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重要学科,但由于其抽象性、逻辑性较强,因而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对于尚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颇有难度。因此,在数学课堂中,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加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以此保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发展思维。对此,教师可以引入学具,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知识,积累学习经验,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文章就学具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积极探索,旨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学具;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3-0064-03
作者简介:王丽(1979.8—),女,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小学数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只会进行单纯的知识讲解,很少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学到的知识缺乏实用性,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然发生了更具进步意义的变化,因而传统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需要。为贯彻新课改提出的理念,教师应当全面认识让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必须正确认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学生的学习需求置于首位,全方位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基于此种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合理引入学具,并积极引导学生运用,以保证学具的使用优势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际操作,既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原理,也能掌握知识的实际应用方法,促进数学知识实用性特点的展现。同时,学具的使用,也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再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其学习能力同样也能获得提升,从而能够做到高效学习数学。
一、引入学具,促使学生掌握算理
数学是一门研究和分析现实数量关联及思维空间形式的学科,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以此弥补其思维方式的不足之处。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引导,可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与思维空间形式的相互转化,能使学生明白数是形的基础,形是数的演化,且二者密切关联,相互渗透。要想加深学生的认识,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深入钻研和分析数学教材,有目的地对数与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以数为基础对形展开分析,体会其中的抽象之处,以此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引入学具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数与形的有效转化,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算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高质量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要明确一点,在学生看来,这一单元无非是学习计算方法,在练习中巩固实际操作。若教师按照常规的方法讲授,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掌握数学算理,只认准传统的学习方式,将“死记”“多练”等较为机械的方式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而不考虑计算原理的由来和推导。对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探究意识,让学生不再以简单而机械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计算。如在学习计算42÷3的过程中,学生对十位上的余数与个位相结合再继续相除的算法不能很好地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引入數学小棒开展教学,通过改变小棒的摆放位置,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和计算中深化对数学算理的认知。学生要想将42根小棒均分为3份,首先可将十位上的4除以3,余数为1,这时的余数1代表10,再将10与个位上的2结合,使之均分为3份,如此每份就可以再分到4根,从而得到最后的结果 为14。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借助学具,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展开更加深入的探讨,在动手操作中体验了乐趣,感受了数学算理,促进了自身思维的提升。
案例中,教师将学生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借助学具的直观魅力感知除法计算的算理,如此,学生便能够通过学具的具体操作感知数学计算法则,深刻理解数学算理,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数学内容,提升了数学思维能力。
二、引入学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产生学习意愿的“催化剂”,也是学生坚持不懈、拼搏进取的动力,因而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成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而教师更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教学引导作用发挥到位。教学中引入学具,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有了动手操作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动手探究知识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恰当引入学具,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认知和增强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教室中的资源——粉笔作为学具,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促进教学顺利开展。教师先拿出6支粉笔,让学生将它们分组,并设定条件,提出问题:一个粉笔盒中只能放3支粉笔,需要多少个粉笔盒?这是学生之前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就给出了准确答案。这时,教师便借机增加难度,过渡到“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教学。教师重新拿出7支粉笔,同样要求一个粉笔盒中放3支粉笔,问学生现在需要多少个粉笔盒?学生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展开分组,发现最后剩下1支粉笔,它既不能和之前放好的3支粉笔组合,也不能单独放在一个粉笔盒中(它不能满足一个粉笔盒放3支粉笔的条件),一时间手足无措,因为这与其思维认知产生了冲突。对此,教师可引导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剩余的这1支粉笔所代表的数我们称它为什么数?”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余数。”就这样,教师借用学具轻松地引入新课的教学,并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了“余数”的概念。
案例中,教师就地取材,利用粉笔将学生带入新知的探索中,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自动手展开知识的探究,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式,使学生产生了新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提出了相应的疑问,激发了学生探求真理的兴趣。
三、引入学具,正确理解数学概念
小学生正处于飞速成长的阶段,其学习思维还在逐步拓展,会出现知识经验不足的现象,加之其思想感情的发展尚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较为浅显,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很难深入理解概念的实质。但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强的特点,数学知识涉及很多抽象概念,与学生直接的思维方式不相符,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阻碍,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在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学具在数学课堂的适时应用,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学具可以将抽象的概念以形象、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恰当引入学具,通过动手操作学具,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课堂活动,感知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掌握概念的本质,深化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中“平行”知识点时,由于学生尚处于抽象思维初步发展阶段,因而很难清楚地认知“两条线位于同一个平面”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将教室作为学具,让学生在教室中寻找可利用的元素。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四面墙壁上的八条边展开直接观察、思考,提问学生:“大家仔细看看我们的教室,想一想,平行线的概念中为什么要加上‘同一平面’呢?”教师建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学生相互间便展开了热烈讨论:八条边中,有的两条边相交于一点,有的边之间不能相交,所以有的边是平行的,有的边是不平行的。这时,基于学生的探究结果,教师可进一步提示学生:“认真观察那些不能相交或平行的直线,它们是否在同一面墙上?”学生再次观察后发现,只有相交或是平行的边才在同一面墙上,其他不能相交或不平行的边并不在同一面墙。于是,学生清楚地认知平行线必须在同一个平面上,加深了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学具的运用,获得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在数学学习中运用生活经验的重要性。
案例中,教师直接将教室作为学具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学具展开观察、思考和讨论,在学生思维不及之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转变方向,展开多角度探究,使学生对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得更加透彻,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引入学具,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学过程过于死板,学生的思维也陷入定式中无法自拔,而过于僵化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此,教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教学策略的改变方向应当紧跟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的手脑运动起来,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推动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学具,不仅给学生创造了操作空间,使其有了动手、动脑的机会,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适当开发,使其数学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在恰当的时机引入学具,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动脑中提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角的认识”时,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便可从理解“角”开始。比如,教师可让学生收集一些自己认为带有角的物品带入课堂,如红领巾、剪刀、折扇、三角板等,让学生对这些物品进行观察,并指出物品上面的角。学生在真实的触摸和观察中,对角产生了初步认知。之后,教师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周围物体上的角。学生很快说出课桌面上有角,衣服领子上有角,门和黑板上也有角……这个过程使得学生对角的感知更为深刻。接下来,教师可去掉这些物品的多余部分,单独“留下”角(可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完成),同时向学生介绍留下的部分就是这些物体的“角”。如此,学生就可以深化对教学实物中角的认知,在大脑中形成对角的抽象认知,深化对角的本质的认知,从真正意义上认识、了解角,使自己对角的认知得到升华。
案例中,教师将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作为学具引入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入手展开观察、探究,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讲授教学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向多方向延展探究活动,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和延伸,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能力。
五、引入学具,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很难凭空想象出知识的变化发展过程。动作是思维活动的开始,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探知途径。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不能过于死板,要依据学生的特点恰当地融入活动元素,让学生在“做”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本质。因此,教师可引入数学学具,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引发学生的思维变化,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展开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意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时,如果教师单纯地通过理论知识讲解来完成课堂教学,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不足,便很难促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而适当引入学具,可以让学生亲历操作探究过程,充分了解知识的发展变化。因此,教师可让学生提前准备多个不同图形,在教学中,教师结合讲解,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图形展开学习。如学生将一个三角形向左移动两厘米后,再向上移动三厘米,通过多次移动,便能掌握平移的实质。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旋转图形,让学生充分观察图形的变化过程,深化学生对图形旋转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就可以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抽象化处理,在大脑中形成抽象图形、概念,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案例中,教师在讲解完知识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大脑中构建了图形变化的初步模型,促进学生对图形变化知识的掌握,提升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前提,寻找恰当的时机引入学具,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对知识进行探究,促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深化学生的认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戴亚琴.合理运用学具,提升数学课堂有效性[J].数学大世界(中旬刊),2021(4):51.
[2]袁莉.动手操作,增强感知——谈小学数学学具操作的“微”思考[J].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1(5):36-37.
[3]吴晓华.智慧出在指尖上——借助学具教学 感悟操作体验 培养动手能力[J].考试周刊,2020(9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