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正如浮士德穷其一生,尽一世之所终,也在不断地追求着脱于世俗的崇高理想。他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改造大自然的五个阶段,尽管在每个阶段都以失败告终,但却让他愈发的坚定心中所想,不断追求真理。在他垂垂老矣的躯体中,总能爆发出胜于新生的理想和激情。由此他所创造出的是无可比拟的人生意义。在我看来,人的追求或积极入世或洒脱出世,但在追求着所创造出的人生意义,却是独一无二的自我价值。
关键字:追求 理想 激情 意义 自我价值
浮士德满腹经纶,久负盛名,毕生都泡在书斋里追求真理,却对长期的生活状态感到迷茫和不满。理性和感性的两性思想冲突,让他感到极端的痛苦,本想自杀时,复活节的钟声引起了他对少年时期的美好回忆。上帝和魔鬼将他作为赌注,魔鬼引诱他签署协议,满足他生前的所有要求,死后将带走他的灵魂。魔鬼一心想将浮士德心中出现享乐主义,使他流露出人的阴暗面,变成一个庸俗不堪的人,但浮士德始终坚持追求,反将此时的体验,作为一生追求知识后,对生命重新燃起的理想与激情。最后,上帝用爱之火感化了魔鬼,魔鬼释放了浮士德的灵魂,上帝将其带到天堂。
一.寻欢作乐非本性,返璞归真求真理
浮士德一生的第一个阶段,是在书斋中追求知识所度过的。此时的他虽满腹经纶,学识渊博,受人敬仰,但是却对生活现状感到不满和迷茫。一生都在追求真理的他,想要改变生活的 不满,却又不知所措。积极入世,重视现实享乐的感性与洒脱出世,追求崇高精神境界的理性产生冲突,他愈加痛苦。魔鬼摩非斯陀的出现引诱他享受现实的爱欲,他开始经历他人生的第二个阶段体验爱情生活。他在街上偶遇了出身于市井的玛甘蕾并一见钟情,二人坠入爱河,善良的玛甘蕾为爱情无私的奉献,可二人并不处于相同的阶级地位,浮士德的爱情遭到了封建和宗教势力的打压,他们的私生子溺死河中,而玛甘蕾投入狱中,被判处死刑。善良的玛甘蕾成了浮士德爱情悲剧的牺牲品。在体验人性的爱情中失败后,浮士德转而投入更积极入世的政治生活中,开启了他一生的第三个阶段。抱着远大的志向,他一心想在罗马帝国的政治中有所作为,不惜与腐朽衰败的罗马政权贵族勾结,镇压反封建的农民起义,最后依旧以失败告终。经历尘世的失败后,他开始返璞归真,追求希腊古典美德理想,他环游希腊神话世界,与美女海伦结合,渴望在追求古典美中实现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只可惜他们的儿子在探索世界中不幸身亡,悲痛欲绝的海伦随之消失,而浮士德一生的第四个阶段也以失败告终。而浮士德并未倒下,他积极的投身于第五个阶段,改造自然。他带领着人们在国王赏赐的土地上勤劳开垦,开辟了一个人间极乐园。征服大自然的成功,让浮士德实现了自我认同,最后他却倒地而死结束了一生的探索。
二.积极入世求真理,洒脱出世创价值
在浮士德一生经历的五个悲剧中,尽管他体现出世俗的个人狭隘享乐主义和投机主义,甚至表现出资产阶级固有的缺点。但也从中反映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资产阶级思想运动中,资产阶级的思想觉悟,否定了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他身上具有全新兴资产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的特征,具有着“全人类性”。因此,浮士德所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也为他创造了自我的崇高价值。在人生第一个阶段知识悲剧中,打破了陈归的刻板知识,否定了其脱离尘世的落后性。体现了觉醒的新兴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不满现状,要求个性解放,渴望实践积极入世的愿望。第二个爱情悲剧中,正因为浮士德身上所流露的资产阶级固有的狭隘享乐主义,让善良的玛甘蕾成了牺牲品,却也通过玛甘蕾反映了爱情的无私和纯洁。从中也体现出新兴资产阶级的现实享乐与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对立反抗。在第三个政治悲剧中,体现出浮士德心怀追求抱负但却沉溺于美欲,贪于享受不惜勾结政当,镇压起义的渺小平庸的一面,也预示着资产阶级固有的缺点,必定会对劳动人民对立。在第四个追求美的悲剧中,浮士德所环游的希腊神话世界,并非希望重回古希腊,而是对美的追求,渴望创造理想社会的愿望寄托。在最后一个改造自然阶段,更是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对理想国的向往及对黑暗现实不满,渴望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景。而这些更是浮士德超个体的伟大功绩,以神圣和崇高突显了他生命的最高价值境界。
三.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浮士德精神以其自强不息,执着追求影响着我对人生追求和人生意义的看法。现实的欲望是人入世之常有,不可过于贪图享乐,沉溺于现实享乐中,但也不求实现脱离世俗,追求崇高的个人境界和价值。作为女子,依旧可以巾帼不让须眉。古有木兰替父从军,今有秋瑾视死如归。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而我对人生的追求虽无法做到成就留名青史,为国奉献,但尽我所能在追求理想中创造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人生意义。在我看来,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意義二者互为表里,意义是对个人而言,追求亦是如此。那么二者可同时实现,在人生的不懈追求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创造自我价值中便是实现人生意义的过程。由此,我的理想并非伟大如浮士德,对我而言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我仅希望在我所学的专业中,不断追求卓越,立根于民,让文学电影艺术具有“草根性”、纯粹性、关怀性。以此推动我所深爱的土地更加美好。不求闻达于现世,只求为爱所努力,这便是我对人生的追求和人生意义的看法。
浮士德本是个矛盾的冲突体,贪图现实享乐及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二者构成了他的矛盾体系。在魔鬼的引诱下,他并未让贪图享乐的感性成为主导,变成个庸俗小人。而是将体验人生的五个悲剧作为穷尽一生追求真理后燃起生命的火苗,秉承着执着燃起了生命的理想与激情,最后实现了崇高的人生价值。而浮士德之精神,自强不息,永存于世。
作者简介:刘可豫,女,广东省兴宁市,汉族,2000年4月29日,本科,文学研究,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