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杰,杨 松
来自许多观测性研究的证据显示,缺乏体力活动会增加许多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风等,高水平的体力活动(60~75min/d,中等强度)似乎消除了静坐少动行为(SB)相关的死亡风险增加[1]。我国学者认为,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根源是体力活动不足或者高水平的SB,而并非仅仅缺少体育活动[2]。高中生体力活动不足,SB时间增多对身体发育的危害性逐渐引起人们更多关注。而寄宿制高中生一周6~6.5d在学校集中生活,因为缺少家校通勤等必要的日常体力行为,学生的体力活动时间有被进一步挤压的风险。由于班主任在学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班主任对高中生体力活动不足进行干预成为新的研究热点[3-5],但现有体力活动干预研究都缺乏对学生响应态度的足够关注,可能导致研究成果难以推广。本研究通过对一所典型寄宿制高中学生体力活动行为及班主任干预接受程度进行初步调查,为开展寄宿高中学生体力活动与SB行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
1.1 对象
从怀化市辖区十县一市示范性高级中学中,随机抽取3所全寄宿高中为研究对象,按照年级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60份,回收有效问卷610份,问卷有效率92.4%,其中高一年级212人,高二年级229人,高三年级169人,男生258人,女生352人。
1.2 方法
运用青少年体力活动问卷(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for adolescents,PAQ-A)中文版对学生进行体力活动情况调查,同时设计李克特5分值量表,测量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体力活动干预支持性。PAQ-A问卷由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运动机能学院肯特博士(Kent C.Kowalski,Ph.D.)等编制[6],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学者针对中国青少年对该问卷进行了改编,重新编制的PAQ-A问卷中文版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7]。问卷重测信度R=0.87。
1.3 相关定义
课余时间指除学生正常上课、早(晚)自习、睡眠之外的校内生活时间。活跃体力活动指身心积极、踊跃,强度维持在中等以上的体力活动(MVPA)。
1.4 质量控制
调查按照统一质量控制手段,由课任体育教师与体育与健康学院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共同完成。学生按照班级分组分批填答问卷,每组有两名问卷发放人员进行现场填答指导,所有参与问卷发放的体育教师与大学生均接受过调查前培训,指导语严格一致。问卷收回后及时复查并剔除无效问卷,对有效问卷进行ID编号。
1.5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excel进行录入,用IBM SPSSStatistics2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等方法。
2.1 学生每周体力活动年级差异
体育课中“经常”和“总是”保持活跃体力活动(中等到较大强度体力活动,MVPA)状态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5.1%,有14.3%的学生“几乎不”活动或“不上体育课”。
表1 寄宿高中学生过去7d体力活动年级差异方差分析表(na=212,nb=229,nc=169)
年级之间,高一和高三学生在体育课中MVPA低于高二年级(雪费检验:a<b,p<0.01;c<b,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一和高三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过去7d,只有8.7%的寄宿高中生每天体力活动时间超过1h,年级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雪费检验:a<b,c<b),28.2%的学生过去7d达到1h锻炼时间的天数为0天。14.4%的学生过去7d从不进行课余锻炼。高一和高三的学生课余锻炼时间少于高二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雪费检验:a<b,c<b,p<0.01),高一和高三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另外,45.7%的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处于SB状态(交谈、读书、做作业等)。高一和高三年级学生课间保持SB时间均长于高二年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学生每周体力活动性别差异
高一年级到高三年级,体育课中女生MVPA水平均显著低于同年级男生。课间休息时间,每个年级的女生SB水平均显著高于该年级男生。三个年级的女生平均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均显著低于同年级男生。MVPA、SB水平以及课余锻炼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2。
表2 寄宿高中学生过去7d体力活动性别差异t检验表
2.3 班主任与体育教师对学生课余体力活动的支持
认同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多次”、“经常”鼓励自己进行课余体力活动的人数占比分别为34.9%和58.2%,有27.7%的学生认为班主任“几乎不”或者“从来不”鼓励自己课余体力活动,体育教师这一比例为14.6%。体育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课余体力活动的态度比班主任更为积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4,p<0.01)。有更高比例的女生认为班主任对学生课余体力活动持积极支持态度,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均值差,MD=-0.31,p<0.01)。
2.4 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课余体力活动干预支持性比较
在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对学生课余体力活动的态度上,学生的感知程度由弱到强分为“消极”“中立”“积极”三个等级,因此,对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课余体力活动干预支持性的比较,需要按学生感知程度进行分层评价。本研究将感知“积极”和“中立”的学生列入C1层,将感知“消极”的学生列入C2层。分别在C1和C2层面对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干预支持性进行比较分析。
C1层面,乐于接受班主任体力活动指导建议的人数比例为12.7%,完全不接受的比例为10.2%;乐于接受体育教师体力活动指导建议的人数占比2.1%,而完全不接受的人数占比23.8%。t检验结果显示,C1层面,对班主任干预的接受程度高于体育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C1层面,男女学生对班主任干预接受程度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女学生对体育教师干预的接受程度差异显著,女生高于男生(男女均值差,MD=-0.22,p<0.01)。
表3 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体力活动干预接受程度比较
C2层面,乐于接受班主任体力活动指导建议的人数占21.9%,完全不接受的为13.6%;乐于接受体育教师锻炼指导建议的人数占比15.7%,完全不接受的为12.4%;C2层面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支持性比C1层面均有上升,班主任支持性仍然高于体育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C2层面对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干预支持性的性别差异结果与C1层面刚好相反,女生对班主任干预接受程度高于男生,差异有显著性(男女均值差,MD=-0.36,p<0.05)。
有学者认为,虽然高体力活动水平是否能消除与SB有关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但更多证据证明,较长时间的SB行为和较低水平的体力活动(LPA),都会导致全因死亡率升高[8]。本研究发现,寄宿高中学生体力活动时间严重不足,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保持MVPA水平人数仅占45.1%。过去7d,每天锻炼1h人数比例低于全国高中生活动水平[9]。另外,无论体育课中还是课余时间,高一、高三学生MVPA都显著低于高二学生。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该校45.7%的高中生课间处于SB状态。SB行为的危害已经逐渐被国内外相关研究所认识。在中国,一项基于50万人的调查研究发现,缺乏体力活动和过多的SB行为是导致肥胖增加的共同影响因素[10],体力活动不足还与糖代谢异常、慢性炎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有着紧密关系[11]。SB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对心理健康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国外针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相关研究发现,长时间的SB对心理压力会产生不良影响[12],较低水平SB和大学生抑郁症状呈负相关[13]。因此,学生体力活动严重不足应及时引起学校关注,并采取适当干预。
学生的运动时间和强度不仅受到学业压力的影响,还与学校、家庭与个人的体育意识息息相关[14]。因此,基于学校层面多部门(职员)合作的LPA与SB干预变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发现,班主任干预的支持性要显著高于体育教师,这既应该引起体育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同时为班主任介入体力活动不足干预的应然性提供了支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中小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并不喜欢体育运动,更加不喜欢体育课。这说明我们的体育课教学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急需认真反思和大力改革[15]。由于传统的体育课堂中“重教轻学观念、目标设置空泛、组织一刀切”等问题,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性被抑制,体育学习兴趣受到极大影响[16]。进一步造成学生对体育教师的“逃离”现象。
国内外研究显示,“学校、家庭和社区整体治理”成为当今世界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模式变革的总体趋势[17],班主任在学生健康促进(干预)行动中具有明显的作用。美国的中小学都希望班主任角色应以非正式课程方式承担起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的健康教育责任[18]。我国的研究也发现,中学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和课余活动对学生体力活动进行指导性干预,能显著提升学生健康信念、知识、行为以及身体素质水平[5]。另外,本研究发现,寄宿高中女生对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干预接受性在C1和C2层面均显著高于男生。由于在性别方面,男孩表现出更多的体育锻炼动机,而女孩表现出更多的障碍[19],青少年学生体力活动的性别差异一直是学生健康促进领域的困扰。本研究的结果支持班主任在改善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上具备干预接受性。在我国规划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大趋势下,学校方面可以考虑建立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合作干预机制,对学生LPA不足和SB时间过长行为进行干预。
4.1 寄宿高中学生体育课中MVPA人数比例偏低,课余体力活动时间严重不足,课间SB比例偏高,女生体育课MVPA水平以及课余体力活动时间显著低于男生,SB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4.2 班主任对学生体力活动不足干预的支持性高于体育教师,建立班主任与体育教师合作干预机制符合学校健康促进的发展理念与现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