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灿梅
《一生》是莫泊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整部小说讲述了出生在贵族家庭的女主人公雅娜的一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19世纪法国女性的生存状况。莫泊桑善于发掘平凡人的小事,致力于真实的逻辑,描绘真实的人物和其自然的本性。《一生》这本小说笔调朴实细腻、平铺直敘,很真实地展现了各个人物的特点,他们共同呈现出当时社会大背景下诺曼底生活的一角。虽然小说的主要人物是雅娜,但雅娜周围的人都对她的人生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本文也将对这些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一、《一生》的简介
《一生》中,雅娜出身于贵族家庭,十二岁被父亲送进修道院学习,也按照父亲的意愿,其性格一直都是天真单纯的,向往美好、向往未来。和父母回到庄园后,单纯无知的她认识了当地的贵族青年于连,被其温柔翩翩的外表所吸引,并对两人之间的交往感到新奇,觉得两个人会是灵魂契合的伴侣。但是结婚后,丈夫褪下了优雅的面具,冷漠吝啬、待人粗暴,一切都没有按照她的幻想发展。她还遭到丈夫的两次背叛。她渐渐地成为旁观者,对周遭表现出冷漠的态度。随后,儿子保尔成为了她的救赎,她把自己幻灭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对他溺爱、放纵,即使屡次被伤害,仍然对他抱有希望。儿子骄纵放肆、不学无术,把财产挥霍殆尽,却仍然不愿回家。雅娜走投无路,在父母、亲人去世后变卖庄园和侍女萝莎丽一起生活。最后,小说以保尔把刚出生的女儿交给雅娜为结尾。
二、《一生》中的女性人物
(一)雅娜
她没有远大的追求,没有锋利的棱角和鲜明的个性,她心地善良、单纯温柔、待人宽厚。在小说中,雅娜扮演了天真单纯的少女、隐忍屈从的妻子和失去自我的母亲三个角色。她一直没有关注自己,总把生活的希望放到他人身上。
她父亲希望她成为一个幸福、善良、正直而温柔多情的女性。在出修道院时,她也确实是这样的。美丽的少女雅娜喜欢外面世界的自由,从修道院出来后,她就像刚从笼子里被放出的小鸟一样,对周围有着浓烈的好奇心,会独自在外面闲逛,享受着乡间的美景。她在心里期待着浪漫美好的爱情,想象着以后和她喜欢的那个“他”在一起的生活场景,他们会有孩子,一起玩耍,在草地上跑来跑去。她和她的母亲一样,喜欢幻想而又多愁善感。
于连是她出修道院后遇到的第一个年轻男性,她把自己对爱情的憧憬都寄托在了他身上,觉得和于连相处很新奇、很开心、很激动,认为他们会是灵魂契合的伴侣。但是她却把这种新奇当作爱情,结婚前夕,她却有点惶恐。她觉得幸福和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但实际上她并没有做好未来生活的准备,不知道也没人去教她怎么做一个妻子。男爵只对她说了几句很模糊的话,并告诉她妻子是完全属于丈夫的。
在新婚蜜月返家后,她开始感到陌生、迷茫,不知道以后该做什么,并且觉得之后再没什么事可做的了。她的青春岁月是在修道院度过的,渴望着未来,沉湎于幻想。走出那堵“墙”后,她的期望都实现了,所以剩下的只有现实。她渐渐意识到了这种幻灭,她的憧憬也不在了。
慢慢地,她学会顺其自然,在心里把于连当作陌生人,她感叹道:“人生,可并不总是快乐的。”她知道丈夫的行为不对,是可耻的,她甚至为此感到痛苦。但是她却不抗争,默默地看着、受着。每当感到痛苦时,她都会缅怀过去,然后在清醒时,又分外悲伤。
发现丈夫的不忠后,她从逃避到疯狂,最后痛苦地接受,并选择揭发于连的虚伪和不忠,但是现实却给了她沉重的一击,将她生出的一丁点反抗意识扼杀在了“摇篮”里,她不得不接受丈夫的出轨。之后孩子成了她的救赎,她不再惧怕任何绝望,爱情幻灭后,她把这份感情全部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成为了一个盲目溺爱孩子的母亲。
也因此,在对待保尔这件事情上,她格外优柔寡断。作为母亲,她给了孩子她能给的一切。在一次次地被保尔伤害后,她却仍然帮他还清债务并想念着他。在和萝莎丽节俭度日时,她还一直沉湎于过去的回忆中,感叹着命运的不公。直到最后看到孙女时,她的生活才有了喜悦和生气。
(二)侍女萝莎丽
作为仆人,萝莎丽尽职尽责,并且心怀感恩,和主人一家相处得很好。在女主人雅娜结婚时,她内心很激动,但表现得却并不明显。在雅娜知晓她有了孩子后,她一直心怀愧疚,不敢直面雅娜,害怕被问孩子的父亲是谁。在回答雅娜的问题时,她说觉得于连很可爱,其实这也反映出她内心是渴望爱情的。
重逢后,萝莎丽身上有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现代独立女性的影子。在丈夫去世后,她把孩子教养得很好。她有主见、有计划,能把自己和雅娜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并帮助雅娜处理各种事情。她明白保尔的劣性,指出雅娜的懦弱,劝雅娜不要再继续纵容保尔,要过好自己的生活。
(三)男爵夫人
小说中的男爵夫人是病弱肥胖、养尊处优的。她经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渴望着浪漫的爱情,设想自己就是小说里的女主人公。她“随大众”,多情善感,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较大。她其实是那时女性的典型,待人宽容温厚,有着浪漫气质。她没有自己强烈的意愿,一直顺从自己的丈夫,两人的相处看起来幸福平和。但她没有教育过自己的女儿,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
(四)丽松姨妈
她总是“不声不响”,没有存在感。在旁人的眼中,她是异类一样的存在。于连和雅娜的婚事却让她十分激动,给新娘做衣物时非常专心,也非常有干劲儿。她会在窗前望着外面月色下散步的“未婚夫妻”。其实,她内心是羡慕的,也渴望着美好的爱情。在雅娜怀孕后,她一直照顾着雅娜,后来发生各种事情也一直陪伴着雅娜。丽松姨妈看似是旁观者,但她好似把雅娜当成自己的孩子,总是默默地陪伴和付出。
三、《一生》中的男性人物
(一)于连
于连是一个演员,他表现得温柔、优雅、风度翩翩,但在这面具下隐藏着他的冷酷、吝啬和对妻子的不忠。他善于伪装,用这层外表欺骗了雅娜、萝莎丽和伯爵夫人。小说中并没有对他进行谴责,只是描写出他的道德败坏、自私贪婪,以及社会对他的谅解和宽容。在他去世后,雅娜也只忆起他们的欢乐时刻。
于连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神甫的话中。神甫说他是可爱的年轻人,稳重、沉静。在刚和雅娜见面的时候,他健谈、优雅、迷人,用他温柔的外表欺骗雅娜。
婚后,他恢復了冷漠、自私、吝啬的模样,接管雅娜家的财产后,压缩开支,苛待农民,并且还控制雅娜的花销,在经济上束缚着雅娜。他也不再装扮,整日不修边幅,待人粗鲁。他的装饰都是别有目的,欺骗他人的,因为在遇到伯爵夫人后,他开始装扮自己,开始变得和初遇雅娜时一样。此外,于连也没有尽过当父亲的责任,甚至在雅娜想要第二个孩子时,以教养孩子需要花费金钱和精力为理由而拒绝了雅娜。
(二)男爵西蒙·雅克
小说中第一章节就介绍道他最大的优点是秉性善良,但其实是迟钝和魄力不足。像其他上诺曼底的贵族一样,他靠地租过活,有需要就租卖土地。他不爱交际,与周围望族无来往,他所受的教育使他和同阶级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同时,他也是启蒙思想的热情拥护者,他坚信出修道院后的家庭教育以及田园自然法则的影响能让女儿成为他想象中的样子。在男权至上的社会中,父亲对儿女的教育有着决定权。所以,他是雅娜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一直按照他自己制定的“贵族式”规划培养雅娜。他跟雅娜说:“这有什么办法呢,我们谁也无能为力。”他爱自己的女儿,但是却教她顺应自然,不要改变。不过后来他也和女儿说过,老了之后,不要回忆过去。他是一个好父亲,也不是一个好父亲。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他似乎没错,但从现实来看,这样的教育却让雅娜陷入不幸中。
(三)福尔维勒伯爵
他一出场,书中就将他描写成让妻子很愁闷的“怪人”。他很爱妻子,但也对她有着很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他喜欢邀请朋友一起打猎,喜欢向自己的妻子展示他的“战利品”。他会包容妻子暴躁的脾气,会为她脾气变好而高兴。他妻子骑的马失控时,他非常焦急和担心,不顾危险去救她,但在成功后却带着胜利的神情得意地笑,这也彰显出他的好胜心和征服欲。在得知妻子的背叛后,他深受打击,愤怒、痛苦,并在怒气的驱使下,使小木屋在斜坡上滚下去,导致了于连和妻子的死亡。在看到小屋滚落后,他紧张、害怕、惊慌、无措。然而,在仆人告诉他夫人已经去世后,他变得无比轻松,这也显露出他的冷漠和无情。
(四)保尔
保尔是母亲的救赎,是母亲希望的寄托。他母亲雅娜害怕他受苦、受累,尽可能地满足他的想法,但不让他远离自己身边。畸形的教育使他变得自私冷漠、不学无术,没有责任意识也不努力,之后还沉迷赌博和投机生意。他离开诺曼底后,犯下各种错误,欠下许多债务,都是他母亲帮他处理好,他却从来不反思也不改变,只会躲避。母亲的这种纵容让他变得肆无忌惮,只知索取,甚至用生命威胁母亲帮他还债。这些归根结底都是雅娜的溺爱、纵容以及畸形的教育造成的。
莫泊桑笔下的这些人都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极为平凡的小人物,或是“好人”,或是“坏人”,他们并不完美,也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强烈的个性。《一生》中也没有跌宕起伏让人震惊的情节,主要讲述的是雅娜平凡的人生和不幸的遭遇,但又何尝不是讲述着其他人物平凡的一生。从小说之外来看,在男权至上的社会,雅娜和周围女性的一生都是悲剧的。但从当时社会现实来看,她们其实和其他女性一样,都是在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小说的最后,雅娜抱着孙女,生活仿佛又有了生气,可能她以后的生活又会有新的寄托和希望。所有的这些人物都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是按照“社会规则”过着自己的一生,就像小说最后萝莎丽说的那句“生活不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也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