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生
110年前的1911年,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辛亥革命之后,在这场革命中接受洗礼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继续探寻救国救民道路。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弘扬辛亥革命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斗,不忘初心,不怕牺牲,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为实现民主共和而进行的革命。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取得革命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甚至为之付出鲜血和生命。
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发动多次起义,不畏艰辛,不惧牺牲,奋力拼搏,走在武装反清和创立共和的时代前列。《孙中山履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再现了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制订新政、革新除弊,呕心沥血,奋斗不止的民主革命情怀。
《辛亥革命前夕的温朝钟举义》发动了辛亥首义前全国反清暴动中发难最早、规模最大、对清廷打击最重的农民起义。邹容著书《革命军》,要“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后,唐牺支、王正雅等组织宜昌起义,率领宜昌义军东进当阳,光复沙市,攻克荆州。《辛亥宜昌起义和荆州之战》中,唐牺支英年染病殒命,王正雅战死沙场。他们在辛亥革命中舍生取义,唱出一曲慷慨悲歌。他们都是在革命思想的激荡下,为争取民主和自由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革命党人的代表。
伟人毛泽东积极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与中央苏区党的建设》一文记述了中央苏区时期,毛澤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的建设之路。
《英勇善战的开国中将覃健》《李宗仁机要秘书李海的革命历程》《屯茂抗战追忆录》这几篇文章的主人公有驰骋沙场的战将,有善于统战工作的抗战老兵,有坚强不屈的抗日民众,他们是无数革命英雄的代表,他们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体现了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要弘扬中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