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的故事】
清朝富商伍秉鉴当广州十三行的怡和行行长时,有一回,一家英商公司提出要怡和行一家单独担任羽纱的销售代理。这是一笔人人羡慕、盈利颇丰的大交易,可伍秉鉴却高兴不起来。原来,在此之前,有好几家行商的老板都争着抢着想要接这份生意,甚至不惜动用金钱走关系。但是,这家英商公司最终还是选择要与怡和行合作。
伍秉鉴分析:如果自己接手这桩生意,钱就会积存在自己手中,市面就活不起来了。而且,自己与英商公司的合作势必会遭到其他行商的嫉妒。但自己又不能辜负了英商公司的一片好意,该怎么平衡这其中的利弊得失呢?
思来想去,伍秉鉴决定“分羹”。恰巧,几日之后就是伍秉鉴的生日,于是他挨家挨户上门去请,把所有行商都叫到一起吃饭。生日那天,伍秉鉴设宴款待大家,席间,他客气地对大家说:“今借饭局有一事拜托诸位。诸位可能听说了,英商公司让怡和行做他们产品的销售代理,可惜我伍某资金有限,所以恳请大家和我一起分这块蛋糕,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伍秉鉴的谦虚让大家佩服不已。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怡和行完全有能力独揽这项生意。最终,行商们欣然接受了合作邀请。与此同时,他们都消除了对伍秉鉴的敌对情绪。
就这样,伍秉鉴接过了英商公司的生意,然后想办法将利润按比例分给全体行商。事后有不少人评价伍秉鉴是个“只懂把利润拱手让给他人”的大傻瓜。可事实上,他虽然损失了一些既得利益,但人气一路攀升。这从怡和行的地位变化可以看得出——与英商公司合作前,怡和行在十三行中只排第三位;合作后,伍家的财富更一路攀升,1826年资产就达到了2600万两白银,而到了1831年,怡和行就成为十三行行首。
“同行是冤家”,這是商界颇为流行的一句话。伍秉鉴的想法却相反,他觉得,想要做大生意,同行间只有互相照顾才能共同赢利。大商不图眼前利,说的正是像伍秉鉴这样的人。(张珠容)
【故事的哲理】
只有愿意把利润拱手让给他人,把整个行业的蛋糕做大,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利他”终利己,最终实现共赢。
免费滑雪一周,外加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
【哲理的故事】
2008年,22岁的艾略特·彼斯诺成为一个“二代”接班人——接下了父亲留下来的内刊发行业务。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玩不转了。
因为,与公司业务增长迅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彼斯诺的管理能力。他不仅缺乏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更缺少实践。管理乏术的痛苦很快包裹了他。
这时他看到一本《别独自用餐》的商业畅销书,很快重新定位了自己的问题:自己需要的不是到商学院重新学习管理知识,而是找到有管理经验的前辈,结合他现在的情况,告诉他如何接手管理一家快速成长的公司。甚至,这些知识很可能是去商学院也学不到的。
重新定位了问题后,彼斯诺要突破的就是与前辈之间的人脉问题。
为此,彼斯诺针对性地制订了“人脉行动计划”,列出了所有可能与他分享成功经验的企业家。接着,他拿起电话逐个联系他们,并抛出了一个令人难以拒绝的邀请:免费滑雪一周。
一段时间后,彼斯诺的信用卡刷掉了1.5万美元。但是,这意味着,他,这个初出茅庐的商界新人,已经成功地把一批商界前辈聚集在了一起,并且在滑雪一周这个充满沟通时间的活动中,前辈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帮助彼斯诺梳理了各方面的问题,颇具高度地提出解决方案,甚至彼斯诺还当场拿下了一笔投资。热心的商界前辈还帮助彼斯诺重塑自己,规划他在商界的未来。同时,人脉会带来人脉,前辈们也顺手帮助他解决了管理人才的问题,以及业务人脉的进一步拓展问题。
“免费滑雪一周,外加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彼斯诺后来以这个口号,建立了一个商人圈子,并且成为成功商人的据点,一个“由同仁、朋友、老师组成的使你获益终身的圈子”。(李靖)
【故事的哲理】
你面对的管理问题,很可能并非出在管理本身,而是出在你的商界资源不足上。在构建成功商人关系链的过程里,总有人能帮助你跳出当下的问题,在更高层面突破现在的困境。
【哲理的故事】
美食家蔡澜到西班牙旅游,他在一个小岛上发现,有一位老人在钓鱼。蔡澜也喜欢钓鱼,就凑上去瞧热闹,看看这位外国老人能不能钓到大鱼。其实,这段海岸,大鱼多,小鱼少。老人却要换一处海岸去钓鱼。
蔡澜不解地问:“您为什么要换一个地方去钓呢?”老人回话:“这儿大鱼太多了。”
“大鱼多不是好事吗?”
“不!我喜欢钓小鱼。”
“为什么?”
“因为我不需要大鱼。就我一个人吃,只钓一条小鱼就够了。若是钓上一条大鱼来,不就造成资源浪费了吗?”
蔡澜先生十分敬佩这位知足的老者。于是,他跟着老者来到另一处能钓到小鱼的岸边。不一会儿,一条不足一磅重的小鱼上钩了。老人收起小鱼,美滋滋地回家了。(佚名)
【故事的哲理】
很多时候,人会因为欲望的牵引、随波逐流而忘记自己初心。作为企业经营者,你做企业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时常问自己的问题,想清楚才不会迷失。
(摘自《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