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探讨

2021-01-18 23:26杨雪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作用

杨雪

摘要 打造优质的生态文明城市,不仅能创造出一个人与自然的和谐空间,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对城市化建设的不利影响。为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气象机构应当重视协调气象资源,在必要的环境优化、环境千预过程中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凸显气象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作用,营造出一个积极的空间环境,为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供理念支持。

关键词 气象;生态文明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P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2-078-02

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念是营造出个健康、低能耗、低污染的环境空间,以便在优化渗透中改变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为构造“天人合”的空间环境,工作人员应评价出自然资源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相统一的气象规划需求,明确自然空间、资源利用技巧,再结合青海地区的城市建设方针确立生态文明城市的推进模式,能为农业、工业的建设提供了保障服务。

1气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系

1.1可凸显公共气象的内涵公共气象服务建设中,气象可反映出洪涝、气象変化规律、降水量等内容,以便在科学评价监控中得到翔实的公共气象服务的数据信息。在不断统计、优化青海地区城市、农村气象报告的过程中,并在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得到符合城市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可让相关部门快速发现洪涝灾害、灾害性天气对当地环境的危害特点,并制定解决方案叫。由此可见,将气象资源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中,可在全站仪、自动化监控装置的支持下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质量,并在可控的维护支持、协调控制的管理协调中得到相关控制方案。

1.2可及时标识灾害性天气数据

灾害性天气(冰雹、雷电、冻雨)等气象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将气象数据应用至灾害性天气的标识控制中,可降低恶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在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中,应当应用气象指标数据制定出城市化建设中各类灾害性天气的应对方式,为后续公共气象服务的干预提供理论、技术支持。

1.3可明确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需求

在气象服务监控中,可全面标识出不良气候(如沙尘暴)等天气不利影响,所以管理者应利用气象服务控制模式做好对光污染、紫外线等大气污染的监控预警,可方便技术人员及时监控气象状态。通过比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物质的产量并结合健康学、养生学以及疾病预防的模式进行综合性干预,可提高疾病预防的合理性。例如在疾病防治中,气象服务可标识出PM2s的质量指标,针对空气污染现状落实长效化的控制、处理模式,可充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关系。特別是在重度污染环境下,气象服务可为环境短期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但环境治理的难度仍然较高。

2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重点

2.1根据气候变化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需求

气候条件发生改变,可能会致使当地出现部分极端性天气,而此类现象会影响当地农业、工业的发展。因此为解决生态文化建设和自然生态发展方面的问题,气象部门应当总结各类恶劣天气(如沙尘暴、冰雹、龙卷风)的不利影响,结合关联性适应需求总结,应对极端性气候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在必要的控制支持下提高气候的适应性需求。其中,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对气候的预警管理,并在必要的项目宣传中提示环境与生态之间的建设关系。例如,管理人员可拓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理论依据,能在协调生态、气候、环境系统的同时控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的产出,再给予必要的监控测试,可将所出现的二氧化碳排量控制在额定要求内。通过全面落实环境治理方面的需求,在必要的技术管控中明确生态文明城市中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进而推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2.2气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气候资源开发、应用期间,应当了解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自然能源,探讨太阳能、光能、风能的应用需求及使用目的,分析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需求,并在确保气候、自然环境资源的同时,高效分析出各类气候指标的再运用思路,实现灾害控制的目的。例如在资源普査中,应重视资源的评估与监控,利用可行性的论证与需求展开生态修复工程,以便在优化天气环境、协调清洁能源的过程中消除光能、地热能应用不合理的问题。同时,须根据环境特征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以便在建设、管理中凸显出气候资源的实践作用。

3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应用建议

3.1气象污染监测

气象服务是一类对生态、环境的评估和监测服务,它可消除传统农业生态气象管理不科学的问题,并在既定的控制规范中得到可靠的服务模式,以便全面监控出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在此期间,应对影响人们生活的环境、气象进行监控,分析出青海各个地区温度、气候、天气的变化规律,再结合生态环境的自然承载要求进行资源开发,可便于对气象灾害进行预警告示。若监测中发现局部县城的工业污染或大气污染较严重时,应立即对该地区设立必要的应急处理规划。处理期间还应协调农业、旅游业、电力等服务产业与气象工作者进行沟通和信息交互,及时将所呈现的卫星定位信息和可视化资料进行更新,在监控期间凸显出人性化控制、服务目标。

3.2落实“防灾减灾”体系

在“防灾减灾”体系实践中,气象工作者应当做好气象灾害的预防工作,高效化处理各类环境、生态的灾害问题,可避免灾害处理期间预防不当、管理不科学而造成的生态污染。因此,气象站点工作者应落实自动化监控模式,在发现问题、落实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进行问题汇总,再要求管理人员及时说明各类灾害的实际信息。通过第一时间落实灾害的监控和警示服务,在现有控制体系的支持下,分析出预警服务的理论实施方向和控制方向,可有助于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合作协调、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做好灾害警示,从而凸显出“防灾减灾”服务的管理效果和监控效果

3.3气象服务的创新

解决大气污染并结合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使用状况落实相关控制策略,可彰显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导向而这一要求也是气象服务创新的目的。但是,由于气象服务运行体系不完善,特别是诸多项目未得到管理部门的重视,致使后期污染的预防报告和管理协作出现一定运营问题。为此,从业者应当在实践管理中融入创新化的管理技术,围绕项目监控、气候环境预防等模式开展生态资源管理,侧重在后期落实灾害的预防优化,可让整体服务体系具有控制价值。其间,若自动化监控系统发现并标识了某一具体位置的污染时,管理人员应当在控制污染的同时落实环保、绿色的技术模式,打造出适合生物生存的自然空间。

3.4建立气象生态文明的宣传框架

在气象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气象站点从业者应当收集青海地区的环境管理、行政法规、管理规章等方面的文件信息,再结合原有的区气象、生态的建设需求落实控制模型,可在高效宣传、控制的过程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需求。在此期间,管理人员应当落实关联性的价值思想,充分贯彻环保型、低碳型的环境发展观,为构建精神文明的城市氛围提供理论依据。在自然资源的协调应用期间,从业者需借助新媒体平台说明“空中云水资源”“太阳能”“风能”的规刘思路,重视打造以可清洁能源为主的电站站点,以便在提高农业、工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控制各类污染性能源的损耗。其间,从业者应当评估出青海地区县城、农村的资源利用计划,结合关联性推广模式确立气象保证技术,从而提升能源的运输、存储、应用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要求气象站点及从业者明确气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和融合作用,结合翔实、科学的宣传控制搭建服务性理论,可在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进行创新构架,推动青海地区生态文明的发展,打造出健康、积极的建设环境,从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车万新,气象保障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北农机,2019(6):104

[2]覃武,孙莹,莫生兆,气象工作服务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气象研究与应用[J].2019,40(2):3841.

[3]曾一轩,路琪.生态文明视域下气象文化建设与科普传播[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29(10):22-25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作用
气象树
文章有象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