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由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类中药组成的胃康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2021-01-19 11:56:50张静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期
关键词:胃炎症状疾病

张静华

慢性胃炎在临床上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等。由于现代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节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导致该疾病的发病率近些年来呈现出逐年上涨的态势。有研究资料显示[1],>80%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都属于慢性胃炎。针对该疾病,在临床上通常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且,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才能够控制病情,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的问题,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所以,就需要探索对患者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由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类中药组成的胃康汤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期间收治的120 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60 例。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的患者;经过胃镜检查后确诊的患者;存在纳呆、反酸、胀闷以及嗳气等症状的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类疾病的患者;不能够正常交流并配合治疗的患者;对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合并胃溃疡、胃出血、食管癌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试验组中,男38 例,女22 例;年龄32~73 岁,平均年龄(51.5±7.2)岁;病程1 个月~8 年,平均病程(5.2±1.8)年。参照组中,男37 例,女23 例;年龄31~72 岁,平均年龄(51.0±7.1)岁;病程1 个月~9 年,平均病程(5.3±1.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治疗方法为:早餐前30 min 服用20 mg 奥美拉唑肠溶片,1 次/d;餐前30 min 服用10 mg 多潘立酮片,3 次/d[1]。试验组患者接受由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类中药组成的胃康汤治疗,药物组方为:柴胡25 g,党参15 g、黄芪15 g、砂仁15 g、陈皮15 g、白术15 g、郁金15 g、厚朴15 g、法半夏15 g、甘草6 g[2]。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加减相关药物。如患者存在大便溏稀症状,则可以在药物组方中加入20 g 薏仁;如患者存在食欲欠佳症状,则可以在药物组方中加入鸡内金15 g、焦山楂15 g;如患者存在胃肠道症状,则可以在药物组方中加入高良姜9 g、香附6 g;如患者存在反酸胃热症状,则可以在药物组方中加入浙贝母15 g。用药方法为:通过冷水将所有药物浸泡30 min,加入500 ml 水,将其煎制为200 ml 的药液,患者服用药物1 剂/d,分成早晚2 次服用。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禁止使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并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同时防止患者出现情绪大幅波动的问题[3]。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反酸、胀闷以及嗳气等临床症状和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黏膜恢复正常,慢性炎症有大幅度改善;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活动性炎症以及慢性炎症均有明显改善,病变黏膜康复>50%;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活动性炎症以及慢性炎症均未见改善,病变黏膜康复<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对比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轻微腹泻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对比 试验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患者出现恶心1 例、轻微腹泻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参照组患者出现恶心3 例、呕吐2 例、轻微腹泻6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88,P=0.008<0.05)。

3 讨论

慢性胃炎作为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会导致患者的日常饮食受到极大的影响,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而且该疾病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4]。针对该疾病,在临床上通常是采用西医、西药治疗,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副反应,还很容易出现复发的问题,难以改善患者的预后。而祖国医学作为有着数千年的医疗技术,对慢性胃炎也有着十分深入的研究[5]。在中医理论中,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的范畴,认为造成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肝脾失衡、情志异常以及肝胃不和等,患者在发病后将会导致其肝、脾、胃等器官受到极大的损伤,致使患者出现消化系统以及胃肠内分泌紊乱等问题,还会扰乱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最终破坏患者的胃黏膜保护作用[6]。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就要围绕着“治胃调肝”以及“治肝养胃”的原则进行治疗,从而起到止痛理气、疏肝益气以及和胃健脾的效果,促使患者的胃功能可以更好的恢复。

因此,通过对患者使用由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类中药组成的胃康汤进行治疗,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也很好的佐证了这一点: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胃康汤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88,P=0.008<0.05)。这说明胃康汤能够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试验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胃康汤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的问题。之所以会取得上述成果,主要是因为胃康汤的中柴胡作为主药,具有调节肝胆、疏肝升阳以及理气解郁的作用;黄芪具有健脾、益气、固表等诸多作用,并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良好的抗菌作用;郁金具有解郁止痛的功能;砂仁具有理气调中、开胃利湿的效果,能够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肠胃胀满等症状;党参具有养气补血、扶持正气、健脾生津以及去除邪气等诸多功效。所以,多种中药在联合作用下,能够起到理气止痛、和胃健脾以及疏肝益气的效果,不仅能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并能够改善患者自身的体质,防止患者出现复发的问题。

综上所述,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由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类中药组成的胃康汤进行治疗,不仅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还可以起到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胃炎症状疾病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39:40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健康护理(2022年5期)2022-05-26 16:27:58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54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11-17 06:59:17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5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