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孙少平是路遥小说《平凡世界》中的主人公。生命的意義和价值在孙少平身上淋漓尽致的体现。“乡下人”孙少平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过程中,虽然要面对残酷的城生活,但他却懂得在“苦难”的生存状态中去积极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让他在平凡的世界中获得不平庸的人生。作品通过苦难生存的言说与孙少平对自由的追求来唤醒人们精神上的自立与自强。
关键词:孙少平 文本语言 自立与自强
八十年代,中国社会最大变化,中国在世界上崛起的关键,就是几亿农村人口急速向城市转移,就是“乡下人”或主动或被动地进城。从农村走向城市过程中的“乡下人”,必然会滋生出面对城市现实生活的孤独与迷茫。“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人们都在为身处精神困境中的自己寻找出路。不论是前期的改革文学,还是之后的先锋文学,新时期文学对人“发现”更多地是对人精神出路的揭示。作家路遥早期受苏俄文学影响比较大,苏俄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关于苦难生存的言说与人对自由的追求,这也正是打动路遥创作的根源。以往关于《平凡的世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对作品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爱情主题等方面的研究。结合文本语言深入解析人物精神的相关研究明显缺失,本文主要通过文本语言来探究主人公的精神价值。
一、孙少平思想“出走”
生在贫困家庭中的孙少平,虽然早早就知道了自己命运,但“苦难”激发了他的斗志,让他在生活这场“斗争”中看到了“出路”。青年孙少平意识到要想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他就要走出双水村。文本中对孙少平心理的变化有这样一段描写:
“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1]
“突然”一词出现预示着人物思想的转变,孙少平以前因为贫穷而感到自卑,现在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灵魂“出路”,精神世界的光明与温暖让他真正找到了青春美好的感觉。“朦胧”是隐约潜意识的表现。“啊”语气词的运用,是一种内在情感情不自禁的抒发。这是孙少平心理状态改变的隐喻。文本中提到孙少平曾一度被保尔·柯察金这个普通外国人的故事迷住,他仿佛从保尔身上看到了一种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保尔爱看书,少平也爱看书。保尔为了国家的命运为了民族的解放奋不顾身的投身于革命,少平看到这些,思绪一定是波动的。路遥之后会怎样塑造孙少平这个角色,从保尔身上便可以看出,保尔就“象征”着积极、乐观、顽强、美好的青年。韦勒克从文学理论的角度认为“象征”是指:“甲事物暗示了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也要求给予充分的注意。”[2]象征写作手法的应用,就是将作品内难以表达清楚的东西,通过象征、隐喻的方式来清晰地描述出来。路遥在作品中一直在探索人活着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保尔给了他答案:“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3]在文本语言叙述过程中穿插富有象征或隐喻的意象,能清晰构建起孙少平思想上理智而清醒的精神家园。孙少平是,路遥也是。
二、“乡下人”孙少平进城
“乡下人”孙少平随着岁月的打磨,终于坚定了脚下步伐,无论今后面对怎样的生活和困难,他都要进城。从阅读名人传记中让他感悟到,伟人在成功前都要经历无数的困苦和磨难,更何况自己呢?自己不一定要功成名就,但要努力为理想去奋斗,去积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孤身一人来到城市后,对于没有关系,没有学历的孙少平来说,为了养活自己,只能从小工做起,干最辛苦的活,挣最少的钱。为了迎合包工头的喜好,他假装成文盲,以求得到更多打工的机会。这份心酸不易,是当时大多数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人真实的写照,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残酷。一天不挣钱,温饱都成问题。贫穷是生活中最沉重的枷锁,唯一能战胜它,就是对未来执着地期盼。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在本身既澄明着又隐蔽着的到来”[4]。作者通过对孙少平“苦难”生活状态描写,揭示出他强大的精神力量。环境虽然艰苦,孙少平依然积极上进。文本中用“昂扬”来描述他进城后的状态。面对现实的一切,他已经做好准备,所以面对“苦难”时他更加自信乐观。孙少平已经认识到读书,不保障命运可以好好的对待自己,但是书读多了可以保障自己能够更好地对待命运。命运有时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苦难”虽然会让孙少平感到痛苦,但他通过阅读大量的经典,也在重新塑造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孙少平背着自己破烂的行李仅凭一鼓勇气来到城市后,他就告诫自己:忘掉“寒冷”、忘掉“受辱”、忘掉“受苦”,“忘掉”是一种豁达积极的思想体现。由于人生经历的坎坷,由于受到现实主义文学经验的深刻影响,路遥很早对生命价值就有了深刻的认识,他认识到人生来就是吃苦的,在面对“苦难”时我们的精神不能跨掉,精神上的自立与自强比什么都重要。文本中的主人公孙少平亦是这样。即使再苦再难也要留在城市中拼搏,见识更广阔的天空。即使再忙再累,也要利用空余时间阅读。一个人饥渴的阅读,可以激发出思想的火花。读书既可以说是“走出去”,也可以说是“走回来”。“走出去”指的是通过阅读,可以和“先人”对话,也可以了解古今中外更多的知识,更好的了解世界。“走回来”指的是走回自己内心进行反思。每天收工后他不急着睡,也不去街上,通常在院子的路灯下看书,我想此刻的孙少平心里应该是最宁静的,思想是最丰盈的。正是那句:人可以平凡不可以平庸激励着身在“暗处”的少平。
通过阅读,孙少平在看问题时候有了批判精神,当一个年轻人有着这样精神觉悟,说明思想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这就是阅读带给他精神的“力量”。马克思十七岁就提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给最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自己才是最幸福的”。十七岁的马克思,他的思想魄力是何等的让人敬佩。读这些经典都会对孙少平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人读什么书,就决定了他获得什么样的营养。阅读不仅让他到体验到思想探索的乐趣,更让他站在伟人的肩膀上眺望,眺望世界,眺望远方。人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不是努力就有回报,但只要死抗过去,人生总有转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少平的勤奋和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被推荐进入煤矿工作,成了一名国企工人,在普通人眼里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孙少平来说意义非凡,这份难得的工作让他在城市生活的更有底气。有了稳定的收入他可以资助妹妹上学、资助家庭,更有机会思索未来。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之后他更加如饥似渴的投入到读书中去,只要有时间,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读书。
“那件肮脏的红线衣一直卷到肩头,暴露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脊背——青紫黑淀,伤痕累累”[5]!
孙少平脊背上的“伤痕”是他“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苦难”的现实生活虽然造成了他身体上的伤害,但是阻挡不了他看书的热情,是强大精神的力量让他在“黑暗”中变得更加坚强。生存环境的描写与精神境界的强烈对比,正是路遥赋予孙少安这个主人公不怕苦不惧难的“象征”:孙少平能够在“苦难”的现实生活中自立与自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他对外部生存环境最好的“反击”。对鲁迅作品的钟爱,使路遥在创作上力图揭示充满宿命式的矛盾和冲突。[6]鲁迅着重揭示中国农民的迂腐与守旧,而路遥则着力描绘他们在“苦难”中的自立与自强。由鲁迅“改造国民性”的严肃思考,转变为发掘当代青年复杂深重人生精神层面的思考。
三、孙少平精神“回归”
孙少平由于矿难事故,导致脸部留下无法修复的“伤疤”,本可以借此机会留在大城市工作,但他拒绝了这次“难得”的机会。最终选择回到自己热爱的煤矿。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只有带着感情工作人生才更有意义。田晓霞为了自己的热爱的新闻事业,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少平为了喜欢的工作,放弃进入大城市的机会,选择回到煤矿。人活着的价值到底是为了什么,有的人一生也没有想明白,而有的人却想得通透、深刻。孙少平和田晓霞属于后者,经历了“苦难”的生活后,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更现实的认识,不是说他愿意受苦受累,而是他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做出的最实际决定。当然,他并不是没有自己的理想,他要读书,要学数理化要去考试,上煤炭技术学校,今后为他喜欢的煤炭事业做出更好的贡献。所以,最后少平的选择虽然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他买了一幅墨镜,遮掩了脸上那道疤痕。自己的‘新形象。最终这一“新”形象,意味着孙少平和自己的“和解”,脸上的“伤疤”虽然抹不掉,但在精神上可以重塑自我。他深刻认识到,人生路上,没有谁能一直顺风顺水,每个人都要经历挫折和失败,与其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如活出自己。生活不能等别人来安排,一定要自己去努力争取。无论经历什么,都要挺起脊梁在艰难中拼出一线生机,不枉在这世上活一场。城市奋斗中苦难的经历,传达出他對生存“苦难”的另外的一种理解:面对人生“苦难”和挫折时,生存的意义并不取决于外界的环境,而在于自身从“苦难”的生存状态中实现自我价值,在于精神上的自立与自强。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6.
[2]韦勒克.文学理论[M].李哲明,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
[3](俄)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M].张江南,等,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4](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7.
[5]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部)[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6]童子祥.生存追问与灵魂突围——论路遥小说的存在意蕴[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媛媛(1987-),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与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