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文治国的宋朝,寻美的脚步声,声声入耳;艺术之旅,风光旖旎。绘画领域,在历代帝王的亲自参与下,异彩纷呈。宫廷画富丽堂皇,风俗画流光溢彩,文人画狂放纵逸,院体画工谨秀丽,水墨画笔墨勾染、内质外秀,丹青图画,绘出锦绣河山。在这种流派纷呈、美不胜收的境况下,一些画家试图集百川汇流,弹奏出别样的交响乐曲,把各种绘画体裁和各种美的表现形式协奏出雅俗共赏、美若美幻的艺术旋律。李唐应该说是一位唐风宋韵汇于一脉的画家。而出身于世家的赵令穰更是一位汇集各種流派和各种门类绘画艺术中各种美的元素、谱写出一曲曲美丽交响乐的一位画家。
主题词:赵令穰,美的元素,合成,美的变奏曲
大宋王朝,偃武修文,成为名符其实的文人施展抱负的天堂。可以说,在古代社会,这是一个唯一让文人大展才华的朝代。虽然有过因改良与守旧的斗争进而引发党争,但从宋太祖时就确立了不杀言官的政策,故此官吏在仕途中虽有升降,但被处以非人待遇的,却比任何朝代都要缓和的多。在这种宽松的文化背景下,各种寻美浪潮,波起浪涌,绚烂夺目。尤其是绘画艺术园地,更是鲜花绽放,名呈异彩。花鸟画里,黄荃富贵,徐熙野逸,五代西蜀南唐遗风依旧,吹拂着宋朝朝野的丹青艺苑。山水画,至宋朝达到一个巅峰,矗立起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文人画、宫廷院画,自宗炳起至郭熙,表现山水形质美的大家辈出,各放异彩。释道人物,由于崇道抑佛,难以出现超越吴道子的大家,但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也在继吴道子之后,达到线描艺术的又一高峰。以上这些不同流派以及在寻找、表现造化内在质地美和外在形象美的不同手法等等,能否在他们之间找到内在的必然联系,把各种寻美之旅和各种表现美的手法纳入笔端呢?赵令穰便作出了这样颇有意义的探索。而这些探索,对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作用。
一、富贵野逸皆流美
中国花鸟画,孕育最久,成熟最晚。原始社会时期,最早出现的独立的中国绘画,便是一幅花鸟画《鹳鱼石斧图》,而独立作为一个画种,则是五代西蜀后唐时期。蓄之即久,其发必速。经历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培育,花鸟画与山水画、人物画形成并驾齐驱的画种时,展现出百花竞放、争奇斗艳的文化现象。黄荃富贵,徐熙野逸,两股美学潮流的逐渐成熟,象两条风格各异的绘画支流奔腾不息。满足皇宫贵胄审美观念的黄家父子(黄荃及子黄居寀、黄居宝),以皇家宫殿和所养珍禽异兽为物象,精勒细琢,粉雕至砌,成就一种富丽堂皇、瑞祥富贵的绘画风格,成为自五代兴起的专门画院奉之为圭皋的样式和模板。自五代至宋,统领画院风采百余年,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来自于民间文人的徐熙,生逢乱世,为避乱浪迹江湖,以笔入画,最擅花鸟。他不粉饰华丽富贵,而是从自然中寻求野性美、灵动美。徐熙的画既有自然的野逸之美,又有文人情怀。诗情画意,荟萃于笔下,绽放于腕底。两种美学追求,一是以黄荃为代表的师承唐代刁光胤所谓的正統派,以表现宫中珍禽异兽为主,妙色工细,追求画面的富贵。二是以徐熙为代表的师法自然的创新派,取材于自然界,“落墨为格”,追求笔墨的自然情趣。两种美学追求争奇斗艳,形成“春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
至赵令穰所处的时代,以他为代表的画家们,另辟蹊径,融富贵野逸于一体,谱写出别样美的交响乐。赵令穰的花鸟画《橙黄橘绿图》,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一幅设色扇面山水画,尺寸为纵24.2厘米,横24.9厘米。画面上,入秋的江南,溪流蜿蜒,绵绵潺潺,平野雾色苍茫,两岸橘树成林,累累果实,黄绿相映,犹如点点繁星。三三两两的水鸟,嬉戏追逐,悠然飘飞在汀渚之间。这种幽静、迷蒙的景色,既非黄家富贵所体现的富丽堂皇之美,也非徐熙笔下狂野之中天髙任鸟飞的逸气,但却纳涵了两种典型的美学特征,汇成一种隐隐约约的朦胧之美,让人品味到“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的意境,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赵令穰善画花鸟,风格优雅清丽,追求诗情画意。但是,揉合必有取舍,创新亦必有得失。追求诗意情彩综合之美的赵令穰,花鸟画的创作显然不如黄荃父子“工笔重彩”的富丽,也不似徐熙的轻纵飘逸之快意。
二、一片清气融山水
赵令穰在花鸟画创作上,避开黄徐成习,另出清丽飘色、诗意盎然之美韵。在山水画方面,他正处在山水画发展的巅峰时期,博采众家之长,取李思训金碧山水之妙,荆浩《笔法记》六要之旨,郭熙《林泉高致》之三远法和四时山水画法之精髓,加之他作为宗室,自幼爱好丹青翰墨,有机会观赏古画佳作,博采约取,荟萃众家之美,方成就个人绘画面貌。赵令穰的《山水人物图》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该图为绢本设色画,横约889厘米。画中景物变化多端,令人目不暇接,顿生变幻莫测自然和谐之趣味。时而山势绵延,时而异峰突起,观之令人概叹造化之神奇。作品中娴熟地采用了“三远法”,以仰视、俯视和平视的不同角度取景,因而使起起伏伏的峰峦、层层叠叠的岩壁、跌宕蜿蜒的河流都有独立展示神采的空间。山上的松树林木,取法荆浩笔法和郭熙的技法,虬松独秀,茂林伴之。画中的山石,用李唐从李思训处引伸独创的“大斧劈皴法”,以干枯的笔墨勾画石壁轮廓,再用夹杂着大量水分的笔墨迅速化开,使画面水墨交融,酣畅淋漓。仅从这幅《山水人物画》就可以看到,赵令穰作山水画尽可能全面地融入了他所接触到的山水画作中美的元素,尽可能的采取了史有定论的山水画技法,尽可能的把李思训为代表的唐朝青绿山水的笔墨精神、丹青妙法融入自己的笔墨中,把众多潜心于山林的山水画家的精妙之处融合贯通,吸收进画卷里。故此,从赵令穰的作品中,既能看到荆浩关仝笔下北国山水的峻拔雄浑,气势恢宏;又能看到董源巨然的山明水秀、林木葳蕤之秀丽;更能看到郭熙的六要、四可之法的具体运用。
由上可以看出,对于山水画的融合和探索,李唐和赵令穰作出了共同的努力。正是因为李唐的艺术成就使他成为连接两宋之间山水画发展的一座桥梁和一座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永远矗立的丰碑。而真正完成融合的是赵令穰,他雪景类王维,丛竹师东坡,使作品诗意盎然,在宋代山水画中别具一格。但是,一直处在宫廷,养尊处优的生活经历,使他的山水画虽有历代绘画大家的影子,然而缺少了一些真正从自然界探索领悟的山水之精神。
三、小景画抒发诗意才情
文人画始于王维,真正的普遍繁荣在宋朝。文人画又称仕大夫画,即文人仕大夫阶层参与到绘画艺术中来,创作出抒发性灵、放飞理想、构建精神家园的作品。文人介入绘画艺术,使中国画增添了一股生力军,使原来求工的匠作画、求富丽堂皇的院体画,在工致精美的美学探索中,增添了笔情墨趣,文人情怀。在山水画方面,宋朝普遍达到了发展的顶峰,自荆关董巨之后,特别是范宽忠实于华山面貌的摹写时,其同时代李成就别开生面,率性而为,不为写出山川真貌,而是着力营造一种能够寄托文人情怀的意境,因而使山水画更增添了艺术魅力,增加了抒情表意的美学功能。李成善于描绘郊野平远旷阔的风景,对平运法运用到极致,画法简炼,气象萧疏,独创“卷云皱”和“蟹爪法”,《寒树平远图》为其代表作之一,反映出文人山水的笔墨精神,神工意工而笔未必工,有法仗法而不拘法。率性为之,笔墨当为之畅。
赵令穰是文人,且满怀诗意才情。他不囿于院体画的规矩,对荆浩、郭熙等大师总结出的法度,也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融会创新写出自己的面貌,最能代表赵令穰作品风格的是小景图。《宣和画谱》评价赵令穰小景图曰:“至于画陂湖林樾、烟云凫雁之趣,荒远闲暇,亦自有得意处,雅为流辈之所贵重。”(《宣和画谱》卷十九)从这里可以看出,赵令穰作为仕林杰出人才,当以文人自居,潜心于绘事,更多的是文人之间的雅玩和抒发诗意才情,此种俊朗疏离之美,应属高雅文士所刻意追求的旨趣。《湖庄清夏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尺寸纵19.1厘米,橫161.3厘米,长卷绢本设色画,该图描绘盛夏时节的陂塘景致。只见垂柳拂溪,流水综淙,丛丛的绿草传递出一派静谧优雅的意境,似烟,似雾,似歌,似诗,更似一首在湖光山色掩映中流畅而委婉的消夜曲,画面中传递出的丝丝凉风,令人心旷神怡。赵令穰笔法秀润,设色清丽,线条象跳动的音符,象一首动听的乐曲,动人心弦。这种小图景,有别于范宽、郭熙那种巨幢式的全景山水,别具一格地抒发诗意才情。这样的小景,清淡典雅,符合文人雅趣,故而黄庭坚首题其小景画:“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年来频作江湖梦,对此身疑在故山。”赵令穰的小景山水,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别拘一格。但由于他皇家宗室身份,使他的活动空间局限于东西两京(开封和洛阳),因此画面只能是两京河湖静谧之景色,多了些文人气息,少了些恢宏气势。
四,结论
赵令穰的绘画,融合和借鉴是有建树的。有融合黄徐意趣的花鸟画,有唐风宋韵的山水画,有别具一格抒发诗意才情的小景画。河南开封宋代画家赵令穰的绘画成就为后人树立了标杆,应立为学习之楷模并被历史铭记。
参考书目:
1、《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
2、《中国文人画之研究》陈师曾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年11月 第一版
3、《中国美术史》 洪再新著 2013年7月第二版 2016年11月第8次印刷
4、《山水画史话》,陈佳席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
5、《宣和画谱》,俞剑华标点、注译,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8月。
6、《中国古代花鸟画史》叶尚青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10月版。
作者简介:乔国强(1960-10),男,河南郑州人,郑州溱洧书画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