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与疼痛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2021-01-18 12:3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2期
关键词:罗哌椎管卡因

李 卫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1)

临床手术时,患者常需要进行术前椎管内麻醉处理,进行腰硬联合椎管内麻醉阻滞时,使用的常见麻醉剂为罗哌卡因,该药物半衰期较短,清除率较低,安全性较高,且作用时间长,麻醉镇痛效果高[1-2]。在进行椎管内麻醉阻滞时,采用不同浓度的麻醉剂,会产生不同的麻醉效果,我院为了探究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与疼痛治疗中的效果,进行了本次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并需进行椎管内麻醉阻滞的10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例数为5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31~65岁,平均年龄为(45.12±1.27)岁,病程为1~15 d,平均病程为(7.12±1.13)d;观察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30~65岁,平均年龄为(45.34±1.31)岁,病程为1~15 d,平均病程为(7.35±1.24)d。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性均均不明显,其中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手术治疗,且不存在罗哌卡因药物过敏史。

1.2 方法

本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时均需进行椎管内麻醉阻滞处理,对于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或腹腔镜下卵巢囊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全麻十椎管内麻醉镇痛处理。即进行手术前30 min注射苯巴比妥(0.1 g)和阿品托(0.5 mg),进入手术室后,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硬膜导管导入罗哌卡因注射液(浓度为0.2%,剂量为5 ml),观察患者阻滞区正常后进行诱导麻醉,即注射咪达唑仑(0.08 mg/kg~0.1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0.4 μg/kg)、丙泊酚(1.0 mg/kg~1.5 mg/kg);维持麻醉,即注射舒芬太尼(8~15 μg/kg·h)和丙泊酚(0.5 mg/kg·h),对BIS进行监测,每间隔1h经导管注射罗哌卡因(浓度为0.2%,剂量为8~10 ml),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再次注射罗哌卡因(浓度为0.2%,剂量为5 ml)。手术结束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注射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加入舒芬太尼150 μg及生理盐水200 mL充分混合,并使用镇痛泵镇痛,给药速度为3 mL/h,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3-4]。

1.3 评价指标

①VAS疼痛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手术后各时间段的疼痛感进行评分,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其中分数在1~3分表明低级疼痛,4~6分为中级疼痛,7~10分为剧烈疼痛。②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主要包括恶心、便秘、视觉模糊、皮肤瘙痒等症状,根据两组患者出现上诉症状的具体情况,计算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两组手术患者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运用t检验方法,并采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取重复设计方差分析。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VAS疼痛评分对比情况

根据两组患者手术疼痛评分统计结果,得出:手术后6 h、12 h、24 h以及48 h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性显著,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阶段VAS疼痛度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手术后,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后,得出: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t=5.168,P=0.001,组间差异明显,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 论

外科手术治疗时,由于手术切口会引发神经末梢产生机械性痛感,同时会释放一种致痛物质,加剧患者手术疼痛,因此为了顺利进行手术必须在术前以及术后对患者进行麻醉镇痛治疗[5]。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药物不断问世,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已经为广泛用于手术麻醉治疗,使用该药物进行术前麻醉能够达到更高的麻醉效果,术后进行小剂量的注射还能进一步起到镇痛的疗效[6-7]。我院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患者的麻醉和镇痛效果,选取2018年1—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并需进行椎管内麻醉阻滞处理的102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以及48 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数据之间P值均<0.05,组间差异性显著。

综上所述,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采用浓度为0.20%的罗哌卡因进行椎管内麻醉阻滞处理不仅能够提高麻醉效果,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而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罗哌椎管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