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而作为孩子的家长,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生活环境。于是学校班级种的孩子们之间的攀比行为也随之越演越烈。本文将通过攀比现象出现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幼儿;攀比;行为;策略
攀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状态,也包括。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一、攀比心理存在的原因:
1.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为幼儿的攀比心理提供了滋生空间。
在旧社会,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只是能吃饱、穿的暖就行了。基本上没有心思去管是否吃的好、穿的漂亮,因此不存在攀比这一现象。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吃饱穿暖已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作为父母都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子女,孩子想要什么都尽量的满足,自然会给幼儿的攀比心理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2.家庭教育方向错误,为幼儿的攀比心理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现在有的是独生子女或者二胎家庭,都是由父母和双方老人共同抚养,那更是将自己的孩子当成掌上明珠,孩子无论提出什么样的要求都会去满足。所以使得幼儿养成蛮横无理任性的性格,让幼儿滋生攀比心理,产生依赖。
3.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的缓慢为攀比现象提供心理基础。
学龄前儿童的模仿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好奇心大。但他们的思维还处在简单幼稚,自控能力差。所以,这一时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为攀比现象提供了心理基础,常常被父母忽现。使得这一攀比现象越演越烈。
二、攀比心理给学前儿童带来的影响:
1.攀比影响学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两个孩子在互相攀比的情况下,一方被另一方比下去的時候,被比下去的孩子心里上肯定会感到自卑、难过、丢脸、愤怒、嫉妒等负面情绪,不仅损害身体健康,也损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2.不利于学前儿童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的形成。
学前儿童在智力、情感上都未成熟,社会阅历和经验都不足,容易被周边的环境所影响。如果一直生活在不良环境之中,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儿童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扭曲儿童的金钱观,变得越来越虚荣。
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学前儿童走出这些误区,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呢?对此,我想提出一下几点解决措施:
一、改善家庭环境
1.适时引导
其实,不要说孩子之间的比较,大人都会互相比较,主要看比什么,怎么比。作为家长,我们要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说“某某家又买轿车了”、“某某比我家穷多了原来,现在天天看到他老婆挎着名牌包包”,这样只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父母应该教导他们明白精神世界的富足比物质富足更加重要。
2.学会转移
消减孩子物质攀比欲的根本途径是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培养适合他的兴趣爱好,转移孩子对物质的注意力。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外出运动,和孩子一起学习书法、绘画、舞蹈等,让孩子找到真正属于自己“快乐世界”。
3.以身作则
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以身立教,不盲目消费,不追求名牌、奢侈品等。那么那么孩子当然就会上行下效了。要让孩子明白,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提高内在精神世界比那些表面的东西重要的多。孩子的思想问题解决了,就不会再热衷于攀比了。
二、改善班级学习氛围,教师做好一个支持者与引导者。
1.教师要把握其程度,适时给与鼓励,保护童心。
幼儿是正发育的幼苗,需要教师的灌溉培育,浇水过多会使幼苗淹没,营养过剩会停滞不前。例如:我们班级的范范小朋友,是个爱美的小朋友,经常戴名贵的首饰如项链、手链等,每次都会引来幼儿们羡慕的目光,最后影响全班的女孩子都效仿着,也叫爸妈给他们买好看的首饰戴。我知道了这样的情况后,马上电话联系了她的父母,一方面让他父母不要戴首饰会影响孩子的安全,一方面找范范谈话,在一次晨谈中我这样对她说:“宝贝,其实你不带这些项链和手链,都已经非常漂亮了,而且带了我们在运动的时候都不方便对不对?”范范听了之后点点头并非常高兴,回去之后就跟他的爸妈说不要给我戴首饰了。第二天,她什么都没有戴,嘴巴里得意的说着:“张老师说了,我不用戴这些项链都是最漂亮的”小朋友们听了,也都竞相模仿,很快这个攀比风气就被淡化下去了。可见,教师适时的鼓励,会给幼儿带来信心,并且能防止攀比风的盛行。
2.从教师自身做起,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俗话说:大狗爬墙,小狗学样。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影响,为人师表。所以,作为教师,应从自身做起,自己不要存在着攀比别人的心理,要时刻为幼儿做表率。有一次,我听到我们班的豆豆和婷婷的谈话。
豆豆:我家是开厂的,爸妈都很有钱。
婷婷:这有什么炫耀的?我们家是住的别墅呢,我妈妈是领导,我爸爸还有司机呢,家里有好几辆车!
听到了这样的对话,我若有所思。决定在课堂上,我为小朋友们讲了一个绘本《爱攀比的小拉比》。这个绘本生动形象的还原了攀比的现象,通俗易懂,通过这节绘本课,大家都明白攀比带来的坏处可见,教师其实还可以通过其他多种形式的教学来帮助幼儿走出攀比,改正缺点。
3.用合理的方法来处理攀比问题。
当幼儿出现攀比现象时,作为教师应当视其情况做出合理的教育,用巧妙的方法来处理幼儿的攀比问题。
以上是我对攀比行为的一些看法和策略,相信在父母和教师的帮助下,一定能让幼儿远离攀比带来的不利影响,将之转化成有利的影响,帮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西娅怀特罕.怎样对孩子说不[M].武汉出版社。
[3]夏洛特梅森.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全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