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福敏,牛飞宇,罗章,辜雪冬,杨林
(1.西藏农牧学院 食品科学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2.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西安 710119)
藏猪作为我国特有的高原型地方猪种,主产于西藏自治区的山南、林芝、昌都地区及云南等部分地区[1-2]。藏猪肉肉质鲜嫩、脂肪含量低、瘦肉率高[3],富含铁元素,风味独特,是在特有高原生态环境中生产的绿色健康特色风味肉食品[4-5]。由于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藏猪一直以来还是采用自产自销的生产模式为主,通常以鲜肉的形式在当地进行销售,或是经过冻藏后加工成腌熏制品、腌腊制品等销往省内外各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极度缺乏[6]。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全草,俗名猪鼻拱、折耳根等[7]。含有鱼腥草素、槲皮素、槲皮甙等物质,具有抗炎、抗细菌、抗病毒和抗癌等多种药理活性,是很有潜力的具有保健功能的药食两用植物[8-9]。
本实验以藏猪肉和鱼腥草为实验原料,通过优化配方生产鱼腥草藏猪肉酱,探讨了鱼腥草藏猪肉酱的感官变化和品质特征,为开发藏猪肉新产品和新工艺、提升产品附加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主要原材料:新鲜藏猪肉后腿肉、鱼腥草、金龙鱼菜籽油、市售普通干辣椒、食盐,均购于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农贸市场。
香辛料:八角、山奈、花椒、香叶、五香粉、生姜、大蒜等,均购自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农贸市场。
PB303-N型电子精密天平 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LDZX-30KBS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A301681型酸度计 上海默西科学仪器有限公司;AF790型成像分光色差仪;电子秤、绞肉机、电磁炉、炒锅等。
1.4.1 藏猪肉的预处理
将藏猪肉清洗干净,于沸水中焯5 min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干净不锈钢锅中,倒入卤水卤制15~20 min左右,至猪肉中心达到72 ℃捞出,沥干,冷却。将藏猪肉切成0.3~0.4 cm的碎粒,称重备用。
1.4.2 鱼腥草处理
将新鲜鱼腥草(茎段)清洗干净,漂烫1 min,去除根部残留物,然后将鱼腥草切成约0.5 cm长的小碎粒,称重备用。
1.4.3 干辣椒处理
将辣椒用剪刀或刀处理成约0.5 cm×0.5 cm的小颗粒或小碎片。
1.4.4 炒制
取规定量的植物油倒入不锈钢锅内,加热至120~160 ℃,先将八角等香料放入锅中煸炒2 min后捞出,再将干辣椒放入煸炒2 min,然后分别按照肉酱总重10%的比例加入蒜末和姜末进行煸炒,30 s后再加入处理过的藏猪肉粒,中火煸炒约4 min,随后加入沥干的鱼腥草,并添加适量食用盐进行调味,然后改用小火继续炒制12~15 min。
1.4.5 计重、装罐
将炒制好的鱼腥草藏猪肉酱装入200 mL玻璃罐中,放入灭菌锅中在110 ℃条件下灭菌20 min,冷却后得成品。
选取10名经过食品感官培训的食品专业老师与学生作为感官评定人员,按照表1的标准对产品的色泽、风味、口感和组织状态进行评价,评价采用百分制,取平均值。
表1 鱼腥草藏猪肉酱感官评价标准Table 1 The sensory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and Tibetant pork sauce
1.6.1 藏猪肉和鱼腥草配比
取藏猪肉和鱼腥草按质量比为1∶0.8、1∶1、1∶1.2、1∶1.4、1∶1.6配比,加油量为30%,辣椒添加量为3%,清洗,剁碎,炒制并进行感官评定。
1.6.2 加油量
植物油按质量比为10%、15%、20%、25%、30%添加,藏猪肉和鱼腥草按质量比为1∶1,辣椒添加量为3%,清洗,剁碎,炒制并进行感官评定。
1.6.3 辣椒添加量
辣椒按质量比为2.5%、3%、3.5%、4%、4.5%添加,藏猪肉和鱼腥草按质量比为1∶1,植物油添加量为20%,清洗,剁碎,炒制并进行感官评定。
在以上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参照L9(34)正交表对藏猪肉和鱼腥草配比(A)、植物油添加量(B)、辣椒添加量(C)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通过对不同处理下产品进行感官评定来确定最佳组合。正交试验设计表见表2。
表2 正交试验设计Table 2 The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test
1.7.1 pH值测定
参照GB 5009.237—2016《食品pH值的测定》中的方法进行测定[10]。
1.7.2 色差
取肉酱样品放置于比色皿中,使用色差仪进行测定,用色差仪分别记录亮度(L*)、红度(a*)和黄度(b*)值。
1.7.3 微生物
参照GB 4789.2—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中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和接种[11],于(36±1)℃条件下培养48 h后进行菌落计数。
2.1.1 藏猪肉与鱼腥草配比对肉酱感官评定的影响
图1 藏猪肉与鱼腥草配比对肉酱感官评定的影响Fig.1 The effect of ratio of Tibetan pork to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on the sensory evaluation
由图1可知,藏猪肉与鱼腥草配比对肉酱的感官品质有较大影响。当藏猪肉配比较少时,酱体色泽比较黯淡,肉味较淡,口感较差,所得感官分值较低;藏猪肉添加量过多时,酱体中肉比例高,鱼腥草风味被掩盖,酱体的感官品质受到影响。当藏猪肉与鱼腥草配比为1∶1时,酱体成分搭配均匀,口感适中,色泽较好,感官评分最高。与相关研究结果类似[12-13],原因是随着鱼腥草比例增加,肉酱总体口味变淡,鱼腥草气味增强,酱体粘稠度也会受到影响。
2.1.2 植物油添加量对肉酱感官评定的影响
图2 植物油添加量对肉酱感官评定的影响Fig.2 The effect of additive amount of vegetable oil on the sensory evaluation of meat sauce
植物油使用量对肉酱的加工、组织流动性及口感有很大影响[14]。鱼腥草中纤维含量高,高温炒制后可以缓解肉酱的油腻感。在藏猪肉和鱼腥草配比一定的情况下,寻找适合的植物油添加量,可以显著提升肉酱的口感。由图2可知,当植物油添加量在10%~25%范围时,整体感官评价良好,油量适中,油色橙红。当植物油添加量超过25%时,整体感官品质急剧下降,此时油层明显,入口滑腻,酱体混合不匀。
2.1.3 辣椒添加量对肉酱感官评定的影响
图3 辣椒添加量对肉酱感官评定的影响Fig.3 The effect of additive amount of chili on the sensory evaluation of meat sauce
辣椒具有特殊的风味,可以在植物油添加量一定的条件下,提升风味。炒制过程可以促进辣椒风味物质的溶出[15],配合藏猪肉的特色香气以及鱼腥草风味物质,形成了具有特色风味的肉酱产品。当辣椒含量过低时,出现风味不佳、辣椒颗粒少的现象,影响了消费欲望,使得第一组产品在组织状态、风味等方面均不理想,导致感官评价分值低。
为进一步优化鱼腥草藏猪肉酱的配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表2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配方优化和正交试验结果Table 3 The formula optimization and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由表3极差分析可知,影响鱼腥草藏猪肉酱感官特性因素的主次关系为为B>C>A,即植物油添加量>辣椒添加量>藏猪肉与鱼腥草配比。其最佳配方为A2B2C2,进一步通过验证试验,得到感官评分均值为91分。因此,确定鱼腥草藏猪肉酱最佳配方为藏猪肉与鱼腥草配比为1∶1.2,植物油添加量为20%,辣椒添加量为3.5%。该配方制作的鱼腥草藏猪肉酱具有独特的风味,色泽均匀,口感良好,具有多重营养保健功效,为开发藏猪肉等高原绿色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
选取最优配方以及正交试验中感官评价值较高的3个组合进行品质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微生物总数均在103CFU/mL以下,有害菌未检出,符合产品卫生标准。pH值及色差变化,结果见图4。
图4 鱼腥草藏猪肉酱pH值与色差分析Fig.4 The pH values and color difference analysis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and Tibetan pork sauce
最优组合pH值为5.76,色差评价中,最优组合a*值显著增加,说明亮度高。两项指标进一步证明藏猪肉与鱼腥草的配比为1∶1.2,植物油添加量为20%,辣椒添加量为3.5%时,获得的肉酱感官评价值较好,这种配方组合肉色红褐,油层橙红,颗粒均匀,口感和风味俱佳。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确认鱼腥草藏猪肉酱的最佳配方为藏猪肉与鱼腥草配比1∶1.2,植物油添加量20%,辣椒添加量3.5%。此配方制作的鱼腥草藏猪肉酱风味独特,产品pH值适中,色泽优良,食用方便,为开发高原绿色食品提供了研究思路与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