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阿帕替尼与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比较

2021-01-17 10:13何丹梁英李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19期
关键词:阿帕替尼甲磺酸阿帕

何丹,梁英,李莲

作者单位: 410013 长沙市,湖南省肿瘤医院

我国年均新发肺癌约为75万,而年均肺癌死亡为61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1%,男性恶性肿瘤致死率排名占第一位,女性占第二位。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占85%,许多患者确诊时已经到达晚期,因此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差,一般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及培美曲塞、多西他赛治疗,但由于部分患者体内存在耐药性,因此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是现阶段临床上热点研究的治疗方法之一,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为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口服制剂,现用于晚期肺癌的二线以上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因此,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过化疗无效患者,可进行阿帕替尼治疗[1-2]。本研究比较甲磺酸阿帕替尼与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湖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0例,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男70例,女80例;年龄(69.81±3.62)岁。对照组男71例,女79例;年龄(69.23±4.51)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诊断标准;(2)正常沟通,无语言障碍;(3)年龄20~80岁。排除标准:(1)患有急性心源性疾病;(2)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者;(3)有精神障碍无法配合调查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40103)500 mg餐后服用,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注射(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092)75 mg/m2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1 h。2组均治疗3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身体健康)评分及不良反应。其中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5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WHO实体瘤评价标准进行疗效判定。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病情进展[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9.33%,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42.970,P=0.000)。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3.33%(χ2=9.693,P=0.002)。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肺癌是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发病后病死率较高。铂类、紫杉醇联合进行化疗可延缓患者的病情,提升疾病控制率(DCR)及客观缓解率(ORR),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4-5]。临床将非小细胞型肺癌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及大细胞癌三种,非小细胞型肺癌的癌细胞生长分裂速度与小细胞癌相比较慢,且扩散转移较晚。根据相关临床医学研究表明,非小细胞癌占据所有肺癌总人数的80%,其中有超过70%的患者发现时疾病已处于中晚期阶段,且5年内生存率较低。

早期非小型细胞癌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如下:(1)胸部胀痛:肺癌患者早期胸痛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隐痛或闷痛,部位不固定,且与呼吸的关系也不确定。(2)痰中带血:以此为首发症状者约占30%,肺癌患者出现痰中带血与肺癌的发病部位与肺癌类型有关。由于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质地脆,剧咳时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咯血亦可能由肿瘤局部坏死或血管炎引起。(3)低热:肿瘤堵住支气管后往往会存在阻塞性肺叶,且程度不一致,较轻患者存在低热现象,较重患者会存在高热现象,用药后会得到暂时性好转,但又会出现复发现象。(4)咳嗽:肺癌病灶刺激支气管黏膜而导致刺激性咳嗽。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有疲乏、体质量减轻及食欲下降等表现,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及咯血等局部症状。

非小细胞患者利用小分子靶向药物络氨酸激酶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肺癌患者的一二线治疗的效果欠佳,疾病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标目的存在争议,多西他赛为西紫杉醇,可有效解聚微管蛋白,使其更加稳定地形成微管蛋白束,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及增殖的效果,现阶段利用其进行非小细胞的治疗[6-8]。甲硫酸阿帕替尼为新型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可有效抑制酪氨酸激酶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的生成。肿瘤新生血管是肿瘤转移及生长的关键点,对其阻断可达到抵抗肿瘤发展的目的,血管生长因子是通过信号传导对病理性及生理新生内皮形成密切通路,阻断细胞内血管生长因子的通路,导致内皮生长因子的酶性失活,有效抑制肿瘤,甲硫酸阿帕替尼用于肺癌二线治疗的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甲硫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显著[9]。

从安全性角度分析,由于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性,且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存在不同偏重现象。阿帕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高血压及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而多西他赛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过敏和胃肠道反应。两种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分4个级别,其中患者用药后出现一级和二级不良反应时对其进行积极的对症处理和药物药量降低后患者均可接受。但三级和四级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阿帕替尼的发生率低于多西他赛,故阿帕替尼的药物安全性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甲硫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少,优于多西他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阿帕替尼甲磺酸阿帕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临床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化疗耐药HER—2阴性胃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阿帕替尼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变更声明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