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2021-01-19 11:56付晓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期
关键词:患肢微创钢板

付晓明

在临床中四肢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骨折后患者会肢体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功能丧失等,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留下永久性后遗症,降低生活质量[1]。常规内固定术能让骨折复位固定、促进愈合,但是手术创伤较大,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康复效果不够理想。而微创技术近些年来在骨科手术中被广泛应用,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是利用具有弹性的螺丝和钢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可提高固定的稳定性,而且手术切口小,患者术后无论是切口还是骨骼都能更好的恢复[2]。本院将该微创手术方法应用到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为进一步掌握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8 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4 例。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9 例,年龄18~78 例,平均年龄(44.36±11.22)岁,骨折类型:12 例胫腓骨骨折、10 例尺桡骨骨折、8 例肱骨骨折、14 例股骨骨折。试验组中男23 例、女21 例,年龄19~75 例,平均年龄(44.52±10.16)岁,骨折类型:13 例胫腓骨骨折、9 例尺桡骨骨折、7 例肱骨骨折、15 例股骨骨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X 线片、CT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四肢骨折;均属于闭合性骨折;患者和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书面协议。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多发性骨折者;严重感染者;合并恶性肿瘤者;严重的肝肾心等器官功能不全者;意识模糊无法配合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钢板内固定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手术切口位于骨折部位,将皮肤、肌肉逐层切开,剥离骨膜和周围组织,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在C 臂X 线机辅助下复位骨折部位,复位理想后置入钢板,将螺钉拧紧,手术切口缝合、固定包扎。术后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2.2 试验组 实施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前使用石膏暂时性固定骨折部位,避免骨折损伤进一步加重,之后结合患者骨折类型、肿胀程度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在C 臂X 线机辅助下进行骨折复位,骨折处用克氏针固定;再在骨折处皮肤上做2~3 cm手术切口,将骨折处肌肉和骨膜剥离开,建立组织隧道;让骨折端始终处于闭合状态,顺着隧道置入合适型号的加压钢板,在C 臂X 线机辅助下调整钢板位置,之后在骨折远端用锁定螺钉固定钢板,近端使用锁定螺钉、松质骨螺钉固定;达到理想的复位效果后闭合手术切口,加压包扎骨折部位。术后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评价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康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①手术效果评估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切口愈合时间。②康复效果判定标准:骨折愈合良好,恢复正常的患肢活动功能,日常生活不受限,则为优;骨折基本愈合,恢复基本的患肢活动功能,大部分日常活动不受限,则为良;骨折愈合尚可,患肢活动功能有所恢复,无法展开重体力活动,则为可;骨折愈合不良,患肢活动功能、日常生活严重受限,则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③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静脉血栓、关键僵硬。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试验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骨折康复优良率比较 试验组骨折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骨折康复优良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发生1 例切口感染、1 例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对照组发生3 例切口感染、2 例静脉血栓、3 例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8/44),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44<0.05)。

3 讨论

跌伤、车祸等均容易诱发四肢骨折,为了恢复肢体功能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虽然手术形式多样,尽管均能重建解剖结构,但是骨折愈合效果存在差异,甚至延长康复周期[3]。其中手法复位、石膏内固定无法达到最佳的复位效果,而且外固定还会影响患肢血液循环,降低康复效果,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能弥补这一不足[4]。但内固定术会受到固定材料的影响,传统钢板会给生理结构带来较大损伤,影响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延长骨折愈合时间,还会限制患肢活动能力,不利于肢体功能恢复[5]。微创技术是当前最受推崇的手术形式,在骨科领域取得良好成绩。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是在常规内固定手术基础上建立的生物力学内固定方法,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创伤小,手术在影像技术辅助下完成,能准确测量和矫正复位角度,缩小损伤,减轻疼痛[6]。同时,能确保骨折复位效果,最大程度减少组织、骨膜的剥离,减轻对骨折部位生理结构的破坏,更好的保护骨折部位血液循环,为患肢活动功能恢复创造条件[7]。此外,手术过程只做2~3 cm 小切口,可减少术野暴露,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应激反应,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而加压锁定螺钉固定钢板可塑性强,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塑形,更好的贴合骨折部位,让其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使用松质螺钉固定可提升固定的稳定性,患者术后能尽早展开活动,避免骨折错位,让骨折端更快愈合,提高康复效果。

此次研究中,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试验组与应用常规钢板内固定术的对照组相比较,在手术效果、康复效果及并发症方面有着更大优势。结果显示,试验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折康复优良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手术切口小能更快愈合,同时还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升患肢活动功能恢复效果,降低骨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这是因为该手术方式一方面生理损伤小,对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以及骨膜影响小,另一方面骨折固定稳定性强,所以可加速骨折愈合,最大程度保护和恢复活动功能,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手术质量高、康复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全方位推广。

猜你喜欢
患肢微创钢板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