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丽的常州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民俗资源,具有独特的文化教育内涵,如何挖掘和利用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并合理融入我们的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并在美术活动中体验、运用和表达,提高幼儿的美术审美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是我们要重点探讨的问题。非遗文化堆花团是常州本土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是人民思想智慧的结晶。我们开展堆花团子系列课程,让孩子在真实的体验中感知地方民俗文化,获得情感体验和民俗知识,了解、感受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堆花团子;幼儿美术;策略
一、亲身感受非遗文化,欣赏和体验独有的地方特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欣赏力。”堆花团子是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是一种非遗文化,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陌生,因此只有亲身体验和感受,才能发现其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非遗文化堆花团子的前世多于上梁、祭祀、祝寿等相关,堆花方法以及花色内容必须时吉兆、祝福,是喜庆的民俗文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因此,我们通过“参观文体中心”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幼儿欣赏形态各异的堆花团子,聆听并观看非遗传人华焕仁老艺术家为小朋友们讲述堆花团子的故事,现场制作堆花团子。
非遗文化堆花团子的活动很多是融入当地的节日当中,教师和家长带领幼儿去体验民间的节日,参与到民俗活动中,欣赏和感受地方特色文化艺术。比如我们让家长带领幼儿观赏端午节划龙舟活动、参与包粽子等,利用二月二龙抬头,观看舞龙灯,引导幼儿在各种节日活动中发现美的事物,激发他们绘画、制作手工等美术创作的兴趣,并运用到堆花团子制作中,制作别具民宿特色的堆花团子。让幼儿亲身体验,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艺术,而且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促进幼儿对本土文化艺术美的欣赏和感受,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美的创造能力。
二、选择适宜的堆花团子,丰富美术教学活动内容
我们的家乡堆花团子形式繁多,在了解、发现堆花团子的基础上,选择适宜本班幼儿并感兴趣的内容,丰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引导幼儿采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1.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美术欣赏的活动、
随着对中华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我们将身边的非遗文化带入课堂,开设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艺术课程。以小班为例,在众多形式的堆花团子中,我们选择花卉主题和动画形象的堆花团子开展美术欣赏活动。让幼儿通过看、听、说、画、做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形与情的意象融合中增强感知能力、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如美术欣赏活动“堆花团子之腊梅”,幼儿在活动中观察腊梅花的外观形态和颜色,表达对腊梅花的感受,欣赏腊梅花的造型美、寓意美。如美术欣赏活动“堆花团子之西游记”,幼儿在活动中观察西游记人物的形象、动作造型,表达对西游记的喜爱之情。在这两个活动中,幼儿在欣赏、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自己动手设计、创作,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自己的花卉堆花团子,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等,进行创作。或者用他们熟悉的动画片故事、童话故事为内容设计堆花团子,比如大班的嫦娥堆花团子,中班的十二生肖堆花团子等。通过美术欣赏活动,让孩子们在与独具特色的堆花团子交流互动中,激发了孩子们思维与想象,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实现作品与欣赏、再创作的融合,感受了民俗文化的魅力,拓展了创作的空间。
2. 结合主题季节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美工创作。
《指南》教育建议: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所以随着主题的一步步推进,教师支持帮助幼儿制作与主题、季节相关的堆花团子。比如在传统节日重阳糕的活动下,幼儿通过食物欣赏、品尝,制作重阳糕主题堆花团子。比如端午节到来之际,孩子们通过视频、绘本了解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囊等习俗,孩子们把这些习俗表现在堆花团子上,生成了端午节堆花团子。比如在丰收的秋天,孩子们亲身实践,去农田采摘玉米、南瓜、花生等农作物,并带来班级欣赏创作,幼儿便制作出了秋天的堆花团子。不同主题季节表达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幼儿想象和创作,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创设本土传统文化的环境,提供幼儿自由表现和创造的机会
1.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大环境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环境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在美好的环境中,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幼儿学会对美进行欣赏和感受,获得身心的愉悦。我园开展堆花团子课题的目的,就是以此为载体,激发幼儿愿意并喜欢去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于是我园以“常州传统文化”为主题,为幼儿创设一个具有常州传统气息的大环境。如在大厅入口处,我们把常州特产大麻糕、萝卜干、梳篦等布展再大厅。三楼多功能厅进行摊位布展,每个摊展出不同的常州特产,其中有一个展位时常州非遗传人华焕仁老师的堆花团子作品展。我园的每个地方都尽量做到和常州土文化相融合,让幼儿处处感受到常州文化的气息,并融入其中,每天都能欣赏、体会,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受到影响和教育,并从中得到常州艺术的熏陶。
2.富有特色的班级美工区环境。
美工区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美工创作提供个别化的需求及自由创作的机会和环境。我们以班级主题活动为背景,创设富有特色的美工区。如“秋天”主题活动中,班级美工区以“美丽的秋天”为主线,在墙面布置和材料投放秋天及堆花团子材料,如我们搜集秋天的景物果实,幼儿欣赏制作秋天果实堆花团子,形成实物与堆花团子共展的展览区角;用秋天的花卉图片作为背景图,将幼儿制作的秋天主题的菊花堆花团子、一串红堆花团子悬挂在图片前……在富有秋天气息和堆花团子氛围的美工区中激发了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了表现和创造的机会。
我们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感知为出发点,以幼儿的自由表现和创造为动力,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为手段,有效地挖掘、利用堆花团子的教育资源并融入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使我园的美术教学活动更具本土特色。从小培养幼儿对文化传承的认知,树立良好的文化素养,将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过分析幼儿的个性和心理需要,要結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地的民俗文化,将其合理的融入幼儿的学习世界中。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民间文化的体现,民间文化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教育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建设方面,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思路,联合学校和家长的力量,为幼儿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让幼儿在优秀的家乡民俗文化中陶冶情操,培养幼儿优秀的品格,帮助他们未来更好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国教育部.2001.7
[2]《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国教育部.2012.10
简介:刘红,1988.6,女,汉,中国,幼师,本科,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中心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