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生
结直肠恶性梗阻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临床中,随着人们不断提升生活水平,逐渐开始调整饮食结构,导致结直肠恶性梗阻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有研究结果显示,结直肠恶性梗阻中,有75%的发生于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中。在解剖结构中,左侧结肠的主要特征为肠壁薄、细菌多及血运差,且维持固定结肠内容物,因此,术后很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倾向分次手术,但分次手术很难操作,会导致患者很容易受到污染,不符合生理性[1]。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可于内镜下通过扩张内支架将结直肠梗阻狭窄部位支撑起来,为一期手术提供了新型方法,该手术形式可减少手术弊端,防止损伤正常肠管,缓解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2]。本课题主要围绕结直肠恶性梗阻采取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100 例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中,男26 例、女24 例;年龄42~75 岁,平均年龄(58.23±5.59)岁;狭窄长度2~6 cm,平均狭窄长度(4.10±0.70)cm。观察组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龄43~76 岁,平均年龄(59.10±5.64)岁;狭窄长度3~7 cm,平均狭窄长度(5.21±0.74)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符合结直肠恶性梗阻诊断标准;无手术禁忌证患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试验,并与家属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无法行手术治疗患者;伴有心脑血管与呼吸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伴有意识不清醒与精神障碍患者;不具备良好依从性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内镜下肛肠梗阻导管术治疗。置入导管,于梗阻远端肠道至梗阻处进行清洁灌洗,造影,若无法通过,可实施开腹手术。若可经狭窄部位,应将导丝插入活检孔,在明确于狭窄部位通过后,可将扩张器插入,将肠镜拔出沿钳道于肠梗阻导管置入,直至气囊经狭窄部位,之后将30 ml 灭菌生理盐水注入气囊内,明确无误后,将扩张器和导丝拔出,完成置管。观察组患者采取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治疗。先进行造影,明确狭窄程度和病变位置,于X 线监视下,于结直肠狭窄段送入超滑导丝,引入交换导管,并交替插送超滑导丝,直至送入结肠中,退出结肠镜后,将水溶性造影剂注入外腔中,并对狭窄情况进观察,选择定位标记。于器内外套管中推送置入合适支架,再次用造影剂对置入情况进行观察,满意后结束。两组均于术后卧床休息,采取抑酸、止血及抗生素等常规对症处理,并对并发症情况密切观察。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①各项手术指标包括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进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3]。②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腹膜炎、吻合口瘘及电解质紊乱[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进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n(%)]
现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结直肠恶性梗阻发病率逐渐增加,其中左半结直肠癌患者表现出的首发症状为急性肠梗阻,常采用急诊手术疏通肠道,于一期阶段采用结肠造瘘手术切除肿瘤,之后于二期择期实施造瘘加复原,该治疗手段有较大的经济成本,且需患者长期住院,无法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在对结直肠恶性梗阻进行治疗时,内镜下肛肠梗阻导管术治疗已经普及于结直肠恶性梗阻治疗中[5,6]。姑息性治疗手段为金属支架置入,适用于晚期治疗患者。患者无法切除局部病灶,且因恶性肿瘤浸润盆腔部位导致大肠梗阻,若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无法实施手术治疗。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治疗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感,辅助患者进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且金属支架置入可作为术前过渡治疗阶段,于短期内消除患者梗阻表现,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从而有效行过渡治疗[7]。先将金属支架放置在肠道发生梗阻的位置,通过引流粪便,做好术前准备,与此同时,保证患者维持良好的全身状态,并经手术切除肿瘤,给予患者过渡性治疗,可避免结肠造口术,降低手术死亡率,预防肠道梗阻患者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且不会花费较高的手术费用[8]。
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很容易出现肠道穿孔、腹痛、腹胀及大便不畅等并发症,外科手术治疗手段为解除结直肠恶性梗阻,但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相关研究表明,置入支架后,肠道穿孔为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预防出现肠道穿孔现象,应注意所选择的导丝是否具有良好弹性,还应选择具备较强柔顺性的金属支架,且导丝不能反复使用[9]。除此之外,金属支架置入后还存在支架移位的问题,为做好预防工作,需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合适管径和硬度的金属支架。与此同时,要按照医生要求,注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在结束手术1 d 呈卧位,预防支架移位[10]。
总之,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采取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治疗,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