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有效融合的探究

2021-01-17 02:12:18王映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英语课程英语教学

王映兰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5)

引言

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专业人员的重要场所,其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给予了极高的重视。而英语作为一门运用性要求较为严格的科目,其不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单词、词组,同时也要具备全面化运用手段。对此,“微课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能够利用短视频的形式来将整个课程的教学重点融合起来,直观地教授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接受到大量专业知识,并且通过观看的方式掌握相关技术特点。充分将微课程融入到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当中,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以及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但是,目前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不仅脱离实际,而且其与学生专业课程间的联系较少,这使得学生在日后就业时无法将所学习到的英语运用到实际当中,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其在与学前教育专业进行融合时,并未考虑到该专业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导致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缺乏实际操作性。在这种情况下,枯燥的教学方式也无法充分调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以一种较为消极的态度接受课程教学,同时也对英语课程在日后职业中的适用性存在不正确的认知,忽视课程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方式与方法落后

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开展英语教育时,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方式与方法比较陈旧,在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学中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中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大多数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中,学生很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对于学习的浸入性较差,往往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不佳[1]。在这种情况下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灵活性,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新的学习方法与方式。例如,将微课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中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微课可以很好植入到学生日常使用的手机中,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对于学得较好的课程或不太懂的课程,可以反复进行学习。同时,微课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将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很好地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内容陈旧

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育不是刚刚开展,而是开展了较长的时间。但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存在教学内容更新不足,教材比较陈旧的问题。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前教育的职业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出现很多新的职业词语,这些职业词语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育提出了挑战。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应对的变化不仅仅是就业企业在不断地变化,部分职业的相关操作也是在不断地更新,这些因素往往导致学生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可能不能够很好应对职业的变化。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育的内容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这就对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实际上,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教材多年不变,教学内容也基本不变,难以满足当前职业变化的需求。学生如果只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课程,就业时会出现所学知识难以适应职业要求的问题。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内容要适当进行更新,做到与时俱进[2]。

(三)学生缺乏英语课程学习兴趣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足。受到高职高专院校生源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除了英语成绩不佳外,还表现在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学习注意力、上课的专注力等方面,这些都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在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育中除了教授学生英语基本知识,还需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尤其是听说的技能,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在幼儿园工作中有能力开展英语教学工作[3]。而高职高专院校的辅导员不可能像高中班主任和主任那样时时都能督促学生学习,一旦脱离了教师的监督与束缚,部分学生很难自主学习英语,这就需要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控力。因此,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成了限制高职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突出问题。学习兴趣不高进而就会对英语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这种恐惧心理会阻碍学生对英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这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的继续学习是不利的。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融合的有效措施

一般情况下,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向社会输送更多的综合型人才,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在日后的就职过程中有更多的可能性与机会获得工作。但是,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如何才能够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素养,并使得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成为了学校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而信息化教育方法的融入,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的英语课程教学活动中,其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微课堂中心内容

在整个微课堂中,微课内容设计是整堂课可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必须要提前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解与掌握,并汲取重点内容来进行课程设计并做好教学计划[4]。例如,当教师在进行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素养内容教学时,可在教学中融入应用的技巧,加强与应用效果间的联系,让学生直接了解到课程的中心内容。并且教师根据微视频中所总结的内容顺利完成本堂课程的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英语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

(二)重视英语微课堂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内容的融合

教师需要将英语教学内容与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标准进行结合,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素养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例如,运用在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Greetings”一课教学中,能够将生活化的东西重现,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发现生活,感悟道理。并且能够让学生在简单的问候场景下提高其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使得其职业素养得以增强。在将学前教育专业与英语教学进行融合的同时,还需要教师更加用心地归纳教学的重点,立好小目标。

(三)重视学生职业教育与英语运用技巧的融合

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英语课程是希望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并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满足“零上岗”需求。因此,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作用,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引入新颖化教学方法,借助趣味性的视频教学内容来加强学生对枯燥的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借助视频虚拟情景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而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对日后岗位职业要求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四)在微课堂中融入主题式英语教学方法

在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当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去接触外界,多参与英语主题活动,突破传统教学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师在微课堂教学中融入主题式英语教学方法,可将其与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融合,既提高教学方法选择的有效性,同时也可充分在微课堂当中发挥主题式语言教学模式的作用,使其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来反馈自己对于英语教学方法的看法。而教师则可通过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来优化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将主题式语言教学模式与社会生活进行联系,并采取生活化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是将其与学生日后就业联系起来,以此实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主题语言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中的应用,弥补了应试教育中哑巴英语的缺陷,使得学生可以从读、听、写、说等方面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英语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开展主题式英语教学活动时,首先,教师可通过微课堂视频的形式明确所要组织的教学主题为“Make your own decisions”(自己做决定),深化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记忆,之后让学生自行组织自己所要演讲的主题;其次,将所学习单元中的知识运用到整个主题式语言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知识与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内容融合起来,最终组织成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利用互联网平台自主查询相关的英语主题内容,并借助网络平台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及用英语表达自信心[5]。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与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且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优化的方法,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其主要是向社会输送专业的人才,同时解决学生日后就业问题的重要场所,所以在较多情况下其所教学的英语内容与学生的职业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职业学校学生所学习到的英语课程与其日后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校企间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开展微课堂竞赛加分活动。同时,要想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师可以将主题单元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巧妙地进行整合,并且细心地去寻找知识点间的规律性与连接点,使其变得更加系统化。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需要将知识点提前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例如,可以利用微课堂的形式来将动词-ing的用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其使用方法可以归纳为,thanks for, finish...doing, enjoy doing, spend...doing, suggest...doing, mind doing, be busy doing等,然后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展示出来,这样进行整合和串联之后,将会更加系统化,学生记忆和学习起来更加方便[5]。除此之外,高职高专院校、企业、社会等组织也可从多个角度来对学生英语课程学业实施多元化评价。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便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其日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通过将学前教育专业与英语课程教学进行融合,有效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与运用水平,这对于其综合素养提升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英语课程英语教学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