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国话语建构中,需要结合当前中国现代文学中国话语建构的实际情况,从明确话语主体归属问题的角度出发,有效探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国话语构建方式,从而才能推动现代文学与中国话语基本性质、当代价值之间的协调发展。合理破除学科的焦虑和危机,构建完善的中国话语体系,促进中国话语体系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有效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国话语构建基础,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国话语构建方向,最后提出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国话语构建策略,以期促进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构建工作的合理发展。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话语建构 方法
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在构建与发展中,需要确定话语主体的归属问题。通过中国现代文学的话语体系来看,中国话语的基本概念和所要表达的话语主体就是中国,但是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主体的存在。而是要结合当前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稳定的、共享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方面出发,明确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在构建和表达过程中的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记忆、文书来构建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达到传统优秀文化话语与现代文化话语之间有机融合的发展目标。
一、中国现代文学中国话语建构的基础
在现代文学当中,不仅有许多身份、立场、趣味的作家和流派参与其中,这些主体也都参与了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工作。通过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探究、分析等形式,有效明确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本土观念系统和价值以及审美取向。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工作,还要从现实的文化意愿角度出发,通过中国话语体系来反映现代文学的历史,构建成满足民族文化自信和新时期发展的文学史景观,从而才能更好地突出现代文学话语体系构建的特征。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在确认自我文化的主体性上,具有可操作性的、多元化的进行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从而才能更好地弥补现代进程的观念品质,提升更多人对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认知,达到现代作家和作品之间共享、稳定的文化发展目的,避免给现代文学创作和发展等工作带来困扰。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不仅指向现代文学的创作者,还要结合中国现代文学中书写对象、接受者、阐述者的实际情况,构建成现代文学的话语主题,明确现代文学的性质定位。在人的文学中,可以将其当作现代文学的基本精神追求,通过对目前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等形式,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在创作发展中的时期思想。目前怎样沟通人与国家、人民、阶级、民族的关系成为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构建的主要困難。比如在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境,研究五四新文学时,用的是一套中国现代文学话语的学术话语,而在研究左翼文学和民族主义文学时,运用的是另一套学术话语,在此过程中就给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工作带来挑战。在某一阶段,一些偏离中国文学传统的创作受到高度评价,而在回归民族形式以及对社会进行批判的作品中却被当作新的方向。因此,呈现出学术矛盾和话语混乱情形不一的现象,为构建完善的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必须处理好谁的中国现代文学这个问题。还要具有清晰的学术话语内在逻辑,正确定义现代、经典、文五四文学、革命文学等方面的主体归属。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中,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还要以符合政治诉求和变革意愿为出发点,构建新的、规范的文学形态和话语体系。还要坚持民族自立的原则和基础来组织民族主义情感,充分对中国现代文学中所隐藏的巨大生机活力挖掘出来。
二、中国现代文学中国话语建构的方向
目前,我国现代性话语体系在构建中,不仅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还给中国现代文学的话语体系建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比如,一些消解权威、崇尚世俗的时代潮流给现代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工作带来压力,并且也让学术界无所适从。中国现代文学的话语体系构建还会受到学术研讨的议题、刊物专栏的讨论、新闻舆论的引导等方面的挑战。这就需要中国现代文学以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重新确定出发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还要明确学术话语构建的核心观念,通过现代性的观念来检视中国现代文学的演进和发展实际情况。所构建的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不仅要包含文学的内部秩序,还要通过瞻前顾后的创作原则,正确区分和对待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同时,还要重新评估欧美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学史意义。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还要定位个体价值与国家生存之间的关系,从多个角度提升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水平。目前,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和观念需要四处出击,全面应对外来的纷扰乃至相互冲突的文学现象。当前,现代性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只有不断收敛其锋芒,强化现代学术话语的实用性,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话语体系构建工作的合理发展,提升其话语构建和发展的工作水平,让其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的发展工作需求。另外,当前许可性质和价值定位的差异性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路上的选择带来很大影响。目前,中国现代文学在研究方法上还存在固守和开拓不一现况,这给推动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文化研究中,需要通过一种日常审美、合理心态、多元文化的观点,结合多学科的理论资源,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生产、传播、文本中的思想文化,构建成多重话语的体系,从而开拓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路径。在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发展中,还要不断扩张现代文学研究的边界和对象,通过将现代文学研究工作与其他学科之间融合等形式,避免出现现代文学学科危机的问题。这样才能重新构建中国现代文学的学术话语体系,提升其发展的效率和水平。
三、中国现代文学中国话语建构的策略
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文学话语构建观念。目前以五四为主的现代性观念,反对清末民初文学,这种反对历史文学的发展状况,呈现出有违历史观念的发展特征。新时期背景下,既然强调新旧、东西、雅俗、传统现代的文学史观念,就必须在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坚持新文化与旧文化之间有效融合,构建正确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方式,提升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水平。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可以从文学史实出发,积极探究其中组合的核心观念,采用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开辟道路。同时,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中,无需紧紧盯着祖先的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现代文学在发展中不是以继承传统中国话语体系为目标,展开相关工作的,而是通过开创属于现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方式,提升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发展水平。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可以分为民族国家的发现、阶级的发现、人的发现等三方面。在人的发现方面,这种话语体系是五四文学最重要的发现,并且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话语体系提供精神向度和核心观念。目前,五四文学话语体系中强调个人的独立、自由、价值、尊严等,通过较强的建构功能,对一切禁锢人天性、妨碍人独立自由的封建迷信观念构成挑战,这种方式也能呈现出独立自主人的社会发展新力量和观念。在人的发现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也可以结合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围绕着现代人的发展实际情况,做好有关文学的探究和话语建构等工作。阶级的发现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发展的主要情况,阶级的发现是将无产阶级作为文学的观念主体,将现代作家对于自由、民主、平等社会的渴求融入其中,从而进一步将现代文学反帝、反资本主义的主题落到了实处,不断为中国变革和发展提供生机活力。在现代文学的话语体系构建中,可以通过阶级的发现和相关话语体系,为时代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还要通过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促进经济社会以及国家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此外,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还要正确处理内外两层关系,在向外的现代文学话语体系构建中,需要立足于中华民族参与世界民族之林的命题,给予民族国家话语体系方面的文学支持。在向内的发展中,新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立足于人民的立场。在采用内外之间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尊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实现个人的价值,进而才能防止中国人不被世界人在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发展中挤出。民族国家、阶级观念、个人发展过程中,构建成中国现代文学的话语体系。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构建工作的发展,也需要通过民族国家、阶级观念、个人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升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价值。
四、结语
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工作,需要明确何为现代文学,现代文学何为“问题化”。中国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出与时代相适应的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话语体系,还要让中国现代文学合理地参与到社会文化建设当中,坚持以时代精神为核心的现代观念,推动新时期我国构建现代性的学术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慎.后现代谱系学与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7).
[2]谭梅.社会性别维度下中国现代文学叙事中的女性书写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0(11).
[3]冯静.殖民权力场域与东北现代文学话语建构——以《盛京时报》文艺副刊为考察中心[J].社会科学辑刊,2016(6).
[4]龚刚.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性灵派——论徐志摩的诗学思想与诗论风格[J].现代中文学刊,2017(1).
(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牛彦飞(1980-),女,汉族,河北新乐人,本科,硕士,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教育和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