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彬
(达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 达州 635000)
脓毒症是一种由各种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严重的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1]。一旦确诊为脓毒症,需立即进行抢救性治疗,积极寻找病因,并对症治疗,若病情进一步恶化,则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2]。因此,积极有效予以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予以持续的脑电功能监测,分析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与脑电功能检测的相关性,结果如下。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39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纳入排除标准:①均参照2016年订的《脓毒症诊疗指南》诊断标准[3]确诊为脓毒性休克;②未合并创伤性脑损伤或脑出血等其他神经损伤性疾病;③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协议。其中男21人,女18人,年龄24~79岁,平均(58.77±5.78)岁;所有患者病程、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进入ICU病房后尽可能早的予以脑电功能监测,监测72 h以上或直至患者转出ICU病房。仪器采用诺诚Z2N-F-20C型便携式动态脑电监测系统,运用国际脑电图学会联盟标准10-20系统法在患者的头皮层放置16个电极,各导联电阻均小于20 kQ,采样率调至128~2048 Hz,并将各电极运用火棉胶在患者头皮上固定,记录下动态脑电图数值及痫样放电次数等结果。由于临床等因素,患者在晚上十一点后不进行监测,至第二天早上七点再继续监测。同时,还应该对其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进行监测并记录。转出ICU病房后的3个月内,对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情况进行电话随访或面访。
①脑电图结果根据Young国际分级[4]判定:预后良好:Ⅰ~Ⅱ级,预后不良:Ⅲ~Ⅵ级;临床疗效判定:分为康复、残疾生存、死亡和植物状态三种情况;②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判定[5]:焦虑: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抑郁: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2分;③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6]判定:总分30分,认知功能异常:重度:0~9分,中度:10~20分,轻度:21~26分,认知功能正常:27~30分。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代表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运用Spearma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
脑电图分级Ⅰ~Ⅱ级其预后良好患者人数明显多于Ⅲ~Ⅵ级患者(P<0.05),见表1。
预后良好组脑电图分级、SAS、SDS评分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MMSE评分明显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预后患者脑电图分级、SAS、SDS以及MMSE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预后患者脑电图分级、SAS、SDS以及MMSE评分比较(±s)
?
对除死亡或植物状态以外的34例患者进行随访,对其焦虑、抑郁及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分析,患者脑电图分级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故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呈正相关。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一般是由于微生物侵入人体,使机体诱发激烈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且对集体组织具有较大的损伤的一组病理生理性临床表现[7]。
脑电图对人体的大脑皮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通过大脑评判皮层的功能,且对脑代谢状况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9]。有相关研究表明,脑电监测对大脑细胞的缺氧缺血状态、代谢情况敏感,且操作简单方便,在床旁就能进行,能长时间段的对大脑生理变化进行监测[10]。
本研究对患有脓毒性休克的患者予以持续脑电监测,分析持续脑电监测对患者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显示,脑电图分级处于Ⅱ级及以下其预后良好的患者人数比例明显多于偏多;预后良好患者的脑电图分级结果及后期随访进行SAS、SDS以及MMSE评分检测,其结果均明显优于预后不良患者;患者脑电图分级与患者预后情况呈正相关,提示临床上可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持续脑电监测,对其治疗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脓毒性休克会引起患者各器官发生代谢功能障碍,持续脑电监测可对患者的大脑代谢功能进行实时反馈,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脑电图分级越高,患者预后情况越好,患者脑电图分级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呈正相关性。临床上可作为评判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及预后的指导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