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荣,于福丽*,潘祥红,刘珊珊,曾 健
(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4)
本院计划生育门诊2019年1月~12月进行药物流产妇女并能随访的病例100例。包括药流不全后行清宫术62例,药流不全后行保守治疗38例。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0.5岁。均为正常宫内早期妊娠,无肝肾血液方面疾病,无服药禁忌症。均为用药后胚囊自然排出后出现阴道异常出血就诊,时间为7天~28天,平均15天。
美国GE-E8彩色超声诊断仪,均配置腹部凸阵探头和经阴道探头,不论采取经腹超声还是经阴道超声检查,均对药流后宫腔内不均回声及其周边肌壁二维和血流进行多方位全面扫查,设定彩色血流标尺范围(Scale范围:10~20 cm/s),根据血流显像,参考分级标准,将所有病例进行分级,如下。
Ⅰ级:1~3个点状血流信号。
Ⅱ级:2~3个短条状血流信号。
Ⅲ级:3个以上条状血流信号。
Ⅳ级:丰富血流信号,分不出血流信号形状。
对所有病例均进行肘静脉采血检验,仪器:美国贝克曼DX1800,试剂批号:724842、831944等,免疫指控品:美国朗道,批号:1714EC。对检测结果参考相关研究进行分组,如下:
A组:<199 mIU/mL
B组:200~599 mIU/mL
C组:600~999 mIU/mL
D组:>1000 mIU/mL
对CDFI联合血清β-HCG归类重组,分为四组:
A组:CDFIⅠ~Ⅲ级,同时满足血清β-HCG <199 mIU/mL;或者CDFIⅠ~Ⅱ级,同时满足血清β-HCG 200~599 mIU/mL
B组:CDFI Ⅳ 级,同时满足β-HCG 200~599 mIU/mL
C组:CDFI Ⅲ~Ⅳ级,同时满足β-HCG 600~999 mIU/mL
D组:CDFIⅠ~Ⅳ级,同时满足β-HCG >1000 mIU/mL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计算相关系数r值。
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方法较单纯CDFI及单纯血清HCG检查,病理结果绒毛检出率增高。见表1。
表1 比较三种不同方法术后病理结果(绒毛检出情况)[n(%)]
采用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786),提示血流分级与残留组织质量成正相关,宫腔残留物血流越多,残留物越多。图1。
另选病例38个,按照联合方法分组标准,进行保守治疗,结果对照:
A1组:CDFIⅠ~Ⅳ,同时满足β-HCG<50 mIU/mL,共18例,一周后复查,有2例宫腔内仍见不均稍高回声,宫腔镜检查后,均为宫腔息肉。
A2组:CDFIⅠ~Ⅲ,β-HCG 50~199 mIU/mL,共10例,保守治疗(紫草、新生化),两周后复查,超声显示宫腔内未见异常,血β-HCG<50 mIU/mL。
A3组:CDFIⅠ~Ⅱ,β-HCG 200~599 mIU/mL,共10例,保守治疗(紫草、新生化),两周后复查:超声显示宫腔内未见异常,血β-HCG<50 mIU/mL。
通过本研究发现,血清β-HCG定量水平,与药流后残留绒毛组织活性明显相关,不论超声检测出血流分级如何,对于高水平的血清β-HCG者,还是要慎重建议清宫,以免导致出血时间长、绒毛植入等不良后果。本研究发现,血流分级水平与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物质量呈正相关,血流分级越高,残留物越多。这与邬舟艳等研究相符,说明超声的CDFI检查对宫内残留物检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超声检查的优点在于,能动态多角度清晰显示宫腔内的结构变化,多种方式准确显示盆腔内的血流分布情况并能对供血的流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及时准确地了解宫腔及盆腔内组织供血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但应注意与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膜粘膜下肌瘤的鉴别诊断,本研究中,发现2例药物流产后宫腔内稍高不均回声,CDFI分级在Ⅰ~Ⅱ级,但是血清β-HCG定量<50 mIU/mL,随访两个月后,建议患者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宫腔息肉。因此,药物流产后超声CDFI联合血清β-HCG检查非常有必要。因为宫腔息肉、子宫粘膜下小肌瘤等疾患的二维超声图像与药物流产不全后宫内残留物相似。本研究中,对宫腔残留物的血流检查,没有进行定量评估,原因是药物不全流产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出血,对子宫螺旋动脉的检测多数是经直肠超声检查,病人舒适度差,检测血流参数技术操作较复杂,耗时时间较长,不利于基层普及。
综上,药物不全流产患者通过超声CDFI联合血清β-HCG水平进行分析分级,可以减少误诊漏诊,避免过度清宫手术,对定量不高的进行汤剂等中成药保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预后。因此,本研究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