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惆怅几时兮,所愿君恩不得闲

2021-01-17 16:46安海淑
东疆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影响

安海淑

[关键词] 屈原文学;恋君歌辞;内在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 I31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21)02-103-06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以其峻洁纯美、独立不迁的人格与忧君忧国之爱国情怀以及由他开创的楚辞文学,极大地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尤其是韩国古代诗歌。到目前为止,有关屈原及楚辞对韩国古代文学的影响研究为数不少。但是,这些研究一般只限于汉文学,即部分文人的汉诗作品与屈原文学之间的影响和接受研究,而缺乏对韩国古代朝鲜文创作的诗歌的影响研究。“恋君歌辞”是朝鲜朝时期用朝鲜文创作的诗歌体裁。朝鲜朝“恋君歌辞”在其形成、发展、成熟的整个过程中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但学界对其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试图从整体上着眼,探讨曹伟《万愤歌》和郑澈前后“思美人曲”对屈原文学的接受情况,进而论述屈原文学对朝鲜朝“恋君歌辞”的影响。

一、屈原文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屈原文学在东亚文学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鲁迅曾言:“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1](20)如此“言长”“思幻”“文丽”“旨明”的文学作品,以其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加之屈原本人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卓异的人格以及不凡的才情,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2](129)

屈原的作品传入朝鲜半岛的准确时间无法得知,但通过考证,可以推测出其作品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广为人知,主要依据如下。

资料一

父还谓其妻曰:“尔子非常儿也,好养育之,当作将来之国士也。”及壮,自知读书,通晓义理。父欲观其志,问曰:“尔学佛乎?学儒乎?”对曰:“愚闻之,佛世外教也。愚人间人,安用学佛为?愿学儒者之道。”父曰:“从尔所好。”遂就师读《孝经》《曲礼》《尔雅》《文选》。所间闻虽浅近,而所得愈高远,魁然为一时之杰。[3](316)

资料二

俗爱书籍,至于衡门厮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扃堂,子弟未婚之前,昼夜于此读书习射。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范晔《后汉书》《三国志》、孙盛《晋年龄》《玉篇》《字统》《字林》;又有《文选》,尤爱重之。[4](3393)

资料一是新罗第29代武烈王在位时期(654—661),有关新罗著名学者强首(?—692)早年所学内容的记载。这里出现的《文选》是南朝梁国昭明太子萧统(501—631)主编的诗文总集,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其中便包括了屈原的作品《离骚》《九歌》《九章》《渔父》等。

从上述文献可知,新罗的学者强首自幼学习《文选》,可见《文选》在统一新罗之前就已经广为学者所接受。

资料二是中国史书对于当时有关教育方面的记录。“扃堂”是当时的民间教育机构,资料所例举的书籍,相当于当时民间教育机构的教科书,里面也包括《文选》。这些资料表明,统一新罗以前楚辞已经传到了朝鲜半岛。

在高丽朝时期,《文选》更受到许多文人的青睐,以致出现了以诗骚为业的现象。高丽朝文人墨客大谈“诗变为骚”,手口不离屈骚。同时,高丽王朝的名人达士,非常尊崇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和忠贞不二的精神,甚至把屈原的人格当作其精神支柱。

到了朝鲜朝,文人进一步接受屈原文学,其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不少文人把自己的懷才不遇与屈原的悲剧命运联系起来,通过诗歌抒发同病相怜之情。屈原文学中的“香草美人”,常常被朝鲜朝文人借用以表达他们的恋主之情。申斗焕在《朝鲜词人对楚辞的接受情况及其审美意识》一文中指出:“朝鲜文士对楚辞的接受在政治动荡期对流放诗歌形成了重要的影响,朝鲜词人对于屈原文学中表现出的悲愤感同身受,所以他们接受的是屈原怨恨的美学。”[5](50)

也就是说,朝鲜朝文人,尤其是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士大夫,从屈原文学中获得了心理安慰,让朝鲜朝士大夫们找到了宣泄内心爱恨的途径。总之,楚辞传到朝鲜半岛之后,对整个朝鲜朝的诗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万愤”之下,欲求君恩

梅溪曹伟(1454—1503)是朝鲜朝成宗时期的新进士大夫官僚文人之一。曹伟知遇于成宗,参加《杜诗谚解》等文集编纂,为朝鲜朝的文坛兴盛做出了巨大贡献。1498年,曹伟受“戊午士祸”的牵连,流配至全罗道顺天,后死于谪戍之所。

曹伟流配至全罗道顺天后,创作了《万愤歌》,该作品成为了朝鲜朝流配歌辞的开端。在作品中,他把内心无处排遣的悲愤倾诉给玉皇大帝,这与屈原写下《天问》以发泄心中的痛惜和怨恨极为相似。

曹伟在《万愤歌》中借“楚客”和“贾太傅”喻己,哀叹自己因诬告罪而遭到流配的命运。“黄河水清澈是楚客之后身,伤痛欲绝是贾太傅之魂”①,曹伟以屈原自比,表达了他在流配之地的悲惨处境、寂寞孤独的心情以及内心的矛盾。

哪里是天上白玉京十二楼

五色彩云遮盖紫清殿

梦里寻找天门九万里

宁可死而变化亿万遍

必成南山晚春杜鹃魂[6](59)②“

天门九万里”是由《天问》的“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化用而来。“增城”是昆仑神话中的仙境,是昆仑山上最高的地方,屈原在《天问》中道出了昆仑山的高度。曹伟则用“天门九万里”来表示自己与君王之间的距离。此外,“梦里寻君千百度”来自《九章·惜诵》中的“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航”。[7](52)曹伟通过“天门九万里”“梦里寻君千百度”表达了想去天界,但即使在梦里也难以实现的情况,只希望死后化作杜鹃鸟的灵魂回到天界之中。“坐近玉皇香案前,尽情倾述心中愁”来自《离骚》中的“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曹伟在《万愤歌》中化用了屈原跪膝诉说心中委屈以获得正道的典故,表达自己想去天界见一见玉皇大帝并跪下倾诉自己的苦闷和委屈的心理。

木兰与菊花太过芳香吗

还是婕妤昭君红颜薄命

君恩化成水无痕的流走

君颜化作花泪水遮面无以见[6](63)①

这一段表达的是一种困惑和绝望的情感:不知是否可以期待君王之爱。“木兰与菊花太过芳香?”源自《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曹伟将屈原《离骚》中的“木兰”“菊花”的高洁形象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歌辞中,在作者看来,他自己之所以得不到君恩,见不到龙颜,是因为高尚的品格。

《万愤歌》中所说的“君”正是屈原在《离骚》《思美人》等诗中写到的“美人”即君王。屈原在诗歌中通过“君”“美人”“芳草”等意象,以借喻的手法表达自己对君王的复杂情感,尤其是借女性的视角,用女子思君的哀切之情来表现,由此曹伟才在《万愤歌》中将君王称作“君”。

曹伟的生平及其思想与屈原极为相似,从以下几首诗的结尾部分便可以看出。

乱曰: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7](18)

——屈原《离骚》

原及白日之未暮也。

独茕茕而南行兮,

思彭咸之故也。[7](67)

——屈原《思美人》

呜呼,我的心

变成山,化为石,摞在何处

变成雨,化为水,泪洒何处

知我者谓我心忧

交友一生,相感万世[6](65)②——曹伟《万愤歌》

《离骚》的结尾对全篇进行了概括,道出即使整个国家没有一位懂得自己的贤士,自己也不会忘记祖国。《思美人》表达屈原因无法实现美好的政治追求,只愿效仿彭咸的典范。而《万愤歌》则直接借用了《离骚》和《思美人》中体现出的美学理想,道出,“知我者谓我心忧,交友一生,相感万世”。[6](65)可见无论是屈原还是曹伟,都在诀别之词中表达出对现实强烈执着的内心,将生死交付于上苍,展现出自己宿命般的绝望。但曹伟还道出了自己遭到的种种排挤,倾吐了自身所处的处境和全部愤懑。

因被牵扯士祸之中,从此断了自己荣华富贵之路,曹伟受尽流配生活的冤屈和苦楚,沦落至四处飘零的境地,他在流配地废寝忘食地通读屈原的《楚辞》,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他愿成为楚客的后身,即使是在流配期间依然不忘表达对君王的忠心。

从以上对屈原作品和《万愤歌》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曹偉通过引用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惜诵》等作品中的内容向君王诉说自己因受小人的谗言而被贬的境况。在说明一切原委的同时,作者也暗自期望能够获得君主的宽赦。

三、“前后长歌思美人”

郑澈(1536—1593),字季涵,号松江。曾任过宰相,是韩国古代文学史上卓越的文人。他生于名门望族,10岁时,父亲和大哥受“乙巳士祸”的牵连先后被流放。随后跟随获释的父亲搬到全罗道昌平,师从当时的著名文人金麟厚、奇大升等人。步入仕途后,他历任校理、湖南御使、直制学司谏等官职。但郑澈在其人生后期卷入东西两党之争,数度沉浮。郑澈是16世纪朝鲜朝歌辞大家,与尹善道和朴仁老并称韩国古代三大朝鲜文诗人,留有《松江歌辞》及汉文文集《松江集》等。歌辞文学在郑澈的“松江歌辞”达到了鼎盛期,被后人称为“东国之《离骚》”。

郑澈的政治生涯与屈原极其相似。郑澈经历六次出仕,四次退居,一次流配的波折,与屈原的思想、人格及作品等显示出相似状况,这些就是郑澈接受屈原及其作品的客观因素。

《松江文集》中虽几乎没有直接与屈原相关的作品,但松江在河西金麟厚门下求学,在这其中可以找到一些相关性。因为在河西金麟厚的文集中随处可见其对《离骚》手不释卷以及描绘屈原忠贞的字句。比如“离骚古屈原,愤悯而有作”[8](342),“泽畔醒吟客,何须问醉翁”[9](699)等都是其典型的例子。金麟厚自小就熟读《楚辞》和李白、杜甫的诗文,而他的文学风格、思想倾向又必然会影响到在其门下学习的门生。“尝曰:少时,常诵楚辞及李白、杜甫之作。乐其有三百篇遗意,以为游艺之资。其次,昌黎集也。黄、苏诸作,则力不暇焉。”[10](182)从这一点可以推测,松江跟随河西学习并熟读了《楚辞》。

郑澈在自己的汉诗中将自己与屈原做比较,“楚国秋天霜月苦”[11](153)一句表明屈原对松江的影响。尹斗寿在《闻松江讣哭之松江殁于江都》吟道:“楚骚吟罢日无光,回首江都隔渺茫。”[12](336)“楚骚吟”就是松江之吟,可以看出当时文坛早已把屈原与郑澈联系起来谈论。

郑澈的前后“美人曲”由《思美人曲》和《续美人曲》两部作品组成,内容大致相通。洪万宗曰:“《续美人曲》,亦松江所制,复中前词未尽之辞。”[13](266)“前后美人曲”是整个朝鲜朝时期恋君歌辞的巅峰之作。17世纪初开始就有文人评论“前后美人曲”与屈原文学的关系。金春泽说道:“松江前后思美人词者,以俗谚为之,而因其放逐郁悒,以君臣离合之际,取譬于男女爱憎之间,其心忠,其志洁,其节贞,其辞雅而曲,其调悲而正,庶几追配屈平之离骚。而吾家西浦翁尝手写两词于一册,书其目曰《谚骚》,盖亦以为可与日月争光耳。”[14](405)金春泽指出松江的作品堪与《离骚》平分秋色,金万重亲手将两首作品抄录于一本书中,取名为“谚骚”以表赞誉。

此外,金尚宪在《松江集》中谈道:“昔屈左徒尽忠竭智,遭谗放逐,着离骚之文。后人哀其忠,愍其志,惜其才,传至今千百禩,为文苑冠首。今公之忠与才,比古人无愧,而所遭之不幸,可哀可愍,又如此,其文之必传后,爱惜如离骚者,无疑复。”[15](166)金相肃在《翻思美人曲》中谈道:“思美人者,楚辞九章之篇名也,男女相爱慕互称之,以是而君臣之间,亦皆托以为辞者也。”[16](858)《思美人》为楚辞《九章》中的一篇,松江的“思美人曲”是依托《九章》的《思美人》而创作的。

由以上相关言论不难看出,前人在谈论郑澈“前后美人曲”与屈原文学时,一致承认了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主要探讨《思美人》《离骚》两篇作品对郑澈歌辞的影响。

为考察屈原对郑澈的影响,我们首先看一下屈原的《思美人》。

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

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

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

在《思美人》的开篇部分,屈原从思“美人”的角度,用“揽涕”“伫眙”等词语,表达了作者真挚而又炽烈的感情。然而因为无良媒,致使他“志沉菀而莫达”,一再申言也无济于事。

1585年郑澈年至五十,却遭到司谏院、司宪府的弹劾,不得不辞去大司宪一职退居昌平,并创作了恋君歌辞《思美人曲》。这首歌辞以独白体的形式道出思君者在四季中的种种举止,借女子的思君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忠心。松江思慕君王,苦闷之心让其日日辗转难眠,只希望能把自己的忠诚附在一枝梅花上,寄给君主以寄相思。同时,松江所指的“美人”正是来自屈原作品中呼唤君主的美人,这是松江借用屈原的《思美人》表达自己不得志的遗憾之情。

此外,屈原在《思美人》中表达的忧国忠贞的思想,宁可死去也不变的恋君思想在郑澈文学中也有明显体现。

欲变节以从俗兮,愧易初而屈志。

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冯心犹未化。

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7](65)

——屈原《思美人》

十二时兮一日,三十日兮一月

愿须臾无思,聊以忘兮吾忧

结心曲兮不解,透骨骸兮难抽

虽扁鹊兮十倍来兮,无奈吾病之为崇也

已矣乎吾病,只是美人之故也

乱曰宁溘死而变化兮,为花间之蝴蝶

飞花丛兮处处兮,止又起而不息

花粉之轻翅兮,上美人之衣袖

美人兮虽不知余之变化兮,吾将从美人之左

右[6](237)①

——郑澈《思美人曲》

一梦遽然觉虚事

开窗遥望远天色

可怜清影空相随

此身宁没化落月

美人窗前分明照

吁嗟所愿更若何

或为明月或为雨[6](242)②

——郑澈《续美人曲》

在《思美人》中,屈原表现出了宁愿孤寂而死也不改一片丹心的恋君思想。而郑澈在“前后美人曲”中也展现了作者执着的忠君思想,可以说,这种思想和精神正是源于屈原的《思美人》。同时,郑澈在诀别之词中表示自己死后愿化作“凤蝶”“落月”“阴雨”,这与屈原的“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得不说,松江创作《思美人曲》和《续美人曲》受到了楚辞,特别是屈原《思美人》的深刻影响。[17](262)

除了歌辞的题目之外,前后“美人曲”的内容与形式看似没有涉及到屈原及其作品,甚至看不出与屈骚的直接关系。但是,以男女相悦之情来表现君臣之义及忠臣对君王的“恋主”之情却明显化承于屈原。

前后“美人曲”在艺术风格、思想内容、审美意象等方面也深受屈原文学影响。“前后美人曲”和《离骚》在艺术风格上如出一辙。两部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主要表达了对君主的赤胆忠心,以及这种忠心又不被君王接受的苦闷情感。两部作品的思想核心可以归结为“忠”,屈原与郑澈的忠心没能得到楚怀王和宣祖的理解,只是单方面的苦苦哀求因而承受巨大的痛苦。

以上相似性充分表现了前后“美人曲”与《离骚》的内在联系。《离骚》用比兴的手法把“君弃之怨”及诗人寻求圣君之情表达出来。而前后“思美人曲”利用女人思念情人的形式来表现或隐喻作者的“恋主”之情。前后“思美人曲”把传统的“恋主”之情升华到同类作品无以复加的程度。郑澈通过歌辞作品展现了在被君主摈弃的情况下,他对君主的思念情绪以及与之再会的欲求等多样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些均与屈骚的影响密不可分,是由于外来因素影响而取得的独特成就。郑澈作品中的忧国、恋君思想和表现手法都有着屈原的深刻影响。但郑澈没有停留在接受影响的层面上,而是以屈原精神为核,以更激进的方式把朝鲜民族独有的诗歌原型意象和中华民族的艺术精华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具有独特民族特点的艺术世界,把韩国古代歌辞文学创作推上了一个艺术高峰。[18](22)郑澈通过民族性的意象内化了东亚文学的重要源泉——屈原的《离骚》,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此可以看出,郑澈把屈原的影响完全融于自己的作品之中,是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朝鲜朝时期前后“美人曲”的后续作品不断出现是郑澈歌辞的深远影响的表现。朝鲜朝士大夫把前后《思美人曲》作為创作源泉,把郑澈歌辞当做“恋君歌辞”的典范。这些后续作品不但拓展了郑澈歌辞的认知度,更加巩固了“恋君歌辞”的意象。即屈原文学不仅仅影响了郑澈的前后《思美人曲》,对整个“恋君歌辞”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春泽的《别思美人曲》、柳道贯的《思美人曲》等作品都深受松江文学的影响,这已是学界的普遍共识。也就是说,受到松江文学影响的“恋君歌辞”一定离不开屈原文学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屈原文学成为了朝鲜朝士大夫们表达忠君思想和思君之情的基石。

篇幅较长的歌辞具备了表达屈原文学中复杂情感的客观条件。歌辞是韩国古代朝鲜语诗歌创作与发展的核心力量,上层阶级的文人们在创作相关作品时不仅积极接受作为先进文化的中国诗歌体裁的影响,还会参考其中的物象和表现手法,并将其视为必要的养分以发展本民族的诗歌。可以说,歌辞在情感表达上比汉诗和时调都更接近屈原文学。从表达的层面来说,歌辞文学的特点就是,常站在女性话者的立场上,将君臣之间的忠诚之情转化为男女之间的爱情。这种特征虽然也可以在韩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中找到源头,但作品中具体展现出的女性话者的特点明显来自于屈原文学。虽然不能断言韩国朝鲜语诗歌中比兴手法直接受到了屈原文学的影响,但“恋君歌辞”通过比兴的运用让其素材更加丰富多样,使其内容更具现实性,并通过借用天上地下之物表现出作品的仙道特点,也明显受到了屈原文学的影响。

四、结论

朝鲜朝“恋君歌辞”直接继承了“江湖歌道”中凝望君主的视角,将君主视为一种绝对的存在。《万愤歌》使用了长篇形式,将零零散散的屈原文学意象汇集于一处。《万愤歌》是朝鲜朝士大夫歌辞的早期作品,所以必然更多地保留着《离骚》的影子。但《万愤歌》之后出现的前后《思美人曲》把“恋君歌辞”文学性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尤其是作者郑澈既将屈原文学的影响内化于作品之中,同时又凸显了自己的文学特点,创作出了独具本色的作品。郑澈的前后“美人曲”完善了《万愤歌》中女性话者立场的不统一的情形,一以贯之地传达女性声音。另外,“怨恨之情”减少,作品的核心思想全部围绕“恋君”展开。郑澈的作品不仅表现出了他自身超凡脱俗的文学素养,更展现了朝鲜朝“恋君歌辞”的独特性。可以说,郑澈歌辞延续了“江湖歌道”中凝望君王的视角,又加上了屈原文学中的元素,进而形成了韩国古代的“恋君歌辞”。也就是说,韩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在屈原文学中找到了对君王吐露情感的最佳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民族情感,创造出了区别于中国文学且专属于韩国的“恋君文学”。

总之,屈原的诗歌文学在韩国士大夫歌辞文学中已经成为了失意文人倾吐愤慨的代名词,对于士大夫歌辞中“恋君歌辞”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2]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韩]金富轼:《三国史记》》(46卷),晋州:大洋书籍,1972年。

[4] 刘昫等撰:《旧唐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5] [韩]申斗焕:《朝鲜词人对楚辞的接受情况及其审美意识》,《汉文学论集(30)》,2010年。

[6] [韩]李相宝编著:《韩国歌辞选集》,首尔:集文堂,1981年。

[7] 屈原等著:《楚辞》,扬州:广陵书社,2018年。

[8] [韩]金麟厚:《八日,士栗得柳氏离骚于仲吉处示余,余悲其遭患,哀而为之诗》,河西先生纪念事业会:《河西全集》,首尔:宝晋斋,1988年。

[9] [韩]金麟厚:《答许仲承楚辞问》,河西先生纪念事业会:《河西全集》,首尔:宝晋斋,1988年。

[10] [韩]金麟厚:《家状》,河西先生纪念事业会:《河西全集》,首尔:宝晋斋,1988年。

[11] [韩]郑澈:《未断酒》,《韩国文集丛刊(46)》,首尔:景仁文化社,1996年。

[12] [韩]尹斗寿:《挽词》,《韩国文集丛刊(46)》,首尔:景仁文化社,1996年。

[13] [韓]洪万宗:《旬五志》,首尔:乙酉文化社,1985年。

[14] [韩]金春泽:《畸翁所录》,《韩国文集丛刊(46)》,首尔:景仁文化社,1996年。

[15] [韩]金尚宪:《松江集跋》,《韩国文集丛刊(46)》,首尔:景仁文化社,1996年。

[16] [韩]金相肃:《追录贵词》,《松江别集》,大邱:第一文化社,1988年。

[17] [韩]金思烨:《郑松江研究》,首尔:启蒙社,1950年。

[18] 尹允镇:《论郑澈的前后〈美人曲〉和〈离骚〉的关系》,《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责任编辑 张克军]

猜你喜欢
影响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民法典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一张图告诉你:2014年,中央如何影响你生活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你喜欢什么样的床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