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珍
关键词:初中教育;班级管理;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探析
初中生因为自身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而这个时候我们便要对症下药,针对学生个人发展调整我们的管理方式,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更有利于整体教育环境的改善,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
一、召开定期的家长会议,及时沟通学习管理情况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我们在传统的教育中谈到家校合作时,往往想到的仅仅是家长会议或在学生不认真学习时所进行的叫家长。但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所关注到家校合作不应该仅限于此,不应该让学生在提到家长与教师的合作使感到害怕,更应该真正在教师和家长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效应,而定期的家长会以便有助于达到这种效果,让家长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能定期了解到情况,摆脱传统家长会的局限性,让家长能够更多地参与在学校管理之中,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管理情况,从而真正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能够进一步促进家校合作的发展。
比如,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可以进行定期的家长会设计,可以进行一个月一次的家长会,在定期的家长会上,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一个月以来的学习和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对于一些表现较差的同学,也可以与其家长进行单独的沟通,这些都有利于家长对学生情况的进一步了解,并且能够进一步在家校合作中,拉近与教师得距离,与教师一道,共同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同时这种定期的家长会议设计,能够及时了解到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也能根据学校教育的特点落实家庭教育。
二、成立家长委员会,提升家长积极性
在现如今的初中教育当中,我们看到很多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如今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来说,家长委员会涉及各行各业的家长,更能全方面交流彼此的管理心得,并且能够让家长群体有了主心骨的力量,自身在群体内部有良好的管理,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管理水平。同时,如果家长能够在委员会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或者在委员会中学到经验,那么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也会具有自身的积极性。对于初中教师来说,设立班级内的家长委员会,也能够进一步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班级内的学生家长,或者与其他班级的老师进行联合,引导全年级的家长设立家长委员会。在家长委员会中,家长们可以及时沟通自身孩子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交流自己的经验,让每一个家长能够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对于家庭教育都有自己的收获。同时,在家长委员会的成立过程中,教师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样也能提升教师自身的管理经验,更能带动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三、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和学校氛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环境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更应该看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性,要让初中生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中,都能受到一致性的管理,这样才能够有益于自身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在家庭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也起到一定作用,因为家长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和引导,才能进一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在家庭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也关注到家庭管理对学生自身习惯养成的长期性影响,良好的家庭管理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为日后更加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比如,当教师在进行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线下的,与家長面对面沟通,也可以是线上的,在家长群中进行沟通,针对一些需要加强管理的学生,可以与其家长进行私下沟通,这样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建设适合学生个人发展的管理方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会对学生的情况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家庭管理,也有利于学生在家中受到与学校相同等的管理,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通过良好的家庭管理,养成自身优秀的性格。对于教师来说,这样也有利于其与家长保持长期的联系,进一步促进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与教师的双方面努力,来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也进一步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良好性格的养成。同时家校合作的发展,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帮助教师,家长及学生三个群体之间建立更加积极的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 马林花.初中阶段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家校合作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9(91):15,17.
[2] 魏银丽.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家校合作研究[J].教师,2020(1):40-41.
[3] 朱全厚.关于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家校合作策略的分析与研究[J].文存阅刊,2020(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