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姗
诗和酒是李白给世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记,李白纵情山水的时候,总少不了酒。但据郭沫若考证,李白诗中出现酒的比例只有16%,远低于杜甫和陶渊明。但他的诗酒人生,却让“酒仙”和“醉圣”之名,成为他的独享。这是由于酒已经融入了李白的诗歌艺术,带着酒香的诗句,带给人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对李白酒意象和饮酒诗的研究,剖析李白诗中独特的精神品质,探索酒文化和李白诗之间的关系,解密李白想要透过那些酒香向世人传递的情感奧秘。
一、李白饮酒诗定义及酒意象
(一)李白饮酒诗定义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酒都极其繁荣。古人游兴寄怀,总是离不开酒。将诗酒文化结合得最好的诗人就是李白,诗和酒成就了李白,共同成就了这位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酒仙”和“诗仙”。他的饮酒诗中,再现了盛唐的景象,传递出李白的心声,既激扬向上,又柔肠百转。
在李白饮酒诗中,有人统计过,“酒”字共出现115次,“醉”字出现111次。这些字,在好酒任侠、快意恩仇的李白的笔下,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对李白性格的塑造也有深刻影响。可以说“无酒不李白”,而“李白斗酒诗百篇”,没有酒的助兴,他也无法写出那么多千古流传的诗歌。
(二) 李白诗酒意象
李白饮酒诗单论数量,并不如陶渊明和杜甫,但其诗歌中的酒意象,却十分独特,迥异于他人。酒意象对李白来说,是他传情达意的载体,也是他鲜明个性的最佳烘托。
李白的诗歌经常出现一些成功的物象来表现其诗歌的形象发展,烘托其洒脱的个人特质。李白在其最著名的饮酒诗《将进酒》中,一开头就用两个“君不见”来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他日必将宏图大展的自信。“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不但让李白解忧,也是烘托李白雄图大志的最佳工具。
二、李白饮酒诗的内涵
(一)人生困厄的悲痛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即便是李白,也不得不面对人生易老的现实、岁月蹉跎的恐惧,以及人世的种种不公和遗憾。
在封建社会,入仕是士人唯一的出路,这既是为了生计,也是为了展示其抱负和为生民立命的社会使命感。他们出仕,是为了天下而非自己,但政治本身的复杂性,导致仕途成为人性和阴谋的政治竞技场。很多人终生被其倾轧,最终一败涂地,李白就是其中一员。
李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一生积极入仕,天性的浪漫使然,让他觉得定国安邦于他而言,易如反掌,并狂热追求政治理想的实现。他在作品里经常提起管仲和诸葛亮等人,这些人都是长期饱经困厄,但一举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这是李白梦寐以求的。他也希望能跟这些人一样,手握实权,为社稷出力。
然而李白是诗人,而非政治家。他并不曾真正在仕途占有过一席之地,却屡次被卷进政治旋涡。第一次入宫是为翰林,不到两年便被放逐。第二次是入永王璘幕府,因为永王兵败入狱,李白也遭流放夜郎。两次失败,宣告李白政治命运的幻灭。诗人的理想化,导致其政治命运的悲惨下场。而李白并非跟其他命途多舛的诗人一样生于末世,他出生在大唐的盛世,这一点,让李白尤其觉得伤感。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李白自比管仲、乐毅,而管仲、乐毅的功业也终究灰飞烟灭,因此李白也只有对酒遣怀,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抒发心中愤懑。跟世上所有天才一样,李白也没能逃脱小人的恶意诋毁和中伤,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写“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来表达他遭受谗言的痛苦。
(二)背井离乡的愁思
背井离乡,是很多人一生难以释怀的乡愁。李白的一生都在漂泊,自然也无时无刻不产生这种天涯支离的愁思。古人交通不便,往往相聚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甚至有时候,一次聚首,可能就是永诀。因此,古人对离别极其看重。
人为了谋生,不得不离开熟悉的乡土去外打拼。但是人生地不熟的环境,漂泊孤独之感,更加令人惆怅。李白写过很多离别诗,送者和被送者都两情依依,“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这里的酒,又加重了双方离别的愁思。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离别,都会给人带来孤独感,相逢匆匆,转眼就要离别。分离之悲,就这样漫上心头。只盼酒能冲散离愁,分离之后,酒又成为游子和故人彼此牵挂、相互慰藉时进行传情达意的工具。
中国是个农耕社会,故土难离、离乡背井之人,无时无刻不受到与家人被迫分离的煎熬。尤其是在外处境不佳的时候,这种煎熬尤其强烈。李白生性洒脱,家庭观念并不强,乡土观念也很淡漠。但访仙求道的过程中,李白依然满怀对故交、对故土旧居的浓浓深情。这种深情,在中国传统语境之中,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
(三)任侠的豪迈不羁
“侠”的名称,出于《韩非子·五蠹》篇。在法家看来,游侠危害社会秩序,是被批判的对象。但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侠的形象却非常正面和积极,重然诺、轻生死、拯人困厄。侠客这种可贵的品质,成为后世竞相争咏的对象,曹植、鲍照等都被大家吟咏过。
到了唐朝,咏侠诗又掀起一重高潮。大唐是个激扬向上的朝代,人民极其自信,社会赞美并崇拜游侠。因此,“十五好剑术”的李白,也成为唐朝诗人任侠的代表。他在诗文中,为自己勾勒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绝世侠客形象。
成年之后,李白仗剑去国,更以建功立业为期许。跟一般人隔岸观火对侠客的仰慕不同,李白是个文武兼备之人,往往在诗文中“现身说法”,加上诗歌中酒意象的使用,更是激发出侠客的万丈侠气。李白的任侠并非是好勇斗狠,而是崇尚侠客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这里既是对古人少年英才的推许,也是个人理想和人生观的表露,展现出追寻率性的生命的浪漫本质。在李白的饮酒诗中,不难看出他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但是政治理想的幻灭,给了李白致命一击。因此,他的任侠,也是借酒纾解政治不得志的苦闷,以及生命的落寞。
三、李白酒诗创作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影响
(一)酒和李白诗歌的内在因素
不同的时期,酒在李白的生命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可以说,李白的饮酒诗是随着唐朝的国运兴衰和个人沉浮不断变化的。
李白的很多长篇,都是酒后之作。譬如广为流传的《将进酒》,那句激昂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了李白虽然苦闷,但并不怨天尤人的性格特点,酒升华了李白的人生境界,也给了他最好的人生慰藉。
李白还擅长在月下醉吟,月光让周遭事物变得更具朦胧的美感。一口美酒下肚,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愤懑,都化作不朽的诗句,“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诗人自始至终都是光明的、自信的。就算到了暮年,这份气概也丝毫没有减少。可以说,李白的饮酒诗是他的自白书,也是他给世界留下的光耀日月的人生和生命态度。
酒对于李白来说,是诗歌的催化剂,是灵感的源头,无论悲伤还是狂喜,落寞还是失意,都被李白写入他的酒诗中,浸透了酒的浓香,通过生理和化学作用,直达性灵。可以说,酒是李白人生和创作中难以割舍的部分,没有酒,就没有李白。
(二)李白酒诗创作的外在影响
李白饮酒诗突破了李白人格与艺术形象的束缚,它蕴含着盛唐的时代力量。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说李白“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我们今天所知的盛唐,很多来自李白笔下那个既多情、又恢宏的世界,同时吸引了一批批诗人共同去展现那个盛世,留下登峰造极的诗歌顶峰。
李白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但他的诗中,也有对现实的抒发。因此他的饮酒诗有着明显的时代划分,即盛唐和盛唐过后。盛唐的时候,李白讴歌着伟大的时代,记录自己恣意的生活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但是随着大唐国力的衰退,李白饮酒诗中的豪情逐渐消失,转而专注民生疾苦,抗诉朝政的弊端,怀念那个一去不复返的盛唐。
四、李白飲酒诗成因探究
(一)饮酒诗内在创作影响
李白的父亲李客是一位富商,李白自小家境极其优渥。好的家境给了李白自信的性格和仗义疏财的品行以及对自由的渴望。优渥的家境,让李白不必为生计奔波,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进行宴饮。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李白才为我们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李白既天真浪漫,又狂放质朴。嗜酒如命凸显出李白的狂放。在酒的推动下,李白可“扶摇直上九万里”,摘星揽月。唐朝诞生了无数著名诗人,但古往今来,“诗仙”只有李白一人。饮酒诗如同李白的自白,映照出他的豪迈与率真。作为李白的生命意志,酒宣泄了李白的情感,让李白人格情感与宇宙精神合二为一。
(二)外在的酒诗创作影响
很多人沉醉于酒的魅力,甚至以酒为名,譬如在西汉时有人自为高阳酒徒。酒与文人之间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酒和文人交相辉映,为文人提供心灵的避难场。饮酒诗是对魏晋酒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李白痛饮狂歌,睥睨万物。如果李白不是这样的张扬,那他也不能被称为“酒仙”了。
李白幸运的一点是,他生活在一个盛世,统治者对文学极其爱好和包容。宽松的文化环境,给了李白更多的创作自由。李白眼界更宽,心境也更豁达,能尽情抒发抱负,挥洒热情。虽然偶尔也会借酒浇愁,但更多的时候,饮酒依然是其表达豪情的方式。可以说,李白以一己之力,提升了酒文化的境界,不断探索与尝试,用诗歌来展现酒文化。他的饮酒诗对后世有着很深刻的影响,酒意象从此被后世诗人广泛采用,诞生出无数脍炙人口的饮酒诗。
综上所述,李白饮酒诗和酒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李白饮酒诗也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得内敛,尤其是后期的时候,诗中少了不羁狂放,更多了一层人生的无奈,以及对那个再也回不来的盛世的缅怀。我们不仅要论述李白的饮酒诗,更要通过饮酒诗研究李白的心境和酒意象的关系。作为最著名的盛唐诗人,李白的饮酒诗不但反映其情感和人格,也是盛唐的一面镜子,帮助我们理解盛唐的面貌。
李白诗歌中的热辣奔放,自由洒脱,总是让人心生向往。这是李白的诗在封建社会的文人诗中独树一帜的原因,他的诗是魏晋酒文化的丰富和补充,也探索和拓展了饮酒诗的写作半径,激发着后世诗人创作,为我国古代诗歌宝库增加了一首首璀璨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