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辅助治疗胃病的临床疗效

2021-01-17 10:13梁家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19期
关键词:胃病泻心汤胃脘

梁家志

作者单位: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急诊内科

胃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胃病患者通常病情迁延不愈、极易反复发作,对其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1]。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与饮食习惯的转变,造成胃病发生率呈日益上涨趋势发展。传统的西医治疗虽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抑制疾病反复发作,但难以根治,仍有部分患者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的状况[2]。中医认为胃病因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寒热互结,最后造成患者脾胃功能紊乱。临床研究发现[3],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起到较佳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调和肠胃的著名方剂,传统上常用于治疗胃病。其组方特点在于辛开苦降顺其升降,寒热并用和其阴阳,攻补兼施调其虚实。本研究就半夏泻心汤辅助治疗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接诊的胃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30例。试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5~72(42.37±2.45)岁;胃溃疡9例,浅表性胃炎14例,萎缩性胃炎7例。参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6~72(42.74±2.63)岁;胃溃疡9例,浅表性胃炎13例,萎缩性胃炎8例。2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医诊断标准 胃脘隐痛或痞胀,按之觉舒,食欲不振,或得食痛缓,食后胀甚,嗳气,口淡不渴,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1)胃阳虚证临床表现:胃脘冷痛,绵绵不已,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2)胃阴虚证临床表现:胃脘嘈杂,饥不欲食,或痞胀不舒,隐隐灼痛,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3)胃热炽盛证临床表现: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饮,或消谷善饥,或口臭,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4)寒饮停胃证临床表现:脘腹痞胀,胃中有振水声,呕吐清水痰涎,口淡不渴,眩晕,舌苔白滑,脉沉弦。

1.3 胃镜诊断标准 观察黏膜出现红白相间、以白色为主,黏膜中的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中的血管露显,呈现出颗粒状或者结节样。若伴胆汁性反流、糜烂、黏膜内壁出血等情况,描述成萎缩性胃炎伴胆汁性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在胃镜显示下,萎缩性胃炎分为以下两种:(1)萎缩性胃炎伴有增生,患者主要变现为黏膜上呈现颗粒状或者结节状;(2)单纯萎缩性胃炎:胃镜下显示黏膜红白相间,白色居多,皱襞会变平、甚至消失,血管暴露在视野内。

1.4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4];(2)患者对研究知情自愿加入,并签订协议;(3)患者临床检查资料完整,无缺失;(4)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1)伴有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2)合并胃穿孔、胃癌、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患者;(3)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患者;(4)妊娠期、哺乳期妇女;(5)合并免疫性疾病患者。

1.5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即四联疗法,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辽宁康博士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292,规格:20 mg/粒)40 mg早餐前服用,每天1次;枸橼酸莫沙比利片(亚宝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0158,规格:5 mg/片)5 mg饭前服用,每天3次;阿莫西林胶囊(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6351,规格:0.25 g/粒)500 mg饭后服用,每天3次;克拉霉素(广东隆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087,规格:0.25 g/片)250 mg饭后服用,每天2次,连续治疗1个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方剂为干姜、党参各12 g,半夏10 g,黄芩8 g,甘草6 g,红枣5 g。伴有湿邪的患者加用茯苓、薏苡仁各15 g;寒重者加干姜;伴有肝气犯胃者加用柴胡、白芍、佛手各10 g;合并脾胃虚弱的患者加党参、淮山各15 g;有反酸症状者加乌贼骨20 g、瓦楞子10 g;溃疡的患者加用党参15 g,蒲黄、当归各10 g,白芨20 g等。上述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适当加减,每天1剂,加水400 ml清水煎煮至150 ml,分早晚服用,连续治疗1个月。

1.6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1)效果评定标准[5]:治愈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显示病变完全消失;有效为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病变基本消失;好转为偶有呃逆、反酸症状,胃镜检查显示病变缓解;无效为上述症状均未达到。总有效率=(治愈+有效+好转)/总例数×100%。(2)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根据嗳气、胀满、胃脘痛的轻重程度分为重、中、轻,分别记3、2、1 分。(3)采取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共36个项目,6个维度,包含综合性健康、躯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健康、机体疼痛及社会功能,均采取百分制,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优。

2 结 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较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胀满、嗳气、胃脘痛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胀满、嗳气、胃脘痛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2.4 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消化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2组患者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2.5 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患者较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见表5。

表5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慢性胃病是消化内科较常见的多发病,通常是因外感风寒、内伤、饮食、情志不调及用药不合理等因素造成,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病情往往迁延不愈、反复发作[6-7]。胃病往往与胃部激素分泌有一定的关联。胃部激素主要为其提供动力功能。G细胞分泌主要依靠胃泌素,可增加胃酸分泌,促使胃黏膜增生;生长抑素是D细胞顶部绒毛在酸性环境中分泌的激素,可抑制胃排空,降低消化吸收水平,若生长抑素分泌量过多,会造成血清胃泌素降低,降低胃运化功能[8-9]。常规的西药治疗虽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通常疗程较长,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临床往往建议增加中药联合治疗。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为:(1)患者通常因胃气虚弱,病情逐渐发展而致;(2)医误开展下、吐之法,对患者正气造成损伤。脾胃共处中焦,脾为阴,气升为常,胃为阳,气降为顺。正常之时,脾气上升,胃气下降,清阳升而浊阴降,气机通畅。若脾胃损伤,升降失司,胃不降聚热,脾不升生寒,热寒错杂居于中土,则易致气机痞塞,于是脾气不升以致肠鸣,胃气不降以致呕吐,心下虽慢或不通,治宜降逆和中消痞。

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较参照组胀满、嗳气、胃脘痛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显著降低,且消化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生活质量更佳。胃病在中医学中属“痞塞”等范畴[10],通常因脾虚、饮食不节、外邪入侵而致,对脾胃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导致胃失和降,患者往往表现出偏寒、寒热错杂的胃痛症,需根据健脾、补气、清泻原则进行治疗。半夏泻心汤方剂中,干姜、半夏性温,具有散寒的作用;黄芩味苦,具有清热的功效;甘草、红枣、党参等药物具有补中益气的效果,上述药物合用具有辛开苦降、补气和中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11-12],半夏具有左旋麻黄碱、多种氨基酸、挥发油等物质,可起到中枢性镇痛效果;黄芩可有效清除机体中三焦之热,同时黄芩含有黄芩苷,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缓解平滑肌痉挛症状。使用脱氧胆酸、高浓度乙醇、水杨酸钠、热水灌胃造成大鼠胃炎模型,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结果显示炎性反应显著好转,镜检检查显示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局部充血水肿症状减轻,糜烂减轻和消除,可见该药对炎性反应有抑制作用,但作用不在变态反应的诱导期,而是在效应期中抑制淋巴因子的游离和强烈抑制炎性反应。半夏泻心汤可明显增加胃黏液层磷脂、氨基己糖的含量,促进黏膜修复,增加黏液分泌与合成,抗氧化,调节神经递质,改善局部微循环。除此之外,半夏泻心汤可抑制胃黏膜过氧化脂质(LPO)增加,降低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Se-GSH-Px)活性,提高髓过氧化物酶(MPO)、黄嘌啉氧化酶(XOD)活性,明显清除自由基活性,并可阻碍自由基生成[13]。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辅助治疗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胃动力,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相对较高,还可明显缩短患者消化道功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胃病泻心汤胃脘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别把胃病当小病!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走路治好老胃病
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