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概念,加强联系,重视插图
——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方法

2021-01-18 07:00:14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四中学张秀芬
中学政史地 2020年34期
关键词:民主主义反帝新民主主义革命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四中学 张秀芬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包括三课内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解放。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一、明确历史概念,宏观把握结构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首先要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民主革命。它同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扩大为人民大众了。我们在学习时还要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范围:从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加强联系对比,理解关键词语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从近代探索史的角度看,新文化运动是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后在思想领域中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它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科学,提倡新道德、新文学,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所以,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原因之一。这样理解分析,能够揭示历史事物间的联系,构建宏观知识结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进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1.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如何理解“彻底”一词?

“彻底”是从斗争的坚决性而言的,体现了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2.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如何理解“开天辟地”和“焕然一新”?

通过回顾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史实,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结果与前途等方面,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革命前途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结果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新”表现在: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3.我国每年5月4日和7月1日分别是什么节日?它们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5月4日为青年节。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而设立的。7月1日为建党纪念日。这是由于中共一大是1921年7月召开的。

三、重视历史插图等,获取有效信息

我们在学习中要认真观察识别教材插图,获取有效信息。如可通过56至58页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等人物头像,《青年杂志》封面,直观了解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和主要代表人物等知识。

第60页《五四运动》(绘画),能让我们形象直观地感受五四运动波澜壮阔的场景;“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反映了五四运动中学生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的决心;“材料研读”的材料——《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反映了中国人民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精神。

第61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和《上海商人罢市游行》表明:北洋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北洋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促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及其态度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上海等地工人的罢工斗争;等等。

第64页《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表明这些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显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于北京、上海、济南、武昌、长沙、广州、东京和巴黎等地。从第65页《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及“相关史事”栏目内容可以获知:中共一大地址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插图与文字相互印证,构成了完整的、系统的中共一大的历史知识。

四、运用巧妙记忆,提高兴趣和效率

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常常采用多种方法巧妙记忆历史知识。常用的历史记忆方法是歌诀记忆法。涉及本单元知识的歌诀,笔者总结如下,供师生参考。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歌诀有:中华民国建立初,新旧思潮起冲突。先驱“陈李”和“胡鲁”,举旗“科学”与“民主”。《青年杂志》运动起,“四倡”“四反”闯新路。十月革命送曙光,马克思主义传中国。人们思想大解放,新文化运动载史册。

关于五四运动的歌诀有:巴黎和会传消息,中国落后受人欺。郁积愤怒像火山,五四运动就掀起。学生集会大游行,“反帝爱国”搞斗争。“外争主权”反签字,“内除国贼”曹汝霖。工人阶级登舞台,各地民众当援兵。彻底反帝又反封,爱国精神后人敬。

关于中共成立的歌诀有:共产小组创始人,一枝独秀本姓陈。一次党代在上海,工人运动是中心。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

通过学习,我们应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学习和继承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那种勇于探索新思想和超前学习的精神,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奋发学习、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猜你喜欢
民主主义反帝新民主主义革命
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女中央委员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8:28
哈尔滨反帝同盟会机关刊物《现在旬刊》考证
传媒论坛(2022年3期)2022-02-17 22:23:31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法制博览(2019年19期)2019-12-14 16:05:57
建国70周年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5
明世事 点时弊 系桑梓
——浅评雷铁崖的《警告全蜀》
“文革”中的亚非拉反帝漫画
论《星期评论》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群沟通机制有效运行的结构分析及启示
观察与思考(2014年4期)2014-02-27 10:52:37
从反对派到执政党——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联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