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贺金娥 张霞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三病区,陕西 延安 716000)
人类副流感病毒(HPIVs)是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一种病毒,其导致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HPIVs感染。临床常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重视HPIVs 感染传播途径的截断和阻止,对患者病情改善尤其重要。本文分析综合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染副流感病毒感染的影响,为临床小儿急性上呼吸道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儿护理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2.31±0.35)岁;平均病程(2.24±0.26)d。观察组患儿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2.25±0.31)岁;平均病程(2.27±0.25)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科学(第八版)》[4]中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且经病毒核算检测确诊为HPIVs感染;年龄≤12岁;均为首次确诊为HPIVs感染上呼吸道;患儿精神系统正常,能在医护人员和家长的协助下完整药物治疗及标本采集工作;患儿家长认知功能正常;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它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者;合并其它呼吸道疾病者;对本方案所用治疗药物过敏者;收集不全者。两组患儿家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明确病情后,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及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行综合护理:内容包括:(1)制定护理重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严密跟进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重点内容;(2)健康宣教:向患儿及家长介绍HPIVs的生理特征,感染途径,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HPIVs感染;(3)心理干预:针对患儿的性格特点,给予适合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患儿对病情的恐惧和紧张,同时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讲解家长乐观积极的态度对患儿情绪心理的影响;(4)病情护理:严密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5)安全护理:对于高热惊厥患儿,应加强其安全护理,增加必要的防护措施,检查各项急救设施及药品等,确保患儿治疗期间的安全。
1.3观察指标及方法 由呼吸内科资深临床医师制定小儿急性上呼吸道HPIVs感染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调查问卷对两组患儿家长对上呼吸道副流感病毒感染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测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咳痰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时间;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护理的满意率:总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2.1两组患儿家长入组时及护理后对上呼吸道副流感病毒感染认知水平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疾病认知水平均较入组时明显提升,观察组患儿家长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Z=4.31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家长入组时及护理后对上呼吸道副流感病毒感染认知水平比较(n=39)
2.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咳痰消失、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患儿缩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2.3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率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15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4例,总有效率89.74%;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22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1例,总有效率97.44%。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Z=4.438,P<0.05)。
综合性护理干预是在全方位了解患儿病情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患儿护理重点,在治疗过程中以护理重点为中心开展护理工作。小儿急性上呼吸道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的护理重点在于病毒传播途径的控制[5]。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年龄普遍较小,在日常生活中,难以遵医进行感染防控,因此家长在感染防控中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加强对患儿家长关于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及护理指导,对患儿治疗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6-7]。
本文结果显示,综合护理干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患儿家长对急性上呼吸道副流感病毒感染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更为明显,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更高[8]。说明家长对疾病的较高认知水平,利于其在照护患儿过程中能抓住照护的重点,严格遵医执行各项防感染措施,而提升患儿照护质量,提高患儿各项治疗指标。
综上,综合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及家长进行副流感病毒相关知识宣教、临床监护、用药监护方及基础护理综合干预,可快速控制患儿感染病情,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