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
摘 要:近年来,青海省植树造林时选择的树种以青海云杉为主。为了确保青海云杉树种能够正常存活,相关人员应在育苗和造林技术方面展开有效研究。描述了青海云杉的特点,并对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青海云杉;育苗技术;造林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1-010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91.18 文献标志码:B
青海云杉属于四季常绿的树种,外部形态极具特色,在我国青海省广泛种植。相比于其他树种,青海云杉生长周期极为漫长,但是即使在土地条件相对较为贫瘠、气候条件阴冷、温度较低的区域同样能够正常存活,生命力极为顽强。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此类树种予以更多重视,针对育苗和造林技术展开全面研究,充分发挥其价值。
1 青海云杉的特点
从生物学层面可知,青海云杉属于塔型常绿叶乔木,其高度可以达到23~24 m。整个树干极为笔直,树皮部分以灰褐色居多,常见有薄片剥落。叶子长度为1~3 cm。球果是长椭圆形,并以圆柱体居多,长度为7~12 cm。青海云杉主要在我国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种植。
从生长习性层面可知,青海云杉耐寒能力及耐旱能力非常强。尽管比起其他树种,青海云杉的生长速度偏慢,但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只要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肥料,并且保证外部环境处于正常水平,基本上都能有效存活。青海省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季非常长,而夏季偏短,且整体气温不高;白天和夜晚温差极大,四季降水量也相对偏低。青海省东部属于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因此降水量相对偏多,西部区域较为寒冷,且存在严重的缺氧情况。此外,青海省包含多个大型山脉,整体海拔非常高,超过3 000 m。同时,当地水资源较为丰富,为青海云杉的正常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青海云杉的育苗技术
2.1 合理选择品种
品种选擇对于育苗工作十分重要,是后期造林的基础保障。工作人员应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优质的树种,并做好检查,保证其没有病虫害。通常来说,以60~80年的云杉效果最好,主要原因是这一年龄段的云杉结实率高,种子也较饱满,初始质量极高,在种植之后,能培育出更多齐整的幼苗,而且出苗率和发芽率较高。工作人员在采集树种时,最好将时间选在每年的10月初。在挑选果实时以褐黄色为优,不建议选择青果[1]。在树种收集工作结束后开展晾晒工作,一般以干净的篷布或晒场为主。工作人员要根据每日具体状况多次翻晒球果。当球果表面鳞片逐步脱落,种粒会逐渐显露出来。需要注意的是种粒十分脆弱,因此不能有踩踏或者碾伤的情况。
工作人员可以采用风选的方式有效甄别种子,具体方法是依靠风力将簸箕中的不良种子全部选出。在筛选结束后,要对树种进行全面清洗,再进一步晾晒,并全部放到木箱或者麻袋里。如果选择的是木箱,需要在外部贴上各个树种对应的标签。要将木箱或者麻袋放在干燥的房间中存储,尽可能远离外部光线,并确保整个区域的通风条件达标。工作人员要每天观察种子的存储情况,防止其出现受潮、发霉或者遭遇虫害。
2.2 做好树种催芽工作
种子在进入催芽阶段后,工作人员可以尝试采用低温催芽的方式。在操作过程中,参照以下步骤。将树种放在水里进行浸泡,时间不少于1 h。当水分全部沥干之后,再倒入一定量的福尔马林,继续浸泡树种,浸泡时间为20~30 min。用干净的水对其持续清洗,次数不少于3次,并将其和干净的软沙放在一起,共同调配,比例控制在1∶3或者1∶4,而且沙子的湿度水平要达标。最好将泥沙和树种混合物放在0~5 ℃的环境下。需要明确的是,催芽时间不能超过两个月。若两个月后树种仍然没有催芽,需要将其转到温度相对更高的区域,通过加温的方式加快催芽速度[2]。
2.3 合理挑选苗圃地
在选择苗圃地时,工作人员需要预先做好研究,全面了解青海云杉的基本特性、幼苗生长状况。按照以下的标准,对苗圃地进行选择:以树林褐土或者沙壤土为主,水源应极为充足,土壤pH值以中性或者酸性居多,土壤条件肥沃,排水能力相对较好,地势平坦,没有沟洼。如果条件有限,选择的苗圃地较为贫瘠,此时可以尝试采用森林熟土覆盖的方案,全面改良土壤情况。在苗圃地翻整的过程中,春耕和秋耕深翻都是极为重要的。在进入该环节之后,林场人员需要做好地面平整工作,将所有杂草清理干净,逐步完成深翻目标。
此外,林场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当前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进行作床。若整体湿度偏低,则可以选择低床。如果整体湿度偏高,可以选择高床,使树种处在较适宜的环境下。需要注意的是,应将作床方向调整为东西走向,为未来造林管理活动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2.4 做好播种和后期管理工作
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具体的播种时间,最好选在5月末。在播种前的一周内,必须在苗床浇一定量的水。当整个苗床进入较为稳定的状态之后就可以进行深翻,并开始播种。需要明确的是,在播种工作正式开始前,必须做好施肥工作。
在播种时,工作人员应当尽量采取撒播的方式。如果条件有限,可以选择条播。在条播时,必须有效控制具体行距和播幅,确保其处于合理的区间。要保证水量充足,在整个表面湿润度达标的同时,不会有树种被冲出。待苗木完全出齐之后,将覆盖部分完全打开,设置遮阴棚,以防幼苗被阳光长时间照射而影响生长。
工作人员在开展苗木除草活动时,需要注意保护苗的根部不受损伤。在除草时,必须时刻贯彻“除早、除小、除了”的基础原则。在第一年,需要及时将地埂和行间杂草全部清理干净。在第二年,要全面除草,在移植或者留床苗时,必须结合松土工作,逐步完成施肥。
在出苗之后,要防止鸟类啄食;幼苗出齐之后,需要防范立枯病。第二年之后,幼苗的生长速度持续加快,应当结合实际状况增施肥料,通常以氮、磷肥居多,也可以选择叶面肥。在苗期中,需要预防病虫害,但凡发现有任何病虫害侵染的问题,都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病虫害蔓延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在换床移植时,具体时间和间隔需要依具体情况而定,通常2~3年开展一次移植工作。移植最好选在阴天,边起边栽。需要注意的是,小苗的根系部分不要出现失水风干的情况,必须保证苗直、行直以及踩实。在完成移植工作后,应当立刻补水。
另外,工作人员在使用高锰酸钾时,需要在喷施药物后0.5 h内进行冲洗,以防对苗木带来负面影响[3]。
3 青海云杉的造林技术
3.1 合理挑选造林区域
在乔木的种类中,青海云杉属于相对较为高大的一类,具备向阳喜光的特点。若实际种植的土壤较为疏松,以半阴坡或者阴坡居多,能够保证日常生长的状态即可。
此外,青海云杉本身对土壤有很高的依赖度,喜欢微酸或者中性的土壤。在海拔方面,以1 600~3 200 m为宜,但其对于干旱、盐碱以及低温环境都有一定的耐受性。因此,工作人员在挑选造林地展开的过程中,应全面考虑这些特点,选择合理的种植区域[4]。
3.2 做好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工作
当前青海云杉所处的育苗环境及栽培环境都出现了一定化,有害生物的类型更为丰富,数量也有所增加,给造林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工作人员要提高重视度,定期开展巡视,尽可能采用无公害防治的方式处理病虫害,合理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保障青海云杉正常生长。
3.3 做好造林抚育工作
在完成混交林营造后,为了防止出现牲畜破坏造林区域的情况发生,工作人员应在林地进行围保。若发现任何遗漏或者出现其他状况,工作人员都要在第一时间开展补栽工作。此外,应依据实际状况修补积水沟,将内部的残枝败叶和寄生植物全部清理干净。从目前情况来看,青海云杉无须定期开展修枝工作,原因是修枝工作对其正常生长没有益处,反而可能会起到反作用[5]。
3.4 全面建设混交林
造林时最好选择早春时间,采用设置大坑的方式栽植。青海云杉无须采用人工林的模式,应以混交林的形式替代。需要注意的是,青海云杉较为特殊,无法和其他落叶松混交[6]。
工作人员应贯彻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模仿林木原有的习性,联合应用低行间、团块状和带状混交的种植方式,有效提高青海云杉的成活率。
4 结束语
云杉树种不仅外部形状优美,还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即使外部环境十分恶劣,同样能够正常生长,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相关工作人员应做好造林管控工作,合理应用相关技术,使青海云杉的价值全部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哈有俊.青海云杉育苗与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14):197,202.
[2]冯全章.青海云杉容器育苗造林技术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8(15):18-19.
[3]杜爱林.高原地区青海云杉育苗和造林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17):82-83.
[4]李天洪.青海云杉育苗与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14):2.
[5]王永黎.青海云杉育苗造林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7):2.
[6]王军辉,张建国,张守攻,等.青海云杉硬枝扦插的激素、年龄和位置效应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7):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