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棉
屯茂,一个普普通通的南国村庄,虽地处偏僻,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个战火纷飞的时期,仍不免被波及,小小的村落经受了日军的荼毒与残害。为留存珍贵抗战资料,我3次进村,通过采访村中的抗战亲历者及其后人,收集到关于这个广西民间抗日第一村抵抗侵略者的珍贵史料。
屯茂概况
屯茂是一个呈西南—东北走向的村子,下辖坪心、叭塘、雅兰坪、石灰田、大塘坎、江角、大园、棉花铺、新鲜塘、榕树塘10个自然村。
屯茂村原居住着罗、徐、农、林四姓人家,村民林稳恒曾被评为“革命堡垒户”,其后人于20世纪50年代迁居东兰县,剩下最后一位林姓村民去世后,村中已无林姓人家。村中现有人口5400多人(不含在外地工作、定居者),其中罗姓为汉族。
抗战时期,屯茂是广东省钦县小董镇板城乡辖下的一个村庄,今为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的一个行政村。传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建村,因村民祈望后代人财两旺,且村庄又称为“屯”,故名。该村位于板城镇东南角,东北—西南走向的298县道穿越村中,东北连板城镇政府所在地板城圩(相距约3千米),东南达小董镇政府所在地小董圩(相距约8千米)。该县道与自北向南流淌的屯茂江平行,开通之前,屯茂江岸的小路是屯茂及其附近居民北上板城、南下小董的通道。
屯茂村位于丘陵中的狭长谷地,东西宽近2千米,南北长近4千米。村东边横亘着一条从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岭带,是屯茂村的天然屏障。这条绵长峻拔的山岭,在小董镇多隆村委南面的石岭形成一个尖角,向东北方向延伸,直插板城镇以北,各段(处)有不同的名称:在屯茂村一段,自南向北有金星岭、大石派岭等。
村北面为相连的锅盖岭和那垒岭,西面是连为一体的鱼梁岭和那花岭。三面被山岭怀抱的屯茂村,北与官庄村毗邻,西同六虾村隔岭(那花岭)、隔江(屯茂江)相望,南和小董镇那兰村相连。相邻的六虾村亦是抗日模范村。
初创入侵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将战火从华北引向华南。1939年11月,日军登陆钦州湾后一路北上,先后攻陷钦县县城(今钦州市钦南区)、小董镇,沿邕钦线扑向重镇南宁。邕钦线是沿海进入广西内地的交通要道,也是日军兵力和物资补给的生命线,为保障此线畅通,日军经常发起“扫荡”,拉拢、胁迫老百姓当“顺民”。屯茂地处该线东侧不远处,在日军的“扫荡”圈内。11月19日这一天,小股日军进村招降,向来团结奋进、不屈不挠的屯茂村民哪肯为侵略者效力,当场回绝了日军的无理要求,日军恼羞成怒,立刻在屯茂村中抓人、劫掠。
第二天,日军进村抓走许多青壮年去修公路;第三天,又来到屯茂的庙岭园掠夺,村民养的猪、牛,收获的粮食,稍微值钱的物件全都被抢走。罗桂香、罗岳卿为首的青壮年,见到日军打家劫舍,怒火中烧,悄悄埋伏到村子的高处,伺机出动。日军经过之时,“砰砰”两枪响起,领头的日军士兵应声倒地,其余的吓得赶紧丢下抢来的财物,端起机枪应战,因不熟悉地形,日军分不清袭击从哪里来,一通胡乱扫射后,只好扛起伤者回到附近据点。
罗桂香等人的英勇反击,让侵略者知道屯茂人不是可以随便欺负的。
暴行踵至
11月22日,也就是日军进扰屯茂遭袭的第四天,日军从小董调遣人马,带大部队来屯茂进行报复。他们从西面和南面进攻屯茂,先用迫击炮轰村,再用机枪扫射。村民四处逃避,来不及逃走的,多数当场身亡或受重伤。
江角村的罗之兜见到日军来杀人,急忙逃避,刚跑到土地山榕树下,即被迫击炮炸中,不幸身亡。棉花铺罗云茂的妻子、榕树塘的罗忠如、江角村的罗永神等,也死在敵人炮击下。村民罗志寅正从大塘坎走回棉花铺,被炮弹的弹片炸伤一只眼睛,疼痛得当场昏死过去,后虽死里逃生,但因眼睛失明,落下终身残疾。村中年老体弱的老人来不及逃跑,都被凶残的日兵杀害。
面对日军血腥屠杀,屯茂村大部分村民只好拖家带口,逃进村东边的虎头岭、石梯山,或逃到附近石屋村、那六洞、六坞村、沙梨村、倒流村、六龙村等村落的亲戚家避难。
大塘坎村的罗三叔在日军进村时,正和往常一样放牛,没想到在路上碰上日军。日军士兵用枪顶住罗三叔,抢过他手里的牛绳。罗三叔不肯松手,被日军用枪托打倒在地,随队的汉奸恶狠狠地说:“牛给我们牵走,留你一条命;你不给,杀了你,我们也要把牛牵走。”三叔被打瘫在地,毫无还手之力,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牛被抢走。
江角村一位名叫罗凤珍的女孩,被日军发射的炮弹弹片划破面颊,脸上留下永久的伤疤,这是侵略者对千千万万像她一样无辜的中国人民欠下的永远还不清的债。
杀人抢劫之后,日军搬来柴火、棉被,浇上汽油,纵火烧村,熊熊烈火将村中的600多间房屋化成灰烬。日军除了在村子里作恶,还派出飞机,见到人密集处,立马投放炸弹。11月底的一天早上,罗南相去长滩镇桥头圩赶集。桥头圩是山区中一个很小的圩场,岂料中午时分,圩市人潮涌动时,日机突然出现在圩市上空,往圩中心投放一枚炸弹,人们来不及逃避,原本热闹的圩市顷刻变成人间地狱。待日机飞走了,圩市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人们从恐惧中回过神来,才痛哭呼叫,四处寻找辨认亲人。
烽火连天
血腥侵略、残忍杀戮,激起了屯茂人的抗敌斗志。抗战时期屯茂村之所以成为坚定的抗日村落,抗日壮丁团之所以在该村迅速组建并成为坚决反抗侵略者的民间武装,是广西人民坚强抗争、不屈不挠的本色体现。
日军进犯钦州前夕,屯茂村就在罗华国的组织下成立了巡防队,保卫村庄安宁。1890年,罗华国出生在书香人家,毕业于广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心怀拳拳报国之心的他参加了民主革命运动,后在广东国民政府任职。随着日军南侵,广州沦陷,罗华国回到家乡生活,在当地颇有声望。
1939年11月21日,小股日本兵进村搜刮,屯茂村青年罗桂香埋伏在村东边的庙岭岩,开枪打伤了一个日本士兵,日军虽急忙逃离,但罗华国预感到日军不会善罢甘休,事关重大,于是召集全村开会商讨对策。村民群情激奋,纷纷表示不愿做亡国奴,罗华国号召大家“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枪出枪”,将巡防队升格为抗日义勇壮丁团,自任副团长,推举曾任小董区区长的罗焕南为团长。
罗华国、罗焕南利用自身的声望和亲友关系,联络、发动屯茂周边村庄的村民加入壮丁团。这支民间抗日武装,以屯茂为核心,包括那里山、杨屋山、细六屋、六虾、那垒、官庄、那必、竹山岭、那笪、那觅、新禾山、那曲、大塘村等13个村,全盛时期达到千余人规模。在罗焕南、罗华国的带领下,壮丁团以落后的装备、英勇的斗志,在屯茂附近邕钦公路一带展开对日伏击战,屡立战功,受到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的接见、褒奖并题赠匾额。
最具影响力的,当属1940年1月15日发生在屯茂江边的石子湾阻击战。当天,罗焕南、罗华国接到侦查兵报告说,日军增援昆仑关的部队从小董出发,在泗峡坳与国民党军遭遇。罗焕南等迅速派出壮丁团,将队伍分成两拨,一拨截住日军前路,一拨负责断后,在石子湾岸上埋伏,打得日军措手不及,丢盔弃甲。战后打扫战场,发现一个日本军官躺倒在江边的草丛里,壮丁团成员罗岳卿、罗金斗合力将其砍杀,缴获的手枪、步枪、军刀、望远镜、地图、军事日记等物件,由罗华国带人连夜送至驻防在灵山的国民党军第二十六集团军司令部,总司令蔡廷锴当即拨给一批弹药,并要求壮丁团配合国民党正规军作战。日军在邕钦路附近安插据点,为监视、威胁屯茂周边村落,在村东面金星岭的白坟顶建筑碉堡,罗华国乘碉堡尚未完工之际,率领壮丁团成员,在蔡廷锴部队的配合下,发动连夜袭击,打死敌军17人,缴获机枪一挺,步枪10多支,弹药一批。
从1939年11月到1940年12月,壯丁团在板城、小董、邕钦公路一带,先后独立或协助其他部队与日军发生战斗30多次,击毙、打伤日军和汉奸数十人,保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壮丁团中罗永神、罗金斗、罗兜之等13名战士伤亡。
抗战中后期,随着中共党组织在钦州的建立与活动,壮丁团领导人罗华国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1941年,共产党员朱守刚、陈浩等人在小董开展统战和群众工作,罗华国与朱守刚的接触日渐增多。1943年春,罗华国组织创办的屯茂小学落成,朱守刚、陈浩等20多位中共地下党成员应邀出席招生庆典,朱守刚亲笔题写对联“得来好友如对月;有奇书读胜观花”赠予屯茂小学。如今,这副对联保存在屯茂村委会的村史室。
日军撤出广西后,壮丁团随之解散,其骨干成员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日渐密切,罗桂香、罗摇东、罗月德、罗顺昌、罗纪华、罗金水、罗寅开等大部分原壮丁团成员加入共产党的部队,到十万大山参加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屯茂村村民跟着共产党走的决心愈发坚定,他们或参加解放战争,或积极支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9年9月,屯茂村获广西专家组认定为“广西民间抗日第一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