13]王艳.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5):85-88.
[14]刘焕鑫.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精神引擎[J].国家人文历史,2021(10):24-25.
[15]傅玲,刘淑兰.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服务效能提升的路徑[J].现代农业,2021(02):9-12.
[16]刘鑫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30(02):39-42.
[17]刘鑫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30(02):39-42.
[18]邓娟,张言.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逻辑与实践——以伊犁州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2021(04):26-32.
[19]李俊民.乡村振兴 文化先行——浅谈县级文化馆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110-112.
[20]耿加利.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J].南方农业,2020,14(36):92-93.
[21]张彩萍.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秦腔与西北地区乡村文化建设——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J].西部学刊,2020(17):144-147.
[22]张洁,周琭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8):123-127.
作者简介:石伟权,男,重庆市,汉,1991.02,硕士研究生,;群众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