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玲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实践
为了有效落实教育改革问题,教师需要将化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促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绩。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生活化理念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通过提出一些有效的具体策略来促进化学观念的培养,进而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与创新。生活化问题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核心素养下,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教学当中,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通过对当前初中化学生活化理念培养的原则提出几点建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中的组成部分
(一)化学观念
在初中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客观世界中认识与理解化学的现象和原理,掌握化学的知识在自然界中的规律,了解化学现象发生的原因。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生,既要对学生有统一的要求,还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发展特点以及自身存在的差异性等进行相应的了解,进而开展差异化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为社会与国家培养大量的人才。从现实角度出发可发现,在培养学生生活化理念的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異同点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探究,根据学生的生活方式、家庭背景等来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不断优化与创新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科学的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掌握与理解化学知识为生活化问题教学目标,利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获得感悟,并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原本学习的动力,加上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知识,可能会对学科知识产生畏惧的心理,需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积极应用生活化问题教学手段,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了解化学的知识源自生活,从而进一步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在培养生活化理念的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将认知与体验有机结合,在体验的过程中促进生活化理念的培养,利用问题教学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有效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
(一)生活化问题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基础指导内容,在此基础上设定每一节课程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目标,掌握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内容,以学生为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基础,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将化学的生活化问题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实践有效地进行结合,为学生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发展。观念是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获取的,只要了解相应的化学学概念,就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找到突破口,进而进行概念教学。因此,在培养学生生活化理念的过程中,需要将概念教学作为最佳切入点。选择一些符合培养学生生活化理念的概念进行教学,这样才可以将概念教学真正贯彻到化学课堂。此外,教师还需要明确化学学的核心,并将其与常用概念进行联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而且还可以重新拾起被遗忘的知识点,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二)重视实践应用的效果
在现阶段初中化学的生活化问题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相关的问题,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与知识掌握情况,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理解能力的生活化问题教学方案。在课堂之上,教师需要留有充足的时间,逐渐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
三、结语
化学学知识主要来源于自然中的化学与生命现象。在课堂上,初中阶段的学生难以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因此,化学教师需要组织一些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活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促使学习学习积极性得以提升。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活化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是提高学生生活意识的需要,同时也是保障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在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教师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进行生活化理念的渗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李小刚.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1,19(0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