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明虎 杨春纯
青铜觥,是一种源于兕牛角制作的盛酒器,流行于商代中期至西周早期,西周中期以后式微。器身常呈椭圆形或方形,周身饰以纹饰;有圈足、四足或三足;盖上常为兽首形状,流部用于倒酒,兽首与兽背一体构成觥盖;有些觥的腹内还置有勺。因其流行时间不长,与其他器物相比,出土数量较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出土的和见于著录的青铜觥不到百件。
山东地区考古近来半个多世纪发现的东周时期贵族墓葬较多,而西周的贵族墓葬非常少。2004年,在淄博市高青县花沟镇陈庄村东南发现了齐国早期故城遗址,后被称为“陈庄-唐口遗址”,这是山东地区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周早期城址。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山東省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其中一件西周早期兽形青铜觥(图1),制作精美,铭文内容意义重大。
这件西周早期兽形青铜觥,造型古朴,通高24、腹宽25、足长径12.7厘米。器身呈兽形,整器素面为主,椭圆形器腹及圈足上饰弦纹,前有上翘形短流,后有半环形兽首,下带钩形小珥。盖为昂起的兽首,高鼻鼓目,以子母口相合,两耳之间的兽角似蜗牛触角,上装饰卷云纹,两个触角之间还装饰有一个立体小兽面。觥盖内刻有铭文:“(丰)乍(作)厥文祖甲齐公宝尊彝”,大意为:(丰)始为自己的先祖齐公制作了这件宝贵的礼器。虽然目前“丰”和“启”两字的释读现存争议,但“祖甲齐公”当为姜太公无疑。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在考证后就认为:“祖甲”即齐国始封君姜尚姜太公,“齐公”是后辈对其之尊号,“文祖”之“文”是美称,而“厥文祖甲”之称呼则表明齐国早期遵行商代流行的以日干命名的风俗,如太公之后的丁公、乙公、癸公。①“祖甲齐公”铭文的发现,证实了姜太公的存在,填补了考古学上的空白,是齐国考古史上划时代的重大发现,对研究早期齐国文化和周人东征具有重大意义。
上海博物馆藏引觥②(图2)与这件觥较为相似。引觥,器高25.4、长21.7、底横12.8厘米。器体呈椭圆形,盖前段饰龙首,龙角直立,角旁有一斜出的倒钩,旁置长耳,后有,椭圆形圈足,全身饰弦纹。附斗,可放置于觥腹中。器盖及斗柄上铸铭文,器盖有五字铭文为“引,作尊彝”,斗柄上刻有“引”。“引”当为作器人名。
首部饰兽形在西周初年曾非常流行。这与1984年在陕西西安张家坡曾出土的邓仲牺尊③和2013年12月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4号墓出土的牺尊④的首部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陈庄-唐口遗址出土的铜觥首部触角之间饰有立体小兽面,而宝鸡石鼓山4号墓的牺尊头部仅为一对尖状鹿角相互交错。
上世纪20年代,军阀党玉琨在陕西宝鸡斗鸡台戴家湾曾盗掘出土一件西周早期青铜觥⑤,通高44厘米,长41厘米;牛首状盖,腹部与足部饰夔龙纹;长方形座,中间突起以嵌器身。因器身与盖上有“告田”两字铭文,故得名“告田觥”,现藏于丹麦哥本哈根国立民族学博物馆。1976年12月,在陕西扶风庄白村一号铜器窖藏中出土了一件折觥,通高28.7厘米,器身呈长方形,方圈足,后有;羊首形盖,巨角;器身以饕餮纹和夔纹为主,间以其他动物纹。器身与盖均刻有40字铭文:“惟五月王在,戊子,令作册折兄望土于相侯,易金、易臣。扬王休,惟王十又九祀,用作父乙尊,其永宝。”意思为:周昭王赏赐了折,为宣扬王的恩惠,同时为纪念他的父亲,折铸造了这件器物。折觥造型稳重,装饰富丽,加之有长篇且明确的铭文,成为昭王时期青铜器断代的又一标准器,现藏于陕西省宝鸡周原博物院。
陈庄-唐口遗址出土的西周早期兽形青铜觥是一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物。根据各类考古实物和学者现有研究表明,商代青铜礼器的等级高低是与器物纹饰的繁简相辅相成的,等级越高则纹饰愈精美。⑥而陈庄出土的西周早期兽形铜觥,与众多精美绝伦的商周两代青铜礼器相比,造型与纹饰虽显得相对朴素,但这与礼器使用者的公伯级别是相称的,符合西周时期的封建礼制。“文祖甲齐公”铭文则证实了姜太公的存在,填补了历史空白,其命名方式亦遵循了“商代流行的以日干命名的风俗”。这件铜觥的造型、纹饰、铭文,都反映了商周文化的延续关系和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
(本文为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齐系金文整理与研究》(课题批准号16BZS014)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