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1-01-17 15:57许骏潘欣魏阙
东疆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长白山融合发展旅游

许骏潘 欣魏阙

[关键词] 长白山;科技文化;旅游;路径;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21)02-029-05

吉林省文化底蕴雄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吉林省长白山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而享誉海内外。近年来,长白山及周边地区围绕吉林省“一主六双”总体发展战略,围绕“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建设,在文化旅游方面不断增加投入,开工建设了鸭绿江中朝国际风情旅游带、“百里画廊”旅游公路示范段、三道沟鸭绿江温泉康养小镇等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在吉林省内走在了文化旅游发展的前列。与此同时,长白山旅游鲜明的季节性特点导致了在开发长白山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面临着宣传不够、景点分散、季节性强、开发无序等诸多问题,长白山接待游客数、旅游业收入等方面一直难以取得大幅增长。2019年,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通过科技手段“打通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为吉林省促进科技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指引了方向。在这一背景下,利用科技手段解决长白山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促进文化旅游的高度融合成为了越来越多从业者的共识。

一、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现状

(一)国内知名景区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

2020年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国内外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锐减,重创了我国的旅游行业,也倒逼旅游从业者进一步深入探索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创新旅游形式,提升景点的旅游体验。多个景区在疫情期间上线了网上游览、VR游览等新的文化旅游方式供人们选择,某些景点甚至凭借科技元素的引入成了“网红景点”,获得了经济收益和良好的口碑。[1](15~17)例如,故宫博物院推出了“玩转故宫”小程序,依托腾讯云小微AI语音助手的核心技术,运用语音交互提供AI导览服务,不仅可以讲解景点文物的来龙去脉,畅谈古今趣闻轶事,还能跟游客闲聊互动,对游客的需求作出反馈,提供个性化的游览路线。科技手段的引入提升了顾客对故宫文化的理解,也让游客对于故宫文化旅游有了全新的体验。在武当山、喀纳斯、华山、云冈石窟等许多景区,游客还可以使用“AI刷脸”完成入园和园区内的消费,利用“AI拍一拍”服务获取景点的名称和详细介绍,甚至还能让AI机器人根据自己拍摄的美景即刻“赋诗”一首,提升了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

科技与文化旅游的结合不止于此,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信息技术也给传统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2](20~213)中国联通参与建设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5G创新应用项目就是典型的例子。5G+VR全景直播可以让游客站在南海馆看到整个南海,5G+AI游记助手为到馆游览的游客自动生成图文并茂的个人专属游记,5G+AR文物修复助手让身处异地的专家能够隔空指导文物修复工作,5G+感知安防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让安全隐患无所遁形。将现代化科技手段融入文化旅游的全过程,不仅能为观众提供更精准多元的服务,也为旅游景点的智慧化建设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3](101~105)

除了丰富游客体验外,科技还可以提升文化旅游经营者的管理效率。以甘肃文化旅游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为例,该平台通过“5G+大数据”的科技手段实现了重点景区的实时监控和立体管理,解决景区“看不见、呼不应、连不上、管不住”的管理难题。该平台纵向贯通各方数据,能够实时掌握进入甘肃的游客人次、驻留时间和分布情况,为疏导客流交通、调度服务人员、服务风险预测等提供了全方位的数据支撑,增强了景区的服务能力。

(二)长白山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现状

除了壮美的自然风光外,长白山地区的关东文化、冰雪文化、乡村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极具代表性,具有较大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4](141~146)虽然拥有长白山采参习俗、森林号子等5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鲜为人知,有待于进一步开发。长白山旅游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和晚进性的特点,有着较为广阔的开发前景。近年来,随着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的不断攀升,长白山旅游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能力的巨大需求[5](27~31),这也是长白山地区主动探索和实践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工作背景。

近年来,吉林省在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的研发工作,组建多支科研团队,储备了一批科技成果。在通过可视化技术促进文化旅游方面,长白山历史文化与VR技术重构吉林省重点实验室、长春理工大学团队、吉林艺术学院杜宇团队等省内科研团队探索了动画虚拟技术在古建筑、遗址、地形地貌重建方面的创新应用,同时也为吉林省科技文化旅游资源的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技术应用系统开发进行了技术储备;在科技文化旅游大数据服务方面,吉林省在2019年建立了“吉林省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综合银联消费大数据、通信客户行为大数据等,从市场规模、游客花费需求、游客行为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为吉林省文化旅游业精细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共享平台,有效促进了吉林省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和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二、长白山科技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科技和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可以为长白山文化旅游带来多种益处[6](104~108),但是,长白山目前仍然缺少科技和文化旅游进一步融合发展的土壤,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制约长白山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瓶颈问题,将导致长白山错失文化旅游发展的良机,使长白山的旅游形象受损。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分析现阶段阻碍长白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为长白山改善科技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软环境提供理论支撑。具体来说,问题有三:

第一,局限于传统旅游经营的固有模式,缺少科技要素发挥的空间。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長白山旅游文化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在对东北抗联、伪满洲占领时期等长白山红色文化元素的挖掘和考证方面仍然做得不够,体验性、互动性、科技感不足,无法真正将科技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没有充分展示长白山文化旅游特色。

第二,长白山的传统旅游形象影响了潜在游客的情感认知。

长白山多年积累的口碑使国内外游客产生了对长白山“秀丽风光、历史名山”等较为固定的印象。因此需要通过宣传重新树立长白山科技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从而改变游客对于长白山科技文化旅游景点的情感认知。

第三,长白山科技与文化旅游的融合缺少产业层面的规划和支撑。

科技研发的巨大投入和旅游市场回报的滞后性决定了科技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调节,而需要在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上予以一定的倾斜,从而抢占先机,利用科技发展的“马太效应”获取超额回报,进而形成创新与文化旅游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吉林省近年来围绕乡村旅游、冰雪旅游等文化旅游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但长白山仍然缺少科技促进文化旅游的产业规划。规划的滞后在客观上造成了吉林省文创旅游科技发展的无序、盲目竞争、重应用轻研发、人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阻碍未来长白山科技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三、长白山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创新理论认为,不同地区的异质性旅游资源储备造成了不同地区旅游产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异质性资源才是文化旅游利润的最终来源。[7](10~12)对于发展长白山文化旅游来说,科技手段的应用既能够使原有的文化旅游资源重获新生,获得异质性旅游资源,又可以创新出不同于原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从而保证长白山文化旅游体验的差异性,为文化旅游带来利润,进一步拉动文化旅游,形成科技文化旅游发展的正向循环。综上所述,未来,长白山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链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传统手段或科技手段获得潜在游客对于长白山旅游服务的需求,并针对这一需求通过整合文化要素和创新要素开展科技研发,形成异质旅游产品并带给游客独特的体验。随着产品的大量供给,研发成本得到摊销,且口碑的累积使得利润增加,为积极探索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的创新者带来了竞争优势,从而带动区域的发展。

科技和文化旅游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将科技创新作为助推手段之一,还要分清主次、选择好着力的方向和路径。[8](8~9)为落实《意见》中所提出的各项指示,打造长白山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链,长白山可以在以下三个具体领域谋求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方面的突破,提升长白山文化旅游的产业竞争力。

(一)利用遥感信息技术深入挖掘长白山文化旅游资源

遥感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提升长白山文化旅游的服务质量。长白山文化旅游资源地域分布广、变化快、信息量大,传统的旅游资源调查方式效率低、费时费力,地势险峻地区因调查人员无法进入而成为死角。遥感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文化旅游资源调查工作更加客观、动态、综合和快速,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违法违规私搭乱建方面具有传统调查渠道无法匹敌的独特优势。

长白山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游客数量在旅游的淡旺季差别较为明显,在旅游旺季,拥堵和排队现象降低了游客的观光体验,也减少了景点的美誉度。利用遥感信息科技手段,可以帮助景区绘制景区内精准的基础地图数据,实现人员/车辆集中情况、排队等候情况等人流、车流数据采集和分析,基于位置(LBS)的遥感信息数据,可以对景区进行实时活动信息、地址信息变更等在线数据管理。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监测游客的数量变化,甚至支持客流高峰的提前预测,从而利于景区根据游客属性进行提前资源准备与服务应对。在旅游淡季,遥感信息数据可以帮助景区合理减少在人流较少时不必要的支出,降低景区的运营成本,提升景区经营效率。遥感信息技术在长白山文化旅游方面的应用场景不止于此,根据遥感多波段信息的差异,可以按类别对旅游景点的旅游资源进行实时分析评价,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文化旅游景区内旅游资源监测的效率和精度,帮助管理者充分、准确、及时地感知和使用各类旅游信息,为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供预测和决策依据。

(二)利用大数据手段提升长白山文化旅游服务保障能力

大数据对于文化旅游的升级具有革命性意义。在信息技术和文化旅游广泛融合的大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旅游景区形象的树立、景点服务的完善、产业链的建设和提升、运行和保障的支撑等多个方面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大数据技术将增强长白山文化旅游的所有参与者——包括旅游规划部门、监管部门、行业企业、科研学术组织和游客——之间的联系,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各参与者既是大数据的提供者,也是大数据的使用者和受益者。监管部门和运营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实时获取游客需求、服务资源、交通状况等景点运行信息,利用人机协同的技术手段综合预判、分析、匹配游客需求和景区资源后,利用平台及时发布数据,调度景区旅游资源,提升景区服务和保障能力。科研学术组织可以利用平台数据复盘景区运营过程,找到限制景区服务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大数据平台建立后,管理者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游客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服务平台获取更优的服务。

基于以上考虑,长白山可建立如图2所示的旅游大数据信息平台。文化旅游大数据平台下设资源管理、系统应用、监管服务等子技术平台,利用网络科技对文化旅游各类资源,如历史文化、边境风情、红色旅游、风土民俗等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整体的数据资源总库,打造长白山科技文化旅游云,提供综合服务;在研发应用上,可以将云计算、数据分析研判等共性关键技术应用于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生产环节,应用于旅游产品制作和优质线路的规划推介,研发面向公众(游客)的各种智能服务,打造包括体验式旅游平台、线上协同服务、应急保障、深度旅游规划、旅游直播等一批市场反映好、用户体验佳、高科技含量、高融合度的文化旅游互联网产品。在管理服务上,探索和使用高科技含量的综合管理数据处理引擎,利用以上互联网产品综合收集到的景点数据、金融数据、餐饮数据、交通数据等多个维度的数据实现文化和旅游全域协同联动和统一高效的市场监管。建议有关部门组建长白山旅游大数据中心,开发移動端APP,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吉林省旅游信息网上发布和查询系统,推进吉林省旅游产品网上预订、网上交易。组建长白山旅游大数据中心,可以为管理部门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可以为游客带来更“智能”的旅游体验和旅游全程的“贴心管家”。

(三)开发VR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对于传统旅游行业的创新点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传统旅游中的不可能。比如很多山体旅游因道路的局限性导致部分项目无法完成,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游客自身身体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比如体弱多病、年纪幼小者以及残疾人)无法完成,用VR旅游便可以完成。VR旅游既减少了修建缆车以及安全护栏等设施的巨额资金,也减少了某些旅游项目的危险因素。二是降低传统旅游的投资。传统的主题公园建设动辄几十亿的资金投入,加上资金的回收周期太长,且景区设施的维护成本过高,让绝大多数创投公司和资本运营商望而却步。而VR景区不仅可以大大缩短主题公园的建设周期、减少投入成本,同时可以在动漫衍生品、游戏等领域产生可观的收益。同时VR旅游可以有效地减少游客对景区的接待压力,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谓一举多得。三是大大扩充旅游信息量。VR技术的超时空性使游客在短时间内用极低的成本从世界的最北到最南成为可能,也使得游客穿梭时空回到过去参与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成为现实,并叠加到现实场景中,改变目前只靠解说或音频、视频介绍的方式,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营造沉浸交互体验,让游客能够实际参与到历史事件场景之中,消除游客无法互动的遗憾。

VR旅游可以让游客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量身定制自己喜欢的旅游攻略,景区也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游客提供VR旅游内容。例如,针对低龄游客好奇心强的特点可以在线路中多安排一些萨满文化、供奉山神等具有“神秘性”的文化内容;针对老年游客对养生保健的需求可以在线路中加入特色中药材、深山温泉、富氧登山等传统养生文化的内容;针对中青年游客可以加入朝鲜民俗村、东北民风民俗、特色美食等更具有体验感的文化旅游内容……在旅游结束后,还可以通过收集游客的反馈来不断调整推荐算法,提升服务质量,充实文化体验的内容,从而让长白山文化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游客的真实需求,提升游客在长白山旅游过程中对长白山文化的感知和旅游的综合满意度。

VR技术在以上场景的应用无疑为提升长白山文化旅游体验、弥补传统文化旅游模式的缺陷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不但充分利用了长白山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增加了长白山作为文化旅游胜地的吸引力,而且还为长白山塑造了良好的文化旅游形象,满足了当前游客的多元化需求。相关应用程序的研发不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为长白山创造大量的高端就业、创业机会,还可以打破旅游的经济门槛,使长白山文化旅游产业朝着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彩霞、宋微、魏闕、杨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VR产业创新基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知识经济》,2020年第4期。

[2] 刘安乐、杨承玥、明庆忠、张红梅、陆保一:《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调态势及其驱动力》,《经济地理》,2020年第6期。

[3] 刘焕庆、吴健:《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延边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东疆学刊》,2017年第1期。

[4] 黄大勇、刘军林:《文化旅游融合的认知、动力与发展向度》,《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第12期。

[5] 全信子、杜国川:《延边多元文化的文化涵化与社会发展》,《东疆学刊》,2017年第1期。

[6] 滕书筠:《壮族文化元素与创意设计产业融合方略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7] 宋子千:《科技引领“十四五”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旅游学刊》,2020年第6期。

[8] 尹铎、朱竑:《“两山论”与旅游情境下自然的商品化》,《旅游学刊》,2020年第10期。

[责任编辑 全红]

猜你喜欢
长白山融合发展旅游
长白山下雾松美——吉林
旅游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