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晓
初心是当前中国共产党进行主题教育的重要主题。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是1847年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核心成员,因此,共产党人的初心可以追溯到马克思那里。通过对马克思早期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的阅读和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的初心经历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再到信仰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意志普鲁士邦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亨里希·马克思(1782—1838)是特里尔城的一名犹太律师,他博闻强记,学识渊博,精通多种语言,曾熟读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等人的著作。[1]3-5他经常给马克思讲述哲学、诗歌,也一直教导马克思要做一个诚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马克思的母亲罕丽达出身荷兰裔犹太贵族,善良诚实,同情弱者。家庭生活富足,父母恩爱,家人和睦,熏陶培养出马克思的健全人格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马克思在不到两岁的时候,与亨里希的一个老朋友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1770—1842)一家成了邻居。[2]路德维希是燕妮的父亲,他思想开明、学识渊博,经常给年幼的马克思讲述上帝拯救苦难民众的《圣经》故事、古希腊哲学、莎士比亚作品及启蒙思想家的理论,包括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观点,这些都给马克思幼小的心灵打下深深的烙印。
1830年,12岁的马克思来到特里尔中学。特里尔中学是一所大学预科中学,是德国的精英学校。校长维腾巴赫关心政治,同情革命,对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学时期,马克思广泛阅读古希腊经典著作,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哲学激起了马克思对个人自由的向往,该观点在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得到了集中阐述;《理想国》中关于好的国家和好的公民思想,唤起了青年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和对伟大人物的思考。
1835年夏天,17岁的马克思面临毕业后的职业选择。马克思认为,青年人不应该根据灵感、幻想、感情来选择职业,也不应该追随时尚来选择职业,而应该遵循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这是一种把自我和人类拯救出来的救赎。在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为人类而工作是17岁的马克思的择业标准,也是他为之奔波一生的“初心”表达。[3]459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和中学教育使马克思萌生了怜悯世人的同情心和拯救苍生的使命感。这种同情心和使命感,在青年马克思身上表现为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即为人类而工作的初心。这种初心,没有经过哲学的反思、科学的论证和生活实践的感悟,是马克思基于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心、拯救苍生的使命感和对伟大人物的朴素崇拜的感性表达,其内容也是比较抽象的为人类而工作。他这个时候的初心境界,既天真纯朴,又奔放豪迈。
1836年秋天,马克思怀揣“为人类福利而工作”的初心,从波恩大学转学到柏林大学。柏林大学的氛围完全不同于波恩大学。大哲学家黑格尔曾在此任教13年,其中做了3年校长。哲学家费尔巴哈也曾在这里就读。柏林大学当时活跃着一批年轻教师,他们被称为青年黑格尔派,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布鲁诺·鲍威尔。马克思很快得到布鲁诺·鲍威尔的赏识,并以学生的身份加入博士俱乐部,成为俱乐部中年纪最小的成员。马克思以他非凡的才华、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很快博得了那些年长的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的钦佩,成为俱乐部的精神领袖之一。受布鲁诺·鲍威尔的影响,马克思希望成为柏林大学的哲学教授,在讲台上传播真理,实现自己的初心。
马克思把阅读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著作的读书笔记进行了系统整理,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841年3月15日,马克思顺利取得博士学位。但是,由于当时德国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克思无法留在柏林大学当教师,他通过讲台传播真理的愿望落空了。这是马克思求职生涯的第一次失败,但马克思传播真理的想法并没有改变。
马克思从1842年4月起为莱茵省科伦市的《莱茵报》撰稿,撰写发表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记者的辩护》等重要文章。1842年10月,马克思担任该报主编以后,《莱茵报》日益具有明显的革命民主主义的倾向,发行量急剧增加,影响也越来越大。由于《莱茵报》观点激进,普鲁士政府决定从1843年4月1日起查封该报,在查封以前对该报实行特别严格的双重检查制。由于该报股东企图以缓和的口气求得政府的宽容,马克思声明退出该报编辑部。
退出《莱茵报》后,马克思的世界观逐渐发生变化。他深入研究黑格尔的哲学,对“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的命题产生怀疑,由此开始了对黑格尔哲学特别是法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把自己的新思想撰写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发表在《德法年鉴》第1期上。正是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进一步确立了自己 “为人类福利而工作”的初心。
经过8年的大学生活,加上对人生的初步体验,马克思对自己的初心进行了哲学反思,并找到了实现初心的革命力量和现实路径: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马克思发现,理论只有和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为人类而工作就是为群众而工作,因此,马克思为人类而工作的初心已经不再是建立在单纯的同情心和使命感基础上的感性表达,而是一种基于哲学论证和实践感悟的理性反思。
马克思还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改变世界的主体力量。他明确指出:“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4]18“无产阶级”概念的提出,意味着马克思找到了自己哲学的阶级基础,为人类而工作的初心发展为更为自觉的为无产阶级而工作。无产阶级是推动阶级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的初心不仅得到了哲学的证明和理性的反思,也得到了马克思生活实践的证明。这时,马克思所表达的初心的内容不再是抽象的为人类而工作,而发展为更为具体的为人民群众、为无产阶级而工作。
从感性确立初心到理性坚定初心的过程,反映了马克思思想发展从朴素到反思、从常识到哲学的进阶过程。随着理论的逐渐完善和社会阅历的逐渐丰富,特别是深入工人运动的充分实践,马克思进一步认识到,为无产阶级而工作的初心和人类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是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过程。科学是对规律的把握,是真理的理论体系,对科学的执着就是对真理的信仰。这样,马克思为人类而工作的初心追求逐渐超越了感性自发和理性反思阶段,上升为建立在对科学和真理的信仰基础上的自觉行动。马克思对初心的信仰,充分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
哲学家们大都倾向于认为自然界的发展具有规律性,而人类社会,因为英雄人物对历史的影响太过明显,英雄人物的秉性和能力又各不相同,也就无规律可循。马克思认为,人类来源于动物但又不同于动物,因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就必须为其找到一个起点,而人类社会的起点就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即二者存在方式的差异。动物只是按照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来生存,如果自然界不能提供,动物要么变异,要么被淘汰,它遵循自然选择规律。但人类不一样,当自然界能够提供现成的食物时,人类能够生存;当自然界不能提供现成的食物时,人类通过劳动去向自然界索取和制造食物。这样,生产劳动就成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劳动的历史。正是在生产劳动中,人类告别了动物世界,其生存方式超越了单纯受自然选择规律支配的动物阶段,其组织形态也进化为更高级的人类社会。
首先,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必须与自然界打交道,建立起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这个联系就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人类向自然界索取,而自然界不会主动去满足人类的需要。对于人和自然之间的这种矛盾关系,马克思用“生产力”这个概念来表达。生产力的实质,就是人们面对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水平越高,人类的生存能力也就越强,人类摆脱自然的束缚、获得相对于自然界的自由的程度也就越高。
其次,人类劳动绝不是动物单个个体的觅食行为,而是一种有组织的联合行动,除了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也要处理人和人的矛盾,马克思用“生产关系”这个概念来表达。生产关系的实质是生产劳动中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之间的劳动占有关系,也就是一部分人剥削和奴役另一部分人的关系,生产关系越先进,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平等。[5]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即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就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双螺旋”结构中一步一步向前发展的,当生产力发展到足够程度、积累起足够丰富的物资生活产品,生产关系进步到足够程度、建立起足够平等和谐的相互关系时,一种新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就会到来。
由此可见,人类社会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既是生产力越来越发达、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的过程,也是人摆脱他人的剥削和奴役、逐渐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过程,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那样:“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62
作为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共产党宣言》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还发现了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的主体力量,即人民群众。在欧洲资产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主要表现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无产阶级。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马克思断言,“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6]38,由此揭示了阶级社会的主要规律,即阶级斗争规律。
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前进的直接动力。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出现了新的特点,即阶级对立简单化,除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阶级以外,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被消灭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但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无产阶级也空前地集中起来,他们由于共同的经济地位和历史命运,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残暴统治中逐渐联合起来,并为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而不断斗争。
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违背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的必然结果,它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和暂时性。然而,资产阶级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阶级统治,不会主动将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改变为以社会占有为主体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6]76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也就具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这样,“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6]51。
唯物史观的上述两个规律,使人类社会的本质像自然界的本质一样被揭示出来。这种理论表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为人民群众(无产阶级)而工作,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步,把人从自然界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相对于自然的最终自由,把人从他人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相对于他人的最终自由的创造性历史活动。因此,为人民群众(无产阶级)而工作的初心,符合历史的发展方向。
经过艰难求索,马克思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科学真理,他的初心,已超越了对劳苦大众的天然同情和对伟大人物的纯朴崇拜,也超越了对先辈哲学的理性反思,上升为基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信仰。这信仰如一座灯塔,照亮作为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为实现为人类而工作这一初心的奋斗之路。此后,马克思在这座灯塔的指引下,与真理和科学相伴同行,虽历经颠沛流离,仍矢志不渝、坚守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