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高中世界史“典型”案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研究

2021-01-20 23:20刘璐汉
格言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典型共同体命运

刘璐汉

随着当前世界全球化与多样化发展态势的不断加快,人们所面临的不确定与不稳定因素也逐渐增多,中国创造性地提出并且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推动全人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是相契合的。高中阶段是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各学科教师加强关注。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塑造的关键时期,需要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弘扬与渗透。现阶段的高中生以“00后”为主,他们是生活在新时代下的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非常有必要。高中历史教师通过构建与渗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自信心,同时这也是历史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渗透价值

(一)有利于贯彻落实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理念

教育对人类的当下的生存以及未来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需要借助教育手段来传授知识,进而在更好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运用手中的知识去改造世界,为人类美好的未来努力。这也是现阶段教育不断创新与改革的最终出发点。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教学等诸多层面出发进行优化与革新。

(二)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是个体特质以及品质的集中反映,健全的人格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在高中阶段所开展的历史教学工作,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逐渐趋近于成熟,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得以树立的关键时期,因此可以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机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借助该理念所独有的共同体观点来促进学生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致性关系的深层次解读。高中生也会认识到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本身就是一个紧密相关的价值共同体,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够实现人生价值,获得更好成长与发展。

(三)有利于推动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为了共同完成教育目标,在身份差异化的背景下直接开展交流与互动活动,以此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渗透能够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个体在社会发展中所具备的功能,同时也指出共了同体所具备的高度统一的特点。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升華教学主题,渗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对教学主题进行升华指的就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密切融合,避免学习流于形式。一方面主题升华之后,能够更加凸显家国情怀的价值取向,进而促使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得以增强;另一方面则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具体的理念去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以《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述“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产生深层的认知,感受古人伟大的探险精神,最后将本节课的主题升华到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上,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以“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为媒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在明确教学目标后,还可以对活动方案进行细化,将学生们分为不同的小组,模拟汉代丝绸之路的场景,开展商业贸易活动,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加强中西方的合作与交流的必要性与价值,从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层次渗透。

(二)结合时政新闻,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在对高中历史世界史课程内容进行回顾时,教师可以从全球史观与世界史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学生带着问题去开展相关课程的学习,这与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相契合的。

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这节课的教学为例,在课前导入部分,教师可以引入时政新闻,让学生们去阅读这样一条新闻:2021年4月13日日本核污水处理事件。引导学生思考:日本将带有放射性物质的水直接排入到大海中,为什么会引发世界各国的质疑?这种行为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何种影响?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展示日本的核废水入海影响,进而扩展到中国东部沿海的示意图。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国际大事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还可以实现学科之间的联动,使学生们了解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国与国、人与人之间都是处在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关系网上。

(三)借助信息技术,增进学生理解

信息技术凭借自身便捷、直观以及趣味性强等特点在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高中历史教师同样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渗透。比如,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世界上有核武器国家的示意图以及饥饿的非洲儿童图片向学生们进行展示。一方面核扩散无法得到根本的阻绝,国际安全环境始终得到不保障;另一方面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与地区的民众还面临着生存的难题。学生在观察这些照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看到饥饿的非洲儿童图片,你有什么感受?我们是该嘲笑,还是该同情他们呢?学生们经过深思也会认识到,我们都是同住在地球上的人类,我们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行,这也是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在坚持援助非洲落后国家的主要原因。学生们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也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直观的认知。

(四)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是中外几千年文化的缩影,里面涵盖的知识点多而复杂。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很容易把许多知识点混淆,尤其是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而言,其本身所包含的内涵与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学生在学习与理解中存在诸多问题。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下,教师往往都是强硬地要求学生把重点知识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还容易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抵触感,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

以《鸦片战争》这一专题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授课前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学习这一专题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在国际的舞台上,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由于学生在初中时期就对我国的近代史以及世界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学生很容易就想到了中国落后是因为清政府的闭关锁国。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让他们想一下,中国人还在自给自足时,外国都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从清政府闭关锁国开始,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将中国以及国际上的历史变迁绘制成思维导图。通过这种简洁的方式将鸦片战争相关的全部知识关联起来,同时也可以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渗透到其中,引导学生展开延伸思考,从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的腐朽与落后,到新中国成立我们一步步走向繁荣与富强,再到今天的中国重新回到世界前列。

结 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不仅要为学生们讲授历史知识,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历史教学,既是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应有内涵和理论方向,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人文追求和价值意义。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依托高中世界史‘典型’案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研究”(GS【2020】GHB4179)

猜你喜欢
典型共同体命运
爱的共同体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圆》典型易错题
40年,我们宣传推介的典型经验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