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金融需求分析与政策探讨*

2021-01-20 12:29吴红艳1武汉工商学院2湖北商务服务发展研究中心
品牌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城镇化率市民化城镇

文/吴红艳 (1武汉工商学院;2湖北商务服务发展研究中心)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再次被提到新高度。同时,湖北省也将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扩容、提能、晋级,加快补齐城市公共卫生短板、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短板、城市智能化建设短板“三块短板”。推进新型城镇化,能有效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投资,释放发展动能。

一、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湖北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2005年以来,湖北省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7个百分点,增长迅速。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5927万人,其中,城镇3615.47万人,乡村2311.5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1%(图1)。

图1 2005-2019年湖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资料来源:湖北省统计年鉴)

图2 湖北省部分州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19年)

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明显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据2019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0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91元。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

(二)城镇化水平地域差异明显

湖北省整体城镇化水平较高,但各个州市的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地域差异明显,具体见图2(宜昌和神农架林区暂未公布数据)。从图2可以看出,武汉市的城镇化水平最高,城镇化率高达80.5%。其次是武汉城核心城市圈区域,包括鄂州、黄石、襄阳等城镇化率都在60%以上。城镇化水平最低的是分布在湖北省边缘的黄冈、恩施等,城镇化率都低于50%,恩施的城镇化水平最低。

(三)形成特色可借鉴经验

2014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仙桃市、宜城市、宜都市、松滋市、荆门市、随州市、长阳县、老河口市和大冶市等11个市县先后分三批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武汉市等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试点方案,扎实推进各项试点任务,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镇化投融资机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等四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可借鉴的经验。

2020,湖北省阳新县、红安县、大悟县、南漳县、监利县、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赤壁市、宜都入选了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及县级市(全国120个县及县级市入选),这些示范县市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湖北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发展。

二、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

根据湖北省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意见》《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湖北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2012-2030)》,明确湖北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建设目标。

(一)大力提升城镇化水平与质量

湖北城镇化率预计每年提升0.8-1.2个百分点, 2020年达58%,2030年达到66%;城镇化与就业协调指数2020年达0.97,2030 年达到1;城镇化与收入协调指数2020年达2.2,2030年达到2;人均GDP 2020年达3.67万元,2030 年达到5.01;城镇保障覆盖率2020年达到95%以上,2030年达到100%以上。

(二)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城镇化发展速度跨越发展。湖北将保持较快的城镇化增速,扩大城镇就业容量,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城镇化水平持续较快提高做出贡献。

二是城镇化发展模式跨越发展。以就近城镇化为指导,逐步扩大本地城镇就业,从省外异地主导转向以省内本地城镇化为主。2030年前后,基本依靠本地城镇化实现人口从乡村向城镇的迁移。

(三)开创湖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径

湖北省城镇化发展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针对比较优势、与城镇化协调共进的产业,采取双向推动、开放的非均衡空间战略,及科学发展、深化两型的绿色发展战略,形成独特、自主、开放的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三、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金融需求

根据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思路,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新型城镇化的金融需求主要是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户市民化的金融需求。新冠疫情之后,尤其要加快补齐城市公共卫生短板、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短板、城市智能化建设短板“三块短板”,这都需要金融的支持。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

城镇基础设施是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和基础。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

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兴建城镇交通、供水、排水、供电、通讯、供气等公用服务设施。二是优化城镇包括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社会福利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设施。三是推进城镇市政交通、市政管网、配送投递、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等市政公用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在信息网络、5G、工业互联网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方面。

无论是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长期的大量的资金支持,除了财政支持,也亟需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大力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二)环境卫生治理

湖北省城镇建设和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环境卫生问题。为此,湖北省推行“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推进“厕所革命”、污水集中处理、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升环境卫生设施功能。

湖北省的城镇化的环境卫生治理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这也需要借助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多渠筹集资金。

(三)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的金融需求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会向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湖北省的发展目标是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新跨越。

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建设农村商贸流通平台和农村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加工聚集,形成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化园区。二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基于“互联网+现代农业”思想,加快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建设湖北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智慧农业、物联网农业及农村电商平台。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包括信贷、理财,甚至发行债券等。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需求

城镇化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湖北省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

湖北省特大城市传统产业逐步向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转移,大中城市将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除了重点发展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之外,未来还要发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芯屏端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城市、小城镇除了推进农业产业化之外,也要大力发展转移来的传统产业,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教育农业、乡村旅游、小镇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同样需要大量长期的资金支持,尤其对银行信贷、发行债券、上市等需求强烈,需要金融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五)农户市民化的金融需求

新型城镇化意味着农村居民市民化,随着其收入结构和生活需求的改变,对金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湖北省城镇化过程中,农户市民化的金融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存贷、汇兑、结算、银行卡、信用卡、银行代收代缴、自助银行等日常金融需求。二是消费信贷需求。“生活”城镇化带来的消费信贷需求增多,以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及家具家电等耐用消费品贷款为主。三是理财需求。随着农民市民化,家庭财富不断积累,加上信息易获取,个人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加强,尤其对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基金等需求明显增多。四是创业就业信贷需求。随着城镇化的深入,与之相关的服务业催生了个体创业者,部分市民化的农户会选择自主创业,以解决就业和家庭收入,由此产生了小额创业贷款需求。除此之外,对商业保险和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金融需求也日益增加。

四、政策建议

(一)建立政银企联动投入机制

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有大规模长期性的资金需求,又有小额短期资金需求,仅靠财政拨款和政策性贷款远远无法满足资金缺口。这就需要在政府的引下,建立银政企联动投入机制,建立全方位的投融资体系,利用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专项企业债券等,通过股权融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组建私募发展基金等,调动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为湖北省城镇的建设备好“资金池”。

(二)有序推广PPP模式

PPP模式得到国家大力支持,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湖北省京山、广水、宜昌、咸宁等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已经实施落地了一批PPP项目,后期还要继续规范有序的推广PPP模式,结合PPP模式的特点,针对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项目的性质、类别、目的等不同,选择最佳的项目建设与运营模式,带动民间资本参与投入,扩大融资渠道,加强湖北省城镇化建设的资金实力。

(三)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在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机构应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应加大小额农贷投放力度,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创新更多针对农村、农业、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创新抵押担保融资模式,做好城镇化配套建设的金融服务。

(四)重视市民化农户的金融需求

随着农户市民化,金融需求日益增加,并且多样化,需要金融机构高度重视新增城镇人口金融需求,并予以政策上的切斜,以保证城镇化的顺利进行。对保障房建设的贷款予以倾斜,灵活运用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贷款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创业就业,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娱乐文化等方面的信贷支持。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市民化城镇
新一轮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来了
“十四五”时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研究
文化边城镇远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2016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1.2%
山东省奖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出新招
陆铭:不能高估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