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作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作品中刻画出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征及其蕴含悲伤情感,有效反馈了文艺复兴时期下不同知识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激烈碰撞,同时作者也通过这部作品映射出自己所处时代的特殊性,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心理状态。本文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为基础,并从精神角度对主人公浮士德的人生历程进行分析,深刻探讨浮士德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浮士德 弗洛伊德视域 本我 自我 超我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剧中浮士德博士的形象成为学者们关注研究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主人公因其性格特点被贴上不同的标签——“恶棍”“叛逆者”““僭越者”“邪恶欲望的代表”等。但通过对作品的深入剖析,如果浮士德只是一个单纯的反面形象,该剧也不会蕴含浓厚的悲伤情感。不仅如此,作者马洛在塑造浮士德人物形象的过程中,结合了文艺复兴时代特点,并赋予主人公中世纪时法律等知识体系,塑造了一个表面受人尊敬但内心渴望永恒知识、甚至不惜与魔鬼签订契约的人物形象,体现其对传统信仰和道德的摈弃却因极端选择最终导致灭亡的悲惨结局。
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框架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将完整人格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本我”的概念相比其他两者更为原始,主要反映了一个人缺失理性的本能需求与欲望,并在快乐原则的基础上促使人不顾一社会和道德标准,只为原始冲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自我”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现实原则,是“本我”经历后天的学习且受环境影响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范化的意识结构,努力控制原始冲动并以适当形式表现出来的状态,促进了“本我”与外界环境的有效调节,旨在满足本我需要的同时,保证能够遵循社会规范和法律要求的行为。“超我”彰显出遵循道德原则的理想化的自我,是自我在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得到约束并彰显自我理想来确定道德行为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本我、自我与超我三者的平衡有助于人们内心的平静,然而这往往只是一种理想的状况。现实情况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此消彼长、错综复杂的。在《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中,浮士德的自我在经过长久的挣扎之后,再也无法抵抗多年来被压抑欲望的挑衅,由此引发了其本我的充分释放以及内心的激烈冲突,并导致了最终的悲剧。
二、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视域下分析浮士德人物心理斗争的三阶段
从《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整体来看,作者在针对主人公浮士德的人格塑造方面充满了矛盾色彩。结合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视域来看,浮士德人格结构中本我和超我之间时常出现失衡现象。一方面,浮士德在对信仰的追求与生活的反思中并从中找到了自我,通过忏悔心理排解苦闷与焦躁。但另一方面,浮士德具有超脱思维束缚的批判抗争精神,渴望脱离本我并接触更丰富深刻的知识,其心理状态也随之不断变化。
(一)本我不断进发,主人公脱离超我追求原始欲望
从戏剧开始阶段可以看出,浮士德人物处于本我、自我、超我较为平衡的状态。这一时期浮士德对中世纪的大部分观点持认可态度。在这一阶段浮士德人物人格主要受超我主导,处在这一状态下的主人公能够主动遵循外界所制定的规范和标准。而造成其人物性格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于他发现了中世纪盛行学科背后的虚伪,因此他决定抛弃它们,浮士德在不断思考自己的命运和职业过程中,更希望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而他自己的欲望已经超越了社会道德标准的范围。剧中浮士德关于对圣经内容意义的曲解“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我们便失掉真理”,因而他得出结论,“那么,我们也许非得犯罪不可,因此也就终归死去”。由此可以看出,浮士德人物在这一阶段的人格结构已经失衡,他更愿意倾向于本我而选择真沉醉于世俗欲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更多地体现了关于意志或欲望实现的主题。浮士德贪婪的欲望和最终的命运似乎完全相反,但事实上从浮士德一开始就决定要学习更多,拥有更多,他的命运,—确切地说是他的欲望注定要结束。Hunter曾描述道:“每当这部戏剧提出浮士德想要得到什么时,它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将注意力从浮士德欲望的表面转移到它本源本体的模糊性上”。欲望本身似乎不再是一种自然的习性,正如浮士德也曾无意间提及过,欲望是一种“绝望的事业”。浮士德牺牲自己,证实了他自相矛盾的满足感、渴望和匮乏。浮士德长期处于超我支配下,虽然表面上看他遵守当时社会道德和法律准则,从表面上看他遵守中世纪时期的准则,压抑着自己的本能和原始欲望,但浮士德被压抑着的各种思想情感一直在找寻机会释放和实现,本我中原始欲望日益强烈且最终成为主导浮士德走向悲剧的重要因素。在全剧中,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相呼应的情节在剧中出现六次,“本我”思想诱使浮士德听从本心的号召沉迷于世俗的享乐,探索宇宙的全部珍奇,但是“超我”思想也时不时出现,引导浮士德摆脱享乐幻境找回对知识和科学渴求的激情。“本我”与“超我”对应的描述展现了浮士德挣扎彷徨的抉择,本質上体现出浮士德人格中本我与超我的激烈冲突。从全剧结局来看,最终浮士德选择顺应“本我”的诱惑,向靡非斯特妥协顺从。尽管靡非斯特对浮士德选择“本我”而弃“超我”提出了警告,但浮士德仍然无动于衷,在不考虑个人价值和长远未来的情况下对安于现实并极尽享乐的生活方式作出了彻底的妥协,“学学浮士德的大丈夫般的坚韧吧,既已不能再得的幸福就莫再留恋”。这表明浮士德已经完全处于本我状态,从前所压抑的欲望和情感获得了释放,他已经不关心来世的幸福,只沉浸于短暂且荒唐的享乐生活之中。
(二)本我与超我的长久斗争
浮士德在与靡非斯特签订契约之后,开始醉心于无限知识和权力,对曾经追求的整理和信仰的科学表现出抗拒与排斥,甚至展现出了难以容忍的蔑视,对过去所接受的观念不屑一顾,“由于这是一种没有希望和解放的越界,浮士德的妥协是反叛传统的、孤注一掷的、自我毁灭的”。由此可以看出,不同阶段下浮士德人格中本我与超我人格斗争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这两种人格对浮士德产生很大影响,使其一直处于矛盾情感状态下,既无法彻底放纵自己而沉沦于本我对原始欲望的追求,也不愿接受超我的管束,而自我对此也无法进行有效调节。所以纵然此时本我占据了上风,超我对浮士德的影响依旧隐隐可见。多年来的主流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已使浮士德的思维模式固化,所以即使在这二十四年中,浮士德得到了曾经所渴望的东西,例如对欲望的无限顺从、无尽的名誉,他也时而反思自己,试图向逃离享乐至上的欲望鸿沟,但是浮士德已经失去了对于真理和知识追求的激情与一往无前的勇气,他只能不断陷入更深的绝望之中。因而,可以推断,在浮士德人格中并不存在二元对立式的绝对观念,他始终游离于不同的观念之间,因而尽管其表面上拥有了一切欢乐,由于内心本我和超我的激烈交锋,他的精神处于极大的痛苦中。
(三)本我的衰微与超我的渐强
“在临近戏剧结尾处,浮士德在回想有关救赎的知识和再次重新忘记自己之间摇摆不定”。在经过二十四年的冒险经历和纵情声色之后,浮士德不得不控制其本我,思索自己曾经的承诺了。在发现自己仍有反思回头的可能性后,浮士德愿意彻底改变沉溺于欲望的生活与思维方式,遵循超我的指引。然而,在靡非斯特的恐吓下,浮士德再一次妥协于欲望,不得不背离超我的导引。为了转移内心的焦虑和恐惧,浮士德在惊慌和绝望中向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女海伦需求心灵支撑与情感的依托,希望重构自身的心理防御系统。海伦象征了古典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是作为人文主义者的浮士德所极力推崇的,但“对于浮士德而言,古典世界既是最高的奖赏,也是造成他毁灭的导火索。这一运用欲望填平欲望的自我欺骗方式最终导致了浮士德更彻底的沉沦与毁灭。浮士德的选择令老者大为失望,在断定他已无药可救后,老者离开了浮士德,这也预示了浮士德最终无可避免的厄运。
在结局处,浮士德对于现世享受的短暂欲望令他失去了弥补过错的机会,也正是他冲动的、释放了的本我诱导他一步步走向了毁灭。在无尽的悔恨中,浮士德最终于惊恐中死去。但可以设想,对于一个挣扎于本我和超我冲突之间的人文主义者而言,内心中不同观念的激烈冲突必将令其苦不堪言,陷入无尽的深渊中。
三、结语
逻辑上讲,马洛笔下的浮士德切中了意识形态转变的症结所在,是在文艺复兴的大语境下,在一定意义上一场人类彰显个性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微妙的赌博,是人性与现实的抗衡。而思维与现实之间的裂痕仍是那一眼望去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勿庸质疑的是,马洛为愈合这一裂痕所做的努力使诗剧正走近现实,使神话与历史现实奇迹般地相遇了,而剧中所凝结的那种永不满足、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和永恒向上的探索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不断从困境中崛起,奋发向上,最终实现了对人类自身与现实的超越。
参考文献:
[1]李敏.浅析弗洛伊德人格理论[J].青年與社会,2019(24).
[2]刘建国.从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看人性中的软弱和败坏[J].文教资料,2018(26).
[3]王菲.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视域下解读《浮士德博士的悲剧》[J].戏剧之家,2021(8).
[4]赵伯飞,艾晶,吴建新.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视域下快感与美感的关系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作者单位: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周晓培(1977-),女,江苏睢宁人,大学本科,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