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二语者汉语声调偏误分析

2021-01-17 00:58:18蒋鑫
作家天地 2021年36期
关键词:偏误分析实验研究对外汉语

摘 要:声调是汉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汉语声调承载着汉语中很多重要的意义和信息。近年来,针对二语者学习汉语声调偏误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对于母语为无声调语言的巴基斯坦二语者来说,汉语声调从接触之初就一直对他们的汉语发音造成着极大的困扰。所以本文拟对巴基斯坦二语者的汉语单声调发音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他们独特的声调偏误特点,以便为对外汉语教师在对巴基斯坦学生进行声调教学时提供一定的教学预测和参考。

关键词:巴基斯坦 单字调 偏误分析 实验研究 对外汉语

一、实验设计

(一)实验测试表设计

笔者主要是考察留學生静态声调的习得状况,所以以他们读单字调音节的发音材料为研究语料。

实验测试表音节中的声母选取了不送气清塞音b[p]、d[t]、g[k],因为从它们的声学性质上来看,它们在语音分析软件上的语图较好辨认;韵母选取了后响复元音iɑ[iA]、ie[iε]、ua[uA]、uo[uo]、üe[yε],主要原因有三点:(1)前人论文中为了不因音质改变而影响听辨,多选取典型单元音,相关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和深入;(2)我们应从实用的角度来更加全面地研究不同音节中的声调偏误;(3)构成这些复元音中的单元音包括了舌面元音的各个舌位,可以削减由于元音发音部位不同而对基频值产生的影响。(4)上述四个后响复元音韵母在大部分巴基斯坦发音人的母语中都有完全相同的发音,这可以减少因为对韵母熟悉度不同而对声调发音产生影响。

综上,本文的测试表中共有18个成字音节,其中包括阴平字5个(guā/guō/biē/duō/diē)、阳平字4个(dié/guó/duó/bié)、上声字5个(duǒ/diǎ/guǎ/guǒ/biě)、去声字4个(biè/guò/guà/duò)。实验测试表中的音节,是由本论文选取的成字音节和另一位调查者选取的不送气清塞音加前响复元音的成字音节混合而成,这样设计可以减少因为本论文选取的都是后响复元音而让发音人在认读过程中出现读音惯性。

(二)发音人

本研究的发音人共30名,包括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南亚师资班的30名年龄在21-28岁的汉语水平为高级(HSK5/6级)的巴基斯坦留学生(以下简称为二语者),他们学习汉语均超过了两年。其中包括24名男性、6名女性,他们的母语都为乌尔都语,极个别为旁遮普语。

(三)实验操作步骤和数据分析步骤

(1)每个字间隔两秒进行朗读,十个字为一组。用praat语音软件录制,并用测试者性别及编号组合命名保存。(F开头表示女性,M开头表示男性)

(2)基频测量。在对每个发音人每个样字的音频进行掐头去尾的处理确定声调长度后,将其10等分长,获取时长等分点上的基频数据,共11个。

(3)调域。本文参考了李璨在《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声学研究》中采用的计算各声调调域的方法,并且加以改进:算出每个发音人发每个音节的基频最大值和基频最小值,用基频最大值-基频最小值,得到每个发音人分别发每个音节的调域;再按四个声调将18个音节进行分类,算出四个声调的调域均值,从而得到发音人发各个声调的调域。

(4)LZ归一化处理。具体方法如下:a.求每名发音人发每个声调时在每个等分点上的基频均值;b.将上一步的每个均值化为对数;c.求对数值的均值a和标准差b;d.采用LZ归一化公式(x-a)/b求得归一化数值。

(5)作调型图。根据归一化数值作出每个发音人的声调曲线图。刘俐李在《江淮方言声调实验研究和折度分析》中提到:声调调型具有曲拱特征和音区特征两大特征。曲拱的命名以音高变化轨迹的几何图形为据。无音高变化,音高运动呈水平状,谓之平拱;音高变化呈升状,谓之升拱;先高后低的音高运动,音高变化成降势,谓之降拱;降拱和升拱的组合,先降后升,谓之凹拱。

(6)统计调值。赵元任先生创制的“五度标记法”,将声调的相对音高分为五度,用数字1、2、3、4、5表示,通常是画一条竖线,分作四格五度,用竖线表示音高升降变化的格式。由于赵元任先生是为了描述理想化的调值,所以对每个声调的调值都用数字进行了精确化的描述。但是本文的研究材料是一个个现实生活中的发音人,他们发出的音高不可能完全达到理想化的标准调值,而只能从相对音高的角度将他们的单字调发音和标准汉语母语者的进行对比。所以本文在读取他们的调值时,将调型图分为了五格五度,将赵元任先生的一个点代表一度转换成了一个格子代表一度,只要在一格的范围之内,就算作这一格整体代表的那个调值。

二、实验结果

(一)巴基斯坦二语者声调发音总体情况

图1是根据30名二语者声调基频归一化的平均值得到的均值折线图,以观察他们发音的总体情况。

均值折线图得到的四个声调调值和调型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顺序排列为:44平拱;323凹拱;323凹拱;43降拱。

阴平调的调值实际偏低;调型曲线位于第三度声学空间和第四度声学空间的分界处,总体来说处于平稳状态。

阳平调的调值错误,主要由于在阳平的起点处调值过高,出现了弯头情况。调型也存在缺陷,在调型曲线前小半段,即0%-30%处呈现缓慢下降状态,到了30%处才开始稳步上升,所以呈现出了凹拱的调型特点,和上声调相混淆。

上声调的调值和母语者不一致,因为在拐点处没有和母语者一样低到声学空间的第一度;调型曲线的总体走势大致正确,但是和标准调型曲线对比来看,标准曲线是在50%-60%处到达上声调值的最低点,可见在最低点处的发音略有拖延,但是图中的均值曲线是在30%处就到达拐点,然后声调曲线开始缓慢上升,拐点前的下降曲线和拐点后上升曲线斜度较小,下降或上升都过于平缓,所以拐点没能到达第一度声学空间,可见上声的发音同样存在缺陷。

去声的调值在调头处偏高、调尾处偏高,起点没有摆到位、终点同样没有降到位;从调型曲线上来看,去声的总体下降趋势正确,但是下降幅度过小,导致在调尾处没能成功降到第一度声调空间,而是在第三度声调空间就戛然而止。

综上所述,对二语者来说发汉语四个声调从易到难的大致顺序依次为:阴平<上声<去声、阳平。各声调分别存在的偏误有:

阴平:发音情况最好,和母语者差距最小。调型基本正确,但是调值偏低;调头有略微下降趋势,调尾有略微上升趋势。

阳平:存在很大偏误。调型不稳定,易与上声调型混淆,呈现先降后升的调型趋势,但调型曲线的凹度不如上声明显;调头起点普遍偏高。

上声:存在一定问题。起点、终点和拐点的相对高度把握不好,拐点处往往没有降到位,整个声调曲线过于平缓;拐点在整个声调中出现过早,并且伴有过长的延宕现象;在声调的中段容易出现失声断带的情况。

去声:发音情况不好。调域总体过窄,起点不够高且终点没有降到位,普遍在声调曲线前半段下降得过于平缓,后半段降幅才开始增大,总体来说降幅仍然过小,发成了类似于角拱的调型。部分二语者的调型发得很不稳定,出现了多次曲折,在发去声时声带松紧控制能力还有待加强。

(二)不同国别二语者的汉语声调普遍性偏误

由于人的认知具有普遍性,有些声调偏误在不同国别的二语者中都可能出现。所以,笔者通过广泛查阅论文,得出了他们发各个声调时的普遍偏误情况。这些论文中二语者的母语包含了八大语系和语言的三种结构类别。笔者拟通过对这些偏误的归类汇总,找出普遍性的声调偏误。

笔者发现普遍存在于各国二语者的声调偏误中的发展性偏误有以下几点:

(1)调域:整体调域偏窄。

(2)阴平:调值偏低,不能达到标准水平的音高调值;

(3)阳平:易和上声调型相混淆,发成先降后升的调型;

(4)上声:降升幅度过小,调头、调尾和拐点的调值和相对位置把握不好;

(5)去声:调域总体过窄,调頭调值不够高且终点没有降到位。

(三)巴基斯坦二语者的汉语声调独特性偏误

我们将以上的普遍性偏误和前文得出的巴基斯坦二语者的汉语声调总体偏误作对比,就不难得出他们的声调独特性偏误了。这不仅有利于形成对他们声调偏误的更加深入的认识,也有利于为教师的针对性教学和分国别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

巴基斯坦二语者的汉语声调独特性偏误在四个声调中均存在,但是主要体现在上声和去声的发音上:

(1)阴平:调头有略微下降趋势,调尾有略微上扬趋势。

(2)阳平:调头起点普遍偏高。

(3)上声:拐点处伴有过长时间的延宕现象;在声调的中段容易出现或长或短的失声断带情况。

(4)去声:总体下降幅度不平均,声调曲线前半段下降得过于平缓,后半段降幅才开始增大,呈现出角拱的调型特征。声带松紧控制不稳,容易出现多次升降,声调曲线极不稳定。

注释:

①王韫佳.也谈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3).

②李璨.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声学研究[J].湘潮,2007(3).

③朱晓农.语音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④刘俐李.江淮方言声调实验研究与折度分析[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

⑤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李璨.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声学研究[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3).

[3]刘俐李.江淮方言声调实验研究与折度分析[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

[4]王韫佳.也谈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3).

[5]朱晓农.语音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作者简介:蒋鑫(1997-),女,汉族,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实验研究对外汉语
从话题一焦点结构审视连动式中的偏误问题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7:54:17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20:17:05
山东夏玉米种植技术模式试验研究
浅谈基于HSK5级考试的对外汉语写作教学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1:31:36
汉法时态表达方式的异同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发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1:16:21
原油氧化特性实验研究
词块教学法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影响的实验研究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游戏篮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