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2021-01-18 18:12王招娣
红豆教育 2021年27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培育初中历史

王招娣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当前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教学也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逐渐转变为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的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历史,能够正确解答各类历史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能够从历史中有所借鉴,不斷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和祖国,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对历史课堂进行充分的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培育;对策

前言: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教学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人类的起源、古代历史,还包括了近代史和世界历史,学生学习历史这门学科,可以了解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同时也可以对相关的社会背景、历史影响和深远意义等进行非常深入地探析,这样看来,学习历史既是学生了解国家和世界历史发展、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一种有趣的探究活动。在过去的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学生需要将历史的学习当作一个探索过去和展望未来的活动,从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品格,尤其是培养自身的家国情怀,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渗透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家国素养,促使其成长为一名自强、自尊、自信的中国人。

一、结合时政,引发学生的共鸣

历史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一门记载和解释人类活动进程构成的历史事件的学科。虽然历史的聚焦点在“过去”,但是,在历史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仍然需要注意与当下链接,与学生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时空进行联系,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现在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历史,也是为了走进更好的未来。在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联系时政来带领学生感受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积极性,让学生树立关注国家大事的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例如,在教学“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列举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所做的事情,并用图表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相关的历史史实,也可以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在古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家统一是每个朝代都十分重视的事情,即便经历了许多的战乱和分裂,但是“统一”一直是历代王朝不懈努力的目标。然后,教师可以联系当下的国际局势,进一步渗透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如分裂势力和反华势力在台湾、香港、西藏等地区的一系列恶行以及祖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所作出的努力,从而让学生体会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也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增强。

二、设置情景课堂,激发学生的感情

历史是一门能够牵动人心、打动人心的学科,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例如感动、愤怒、激动、自豪、悲伤等等。因此,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十分强的学科,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历史的这一学科特点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的感情在生动的情景中得到激发,带给学生深切地感受。例如,在教学“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青岛五四广场的图片和视频,同时也可以将近年来在五四广场举行的一些大型活动的视频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这个广场中,进而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然后,教师再联系教学内容中的五四精神,即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青年学生的先进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精神,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当年这些勇敢无畏的青年学生的崇敬之情,从而也促进当下的学生的爱国热情的迸发,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以行动去热爱祖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家校合作

要想进行良好的教育活动,家庭、社会、学校缺一不可,尤其是当今的家长的文化素质不断提升,科学教育的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可。因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家庭教育,不断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让良好的家国情怀也能够通过家庭环境的影响去培养学生的素养,这样既能够使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目标得到更好地实现,也可以带动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从历史知识中感受家与国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让家国情怀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不断地传递。例如,在教学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课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家长利用假期的时间与孩子一起观看抗日战争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或是读一读相关的书籍,以及前往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进行参观,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课外的渠道去更加全面地了解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史实,从而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积累,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打下基础。同时,教师还需要向家长传达这样的思想:不仅是需要与孩子共同参与这些活动,同时也需要重视双方之间的沟通,相互交流自己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感受,这样才能收获更好的活动效果。

结语:

对学生情感、思维、情怀等方面的培育是历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家国情怀的培养作为现代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目标,需要历史教师对相关资源进行不断地挖掘,才能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感受到家与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君慧.基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20,27(10):194.

[2]蒋强治.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的落实策略[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8(2):329.

[3]杨征.浅谈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的重要性及措施[J].魅力中国,2020(5):62-63.

[4]严镕.初中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策略浅谈[J].新课程,2021(14):92.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培育初中历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