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盼盼,王 磊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全面健身背景下,居民健身意识的觉醒为身体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动力,同时也为公共健身休闲空间的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居民的健身活动离不开运动空间,仅依靠商业化的健身空间建设,并不能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政府和社会主动出击,通过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以促进公共健身空间建设,提高居民幸福指数,进而提升居民身体素质,将成为影响城市发展,实现人口集聚的重要手段。全面健身不仅要处理居民健康的问题,而且要关注居民健康的实现路径。为此,构建适宜居民健身的公共空间,打造人地和谐的新型健康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居民的健康发展。
我国公共健身休闲空间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是满足解决居民健身需求的主要方式。“公园绿地”是指城市中对居民免费开放,以游览休憩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建设用地。为此,城市建设部门需要设置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例如健身器械、居民步道和公共厕所等。在公园绿地中居民将有效开展健身活动,增强体质,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城市人口数量。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可以得到,我国2003-2018 年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变化情况,结果如图1 所示。
图1 我国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变化
从图1 可以看出,我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观测期内出现了明显的增长,我国城市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居民公共空间的建设,促进了公共健身休闲空间的不断扩大。截至2018 年,我国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1m2,相比2003 年,我国人均绿地面积在16 年内提升了2.17 倍,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城市整体面积同时也提升了2.97 倍。14.1m2的人均标准虽然高于《国际园林城市标准》所规定7m2的最低标准,但仍不及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所制定最佳标准(60m2)的1/3。由此可见,我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增长比低于城市整体面积增长比,尽管人均享受绿地面积大幅上升,但我国居民公共健身休闲空间总体比较紧张。
随着全民健身规划的确立,各级政府也在制定标准,着力解决居民“健身去哪里”的难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自2018 年12 月1 日起开始实施,其中的强制性条款明确提出“新建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规划建设公共绿地,并应集中设置具有一定规模,且能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居住区公园”,并规定居住区绿地公园中应设置10%至15%的体育活动场地。可见,随着全面健身热潮不断升温,实现城市绿地空间中的健身休闲空间规划,是推进公共体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全民健身对公共空间建设有四大贡献。
表1 全民健身对公共空间建设的四大贡献
随着我国主要社会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不均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居民的健康需求则是实现美好生活需求中最为基本的需求,基于实现健康需求的目标,《健康中国2030》提出要“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促进健康为中心”,以全民健身的方式促进居民身体素质发展,维护居民的健康生命周期。
为了长期动态观察和分析中国国民体质的状况和变化规律,国家体育总局下辖的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每5 年开展1 次国民体质监测,目前已于2010 年和2014 年发布了2 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对比两份公报内容可以发现,尽管我国国民的基本身体素质发生了明显的提升,但居民的力量指标却呈现出下滑趋势,如:男性的臂力、握力及肺活量等数据明显下降。在社会调查中,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各地学术机构共同执行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统计了居民对个人健康的主观感受。调查从2003年开始,每年对我国一万多户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范围涵盖中国大陆28 个省、市及自治区,对健康变量的测量来源于受访者自评,问题为“您觉得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受访者回答赋值为“很健康”=5、“比较健康”=4、“一般”=3、“比较不健康”=2、“很不健康”=1。根据可获得的调查数据,居民整体主观健康水平的变化如图2 所示。
图2 我国居民主观健康水平的变化
由图2 可见,我国居民整体的主观健康水平在观测期内呈现典型的“U 型”结构,在2003 年至2011 年间小幅下降。在这一阶段我国居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类“富贵病”逐渐显现,大量居民在经济发展中没有注意健身锻炼,饮食摄入并不均衡,由此产生了大量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人群,心血管疾病和过劳死问题严重困扰着我国居民。从城乡居民对比来看,城市人群的健康水平相比乡村居民表现更差,整体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2011 年之后,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整体健康素质也有所回升。由此可见,健身与健康发展之间存在必然的相关联系,人类通过有效运动能够改善整体的健康面貌。
随着全面健身与全民健康的相互融合,全民健身的潜在作用也助推社会整体实现健康发展。全面健身运动是实现全国人民身体健康发展和身体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根据郝建峰(2019)的研究发现,本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全面健身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六大贡献,如表2 所示。
表2 全民健身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六大贡献
从宏观层面来看:全民健身能够促进社会健康与职业健康,居民在健身活动中能够实现对体育健康的深刻认知,形成社会上崇尚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全民健身思想能够有效衔接社会健康思想,对居民健康的社会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我国大量居民的身体素质下降,根源在于工作中压力巨大,在健身过程中能够进一步舒缓压力,减轻因高负荷工作产生的亚健康状况,改善居民职业病症状,从而强化居民体魄。
从微观层面来看:全民健身对居民个体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体质发展之中,更体现在智力和情绪健康发展之中。由于体育运动对体脑联动的帮助,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体育活动,能够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增强身体免疫力,进而让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更能够产生创造性的学习灵感。对成年人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体育活动的调剂,身体机能会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心理层面会不断累积形成负面压力,进而降低心理健康。通过全民健身的作用,居民可以通过体育活动缓解压力,实现精神健康的发展。
从中观层面来看:全民健身还可以促进环境健康与医疗健康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由于我国居民对食品富足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也衍生出大量的食品浪费的现象。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推进,居民逐步养成了更加健康均衡的膳食意识,同时也能够意识到铺张浪费所产生的环境危害。在不断的全民健身深化路径中,居民可以不断强化其环境环保意识,以更低能耗的生活方式实现个人健康和环境健康。居民强健的体质是对致病源的第一道防御,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紧张且稀缺,居民通过个体健身增强体质,可以有效抵御生病的风险,同时降低社会整体的医疗需求。
针对公共健身休闲空间与居民素质提升的关联性,本研究借鉴顾伟杰(2015)研究中针对城市公共游憩空间建设的因子分析考察了12 个关联因子对居民身体素质的影响。关联公共健身休闲空间的因子如表3 所示。
表3 人地关系互动的关联因子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适宜人体健康的人地关系”的关联性因子,研究调查时间为2019年7 月至8 月,调查平台为“问卷星”网络平台,调查方式为有偿网络问卷方式。总计发放2 000 份问卷,回收1 761 份问卷,剔除统计缺失30%及3 倍极差调查值的无效问卷,剩余1 207 份问卷,受访者涉及我国132 个县,具有较强代表性。
研究进一步采用哈尔曼单因素分析各个因子的同因误差,第一个因子对变异系数的解释水平为12%,数据不存在同源性问题。通过对变量的Cronbach’s α 系数进行检查可以得到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X1、城市服务产业发展X4 和城市空间与体育资源协调度X12 的Cronbach’s α 系数大于0.60,分别为0.81、0.67 和0.73,通过变量信度检测。以上述三个系数为核心系数,可以得到如表4所示的相关系数矩阵。
表4 相关系数矩阵
注: 样本数N=1207;**,***分别代表p<0.05(双尾),p<0.01(双尾)
在LIS-REL 检验假设下进一步考察上述相关系数矩阵的拟合水平,结果如下:
X2=171.21(p=0.0001),X2/df=2.04,RMSEA=0.031,GFI=0.90,NFI=0.94,NNFI=0.91,DFI=0.92
上述调查研究结果证明,三个因子间具备合理的相关性。因此,构建适宜人体健康发展的人地关系,需要重视对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城市服务产业发展,同时要着力实现城市空间与体育资源的协调。
全民健身背景下实现居民身体素质的发展需求,离不开对公共健身休闲空间的建设,构建适宜居民健康发展的人地关系,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点问题。研究结论表明,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结构,要着力加大公共健身休闲空间建设,让居民的健身意愿有效落地;提升居民的身体素质,要从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产业发展和城市空间与体育资源协调度三个方面入手,贴合全面健身实践需求进行人地关系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