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砚,或曰研,是我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之一,可用于调色、研墨、舔笔等。它的发展史与其所需研磨之物紧密联系。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实物是距今5000多年前的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块石砚,同时出土的还有石盖、石质磨棒、黑色颜料和水盂等。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砚和磨棒(或称研石)一起使用,这主要因为所磨的颜料形状不规则,多为零散的片状或颗粒状,需要研石协助研磨。东汉时,墨模已出现,墨的形制渐规整,人们能够手持墨锭直接研磨,研石逐渐因失去作用而被淘汰,从而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砚。
砚的材质丰富,包括陶质、玉质、瓷质、铁质、漆质、石质等。但石砚,特别是歙石、端石两种砚材,由于赏用兼具,名声尤盛,自唐代就长期占据砚史上的主角地位。1000多年来,双方时而遥遥相望,互相吸引,时而并肩作战,惺惺相惜。在与文人朝夕相处之中,它们发墨不损毫的实用功能、温润如玉的特性以及自成审美体系的天然石品花纹,引起文人的特别关注,文人们纷纷开始发挥想象,以物比人,以诗言志,不断赋予其人文色彩。这些表达文人志向、情趣等的人文色彩与砚台紧密结合,相映成辉,不仅大大丰富了砚台的文化内涵,使砚台兼具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更使砚台成为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安徽博物院藏有砚台300余方,时代上起汉唐,下至当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及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遴选唐至明清歙、端砚各数方,就其造型、文化内涵、题铭、艺术特色等逐一进行赏析,力求全方位展现两者的发展历史,以及它们与文人的相濡以沫、日夜厮守。
一、唐代砚台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文化艺术灿烂夺目,不过对于实用工艺品端砚、歙砚来说,由于尚处初采阶段,主要偏重于实用,因此储墨量较大的箕形砚成为主流。箕形砚线条坚实有力,形式简洁素雅,体现出大唐盛世在砚台制作上务实、尚简的精神取向。端砚、歙砚虽各据南北,但盛唐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相对便利的交通使两者得以走向全国,带来文化高度融合,两者在形制上也基本保持了高度统一。从安徽博物院藏的唐代歙砚和端砚来看,歙砚的雕工更加坚挺有力,层次感强烈,端砚的雕刻则更显圆润丰满,一气呵成。
1. 唐 箕形歙砚(图1)
长19.3、宽13.5、高3.1厘米。砚色淡青, 石质细润。因形似长方形簸箕,故得名。箕形砚没有砚堂和砚池的区分,砚面平而倾斜,便于聚墨和舔笔。砚额部位落地,砚尾一端以双足支撑。雕刻线条方正,硬朗有力。砚面上的道道划痕是它身经千年、饱经风霜的无声诉说,是为知识输出和传播做出贡献的证明。
2.唐 箕形端砚(图2)
长15.3、宽10.4、高2.6厘米。石色灰中透紫,造型小巧。砚面前低后高、前深后浅,砚尾设有稳定的方形双足。平滑宽大的砚堂,不仅容易养护,而且推研舒畅,实用的器形与大唐的时代风尚完美结合。雕刻线条圆润流畅,浑然一体,不着痕迹。砚边的缺口是其沧桑经历的象征,引人无限遐想,似乎隐藏着许多秘密,欲说还休。
二、宋代砚台
宋代是歙砚、端砚发展的辉煌期,不仅开采的砚坑和收获的石品数量众多,而且备受文人雅士的关注,各类研究书籍纷纷问世。米芾的《砚史》、欧阳修的《砚谱》、唐积的《歙州砚谱》、唐询的《砚录》、叶樾的《端溪砚谱》等,为砚的研究注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对砚的发展也起到了指导作用。
唐代流行的箕形砚在这一时期逐渐减少,演化为更为实用的抄手砚。抄手砚峻拔挺直的线条和内敛端庄的风尚,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性情怀,成为砚史上又一座丰碑。除此之外,圆形、方形、随形等砚台在宋代也十分普遍,可见其发展的多元化。
1.宋 长方形抄手歙砚(图3)
长19.4、宽8.8、高4.5厘米。歙石,色泽灰中泛红,乍看似铁质,石质致密。砚堂平整宽大,可缩短磨墨时间,实用功能强。砚面起双边,砚堂下斜成砚池,背为抄手式,方便拿取。造型平直规整,简洁大方。雕刻手法洗练明快,毫不拖泥带水。线条挺拔俊朗,铮铮似有剑锋。
2.宋 抄手端砚(图4)
长9、宽6.2、高1.5厘米。端石,色泽黑中泛紫,石质细腻平滑,保存完好,品相极佳。此砚平面整体呈梯形,砚首比砚尾稍窄,砚面成弧形伸向上沿形成砚池。造型简洁,刀法娴熟圆润,砚面的弧线尤其优美,犹如划过天空中的一道彩虹。抚拭之间,审视之际,古韵浮现眼前,令人感慨万千,文思涌动。
3.宋 枣心眉纹歙砚(图5)
长21.2、宽12、高2.7厘米。此砚为长方形,平底,石质细腻平滑。椭圆形砚堂内嵌有活动眉子石一片,既可以作盖,又可作研磨面,因这种眉纹两头细中间粗,像枣核,故称为“枣心眉纹”。此砚构思奇巧,石片嵌入砚身,新月形砚池形成,别有意趣。在宋代,歙砚备受推崇和喜爱。欧阳修、蔡襄、黄庭坚、苏轼等大文豪都曾为歙砚撰文写诗。蔡襄的《赞歙砚诗》“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将歙砚与和氏玉相媲美,体现出歙砚的无价和珍贵。苏轼的《偶于龙井辨才处得歙砚甚奇作小诗》:“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璧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将研墨声比作娓娓动听的琴瑟声,足见作者之雅趣及对歙砚的喜爱。
4.宋 箕形端砚(图6)
长13、宽7.7、高1.6厘米。色青灰,乍看似陶质。造型小巧,呈风字形。砚堂光滑平整,下斜成硯池。砚额中间下凹成弧线,起装饰作用。线条平直规整,简洁古朴。箕形砚为唐代较为流行的砚式,宋代也有行世。此砚与唐代箕形砚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无足,底部及尾部平直无弧线。
三、元明砚台
元明时期,受优质歙石短缺的影响,歙砚发展稍显颓势。但凭借着徽派砚雕的巧思设计和精工细作,歙砚制作得以保持着较高的水准,从而维护了“端歙并峙”的地位。中正的抄手大砚、雅洁的随形砚和灵动的仿生砚,是明代歙砚形制的典型代表。此时的端砚继续发展,明代朝廷对端石开采更为重视,老坑已成为皇家专用之坑。端砚形制趋向多样化,但抄手砚仍为主要砚式,同时,随形砚和厚重大砚增多。这一时期,无论端砚还是歙砚,题跋、款识均受到重视,出现了专供收藏、赏玩的砚,雕刻上也更加变化多端。
1.明 双足蝉形歙砚(图7)
长28.5、宽21、高5.5厘米。歙石,色黑。砚体光亮圆润,线条简洁流畅。蝉形,蝉首是水池,略微凸起的蝉身为砚堂,两翼为边框,砚首着地,背部有两乳状足,保留了唐代砚形的风格。此砚构思巧妙,砚面的雕刻分为三层,层层深入,造型别致,刀法简练,栩栩如生,尤其是砚首开凿墨池的深大,折射出明代文人豪放洒脱的艺术风格。蝉形砚初现于宋代后期,至明代甚为流行,并以歙石多见。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因能“脱壳再生”被视为永生的象征。此外,由于古人认为蝉以露水为生,故又视其为纯洁的象征,唐代虞世南的“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即是对蝉居高饮洁的歌颂。蝉的装饰不仅出现在砚台上,在青铜、玉器等器物上也频繁出现,成为古代人们艺术生活中广泛采用的题材。端详此蝉形歙砚,阵阵蝉鸣仿佛就在耳畔,酷暑似乎也近在眼前。
2.明 长方形兰亭序端砚(图8)
长24.3、宽14.9、高6.8厘米。绿端石,色碧,石质细润。砚面平直,砚首雕树荫掩映下的凉亭内二文士对坐畅谈,砚堂、砚池化为亭下池塘、山石,尤其亭下的砚池琢为不连续的数个小洞,实现了视角的延伸,增加了立体感和神秘感,让整方砚台平增空灵之感。砚面四周小桥流水辉映,花木萦绕,曲径通幽,绵延无尽。砚体四侧平雕兰亭修褉图,底刻王羲之《兰亭序》全文,后署“王羲之”三字,并镌“宝藏”篆印。兰亭砚是宋代开始出现的一种砚台形制,多为端石,明代中期开始盛行,清代中期以后不再流行。兰亭砚的主要特点就是砚面雕饰兰亭修褉图景,砚背临刻《兰亭序》。
3. 明 长方形抄手眉纹歙砚(图9)
长20.9、宽11.7、高7 厘米。歙石,石色黝黑。砚体高大,上下等宽,砚堂宽大平整,方便磨墨,砚额开一字池。砚面有清晰眉纹,黑色条纹如人眉,故名。眉纹又称眉子,形态各异,按照纹理不同可分为对眉、雁湖眉、长眉、短眉等品种,这些称谓十分形象,历代文人墨客对歙砚眉纹极尽赞美之辞,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做诗《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金星荧荧眉子绿,婺源琢石如琢玉。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文君远山蹙。”
4. 明 长方形抄手端砚(图10)
长23.2、宽14、高8.5 厘米。端石制, 石质黝黑细腻。长方形抄手砚式,上开一字池。砚背密布大小石柱眼,又称“鸲眼”,巧做成14 柱,错落有致,星星点点、层层叠叠,乾坤无限,妙趣天成。虽石眼对砚台发墨并无益处,仅起装饰作用,但文人墨客以物比人,对其赞叹不已,清初潘次耕在其《端石砚赋》中评述:“人为至灵,乃生双眸;石亦有眼,巧出天工。”对石眼的喜爱溢于言表。
5. 明末 椭圆形歙砚(图11)
长20.5、宽13.8、高3.4 厘米。椭圆形, 石色漆黑发亮,砚面平滑莹润,未开砚池、砚膛,且光素无纹饰雕刻,仅侧边刻有篆书“玄玉”二字,“玄”即黑色。古人称美石为玉,此砚被比喻成美玉,可见对其喜爱之情。不加雕琢的砚台多为了保持石材的天然纹理,供人玩赏品评,但不甚实用。
6. 明 圆形端砚(图12)
直径9.3、高2.8厘米。石色紫中泛赤,石质细致嫩滑,抚之手感莹润。砚面留平宽缘,缘内凿环形沟作墨池,中间是凸起的圆形砚堂。砚盒上刻有“田力”二字。古代文人以砚为田,将砚视为安身立命、朝夕相随的伴侣,正似农家在田地里劳作谋生一样,文人们通过在砚田上的辛勤耕作得以实现人生愿望,一展宏图。故有人认为“文人有砚,犹美人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
四、清代砚台
有清一代,赏砚之风盛行,砚的文化内涵不断挖掘和提升,可谓砚台史上最繁华的一代。无论端歙,受时代风气影响,对工艺精益求精,造型上丰富多样,雕刻上精细入微,文采上各自风流,装饰上花样百出,普遍含有吉祥的内容,大部分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砚的制作达到了繁盛时期,逐渐脱离实用的束缚,成为一种集绘画、美术、雕刻、诗文于一体的工艺美术品,并涌现出了一批专业的制砚名家,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气象。但从数量上来看,清代存世的歙砚远远少于端砚,这可能与歙砚开采较少有关。
1. 清 长方云纹歙砚(图13)
长15.2、宽10.5、高2厘米。砚面雕云纹, 规整细密,刀法流畅,充满节奏感和韵律美,达到了雕饰无痕的境界,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砚堂与砚池整体作圭形,质地坚实细腻。云纹在玉器、青铜、漆器、金银器等器物上也广泛应用,它变化多端,通常还会和其他纹饰一起出现,如云龙纹、云雷纹、云蝠纹等,动感飘逸的线性美感和变幻莫测的多元组合不仅起到装饰美化作用,同时还代表着如意、祥和、吉祥的寓意。
2. 清 随形云龙纹端砚(图14)
长31、宽26.1、高6.3厘米。石色微紫, 砚额处雕饰云龙纹,云朵舒展随意,充满艺术感,云中深凹处巧作为砚池。随形砚,又称异形砚,它不是简单地保留自然,拿之即用,而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以增强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由于它在自然与人工之间互有兼顾,这从一定意义上推动了砚雕艺术的发展。背有铭文:“三星在天,见龙在田。君子宝之,志传万年”,表达了期待砚台能够永世传用的愿望,让人不禁联想起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感叹。
3. 清 乾隆御铭瓦形歙砚(图15)
长15.2、宽18、高1.8厘米。整体呈瓦形,造型简单,线条简练,透出古典质朴的韵味。上部有阴刻铭文“石渠阁覆,以瓦肖其形为砚也,出于琢,非出冶,友笔墨佐儒雅,思卯金太乙下。乾隆御铭”,下有印章式铭“澂观”,砚首刻“仿汉石渠阁瓦砚”。石渠阁为汉代皇室藏书之地,也是汉代开展学术活动的主要文化活动场所。阁周围以磨制石块筑成渠,故名“石渠阁”,渠中导入水围绕阁四周,以利防火防盗。以秦砖汉瓦制成的砖瓦砚十分珍贵,清代尚古之风盛行,常模仿其形制,以石材或其它材质制成“瓦形砚”。
4.清 四灵古砚铭圆形端砚(图16)
直径18.5、高4厘米。砚面留平宽缘,缘内凿环形沟作墨池,中间是凸起的圆形砚堂。砚边饰挺拔的几何纹,由一条条回旋的直线组成众多三角形,颇具特色。背有铭文“四灵古砚”,周边绘四灵图像,顺时针方向分别为龙、麒麟、凤凰和龟。四灵起源于《礼记·礼运》篇,产生于战国末期。在汉代,四灵是祥瑞,象征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四灵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四灵的崇拜,而且包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基因。汉末魏初,在四灵的基础上,产生了“天之四灵”概念,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这是人们为了更好地记忆星象,把地上的名称用到了天上,把“四象”叫做“天之四灵”,简称“四灵”,常用于神话和传说当中,后来在道教也得到广泛应用 。
5.清 瓶形砚堂长方形歙砚(图17)
长15.3、宽10、高1.9厘米。石色黑中透青,长方形砚面上雕瓶纹,瓶腹部辟砚堂受墨,瓶口巧作砚池,瓶四周浅浮雕海水纹。瓶口两侧悬挂两个长耳,如意云纹作饰。颈部、底部均雕有回纹。在我国传统纹饰中,部分吉祥图案与宗教有所相通,瓶纹即如此—佛家“八吉祥”中有宝瓶,加之“瓶”又与“岁岁平安”之“平”同音,因此被賦予吉祥、富贵寓意,频频出现在玉器、陶瓷、砚台等器物上,也多见于宫殿、桥梁等古建筑之上。
6.清 瓶形端砚(图18)
长10.5、宽6.1、高1.5厘米。与上方歙砚上雕饰瓶纹不同,此方砚台整体作瓶形,造型新颖,雕工精细。石色紫中泛红,石质润滑。砚面两侧各雕一兽首作耳。瓶腹部辟砚堂受墨,瓶口深凹处雕作椭圆形砚池。颈部饰二龙戏珠纹,底部饰回纹。
歙砚、端砚的发展风格基本都是沿着从最初的以实用为主,鲜有装饰,到后期的实用与艺术结合,纹饰与形制更加多样化,经历了由简单到繁复,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历程。题材内容主要为花鸟、鱼虫、走兽、山水、人物、仿古图纹等,不一而足,但又各有侧重和特色。雕刻上,歙砚以线雕和浅浮雕为主,线条流畅简洁,平浅方正是歙砚造型的典型样式。端砚以线雕、浅浮雕、深雕为主,辅以透雕和镂空等。总体而言,端砚、歙砚在各朝代的形制、纹饰及雕刻技法上虽略有区别,但有趋同倾向,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缩影。
(责任编辑: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