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评价现状及构建新评价体系策略

2021-01-16 07:40吴慧慧
考试周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小学科学现状

摘 要:教学和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两个重要环节,相辅相成。为了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评价体系非常必要。首先,文章从当前小学科学评价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传统科学课评价体系的弊端。然后,提出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应该注意“注重评价多元化”“关注评价内容全面性”和“展现评价过程全程化”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评价;现状;策略

一、 引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评价具有导向性和激励作用,应该建立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随着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广泛开展,科学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再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科学课价体系不仅无法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检测,也无法激励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建立一套新的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十分必要。

二、 小学科学评价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科学课在全国得到了较好的普及,老师、学生和家长对科学课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传统受“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科学课还未得到与“基础性学科”相匹配的重视和认可。表现在教学评价方面,大部分小学科学课的评价还在沿用“小学自然”学科的评价方式,存在许多弊端。

(一)评价内容片面

1.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科学评价还停留在对学生最终学习结果的评价上。《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评价主要有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与学生学习交融在一起,包括课前、课中、课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表现进行的评价活动。”但是现在大部分科学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意识还较为淡薄,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较少。

2. 当下小学科学课评价还存在着“一张试卷定优劣”的现状。许多教师对学生科学课学习评价还只依据传统的纸笔测试成绩。凭借一张试卷的分数就评定孩子科学学习的最终成绩,这样的评价是非常片面的,也不符合科学学科的学科特点。科学课的评价内容应该包括科学知识、科学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对学科和科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这些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是很难用一张试卷进行准确评价的。

(二)评价主体单一

现在科学课的评价大多数只有教师参与,学生的成绩由教师一个人决定,这样的评价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并不科学。因为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们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并不能全面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表现;学生在课外、在家庭中经常开展科学学习探究活动,这样在校外开展的学习探究活动教师更是无从知晓,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评价显然是不够客观、准确的。

(三)评价时机单一

当前,小学科学课的评价往往还局限在科学课堂学生表现上,科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如果把科学教学和生活、社会脱钩,这样的科学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因此教师不能把科学评价局限在科学课堂,而应该延伸到学生课后的生活中,鼓励学生在课外的时间进行科学的探究,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三、 构建小学科学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和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两个重要环节,相辅相成。评价即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测,也与教学过程相互交融,从而促进与保证学生的发展。如何科学、客观、准确对学生进行评价,笔者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关注评价内容全面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学习评价必须覆盖其规定的各方面目标要求,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小学科学的学习评价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四个方面。

1. 科学知识评价,考查学生对课程标准规定的主要概念的掌握情况。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中有许多科学概念贯穿在学习活动中,是对科学知识的概括的体现,科学知识的推衍、规则的建立都离不开科学概念。因此,对学生科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时十分重要的,考查学生科学知识可以通过纸笔测试、布置作业、教师提问等形式进行。

2. 科学探究能力评价,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式的了解和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科学探究能力包括,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观察、提出问题和猜想,安排计划,通过规范合理的方法测量和搜集证据,会分析证据并以逻辑合理的方式得出结论,能合理顺畅地表达探究结论,进行交流和讨论,等。科学探究能力很多时候无法仅仅通过试卷的形式评判,教师应该在传统纸笔测试的基础上增加探究能力的考查,如观察、实验、分析、推理等考察形式。

3. 科学态度评价,考查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和探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科学态度包括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能够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主动合作、尊重他人等。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态度不仅仅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需要,也是学生将来发展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情况很难通过试卷进行有效评价,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日常课堂学习、探究、合作、交流等情况的了解,对学生在课堂上体现的“科学态度”进行实时评价。同时教师也要利用家长对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情况进行合理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科学态度的养成。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评价,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互相关联的了解,以及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

小学科学学习评价要转变学生成绩由教师评定的传统观念,必须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在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同时邀请学生家长对学生在校外的科学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1. 鼓励学生自评互评

我国国情决定了大多數班级学生数都较多,教师在课堂上很难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导致以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和卷面分数来确定学生最后的成绩,这样的评价并不客观。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我在科学课堂上实施了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课堂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互评”指的是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和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给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使其更深刻地认识和审视自己的学习表现,改正自己的缺点。同学们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

2. 引入家长评价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学科,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仅仅依靠科学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但是孩子在校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情况教师并不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家长评价来激励孩子进行更多的科学课外学习探究活动。

例如,我在执教四年级上册《云的观测》一课时,由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观察到的云的种类十分有限,想要观察、认识更多的云,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后生活中进行更多的观察记录。上第一个班级时,我并未引入家长评价,到下节课交流汇报时,班上很多学生都没有进行云的观测活动,导致课堂效率大打折扣。通过反思,我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告诉学生,老师会让家长给学生观测活动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把分数纳入“每月科学之星”评价里。到下节课这个班交流汇报时,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对各种各样的云进行了認真观察、详细记录。由此可见,在科学课堂中让家长参与到科学课的监督、管理、激励中来,科学课的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将得到很大提高。

(三)展现评价过程全程化

1. 关注过程,落实阶段性评价

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点滴积累逐渐构建而成。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对于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情况和促进学生学习都起到重要作用。

科学课堂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该在科学课堂上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用来对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知识与技能、科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角度的发展目标进行观察记录和评定。“课堂表现记录表”由每组的小组长负责记录,组长每周将组内同学的表现情况汇报给老师,教师利用每周第一节课课前的时间对全班每位同学的表现情况进行反馈。教师每个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面的定量评价,综合学生在一个月中的成长历程划分优秀、良好、合格和待加强四个等级。同时教师根据综合情况评出“每月科学之星”和“每月进步之星”,最后对全班学生的表现情况综合起来给予总评,给出鼓励性的评语或者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教师通过“每节课”“每周”和“每个月”的过程性评价,极大地促进学生发展。

2. 重视结果,完善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学期或某一阶段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小学科学终结性评价不仅让学生对自己一学期的学习情况有客观认识,更能让学生通过评价的情况发现自己的欠缺和不足,明确下阶段的努力方向,最后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四、 结语

总之,科学的课程评价具有导向性和激励作用,小学科学教师应该通过教师建立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来促进学生构建科学概念、提升科学素养,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初品.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科学课堂评价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3):196-197.

[2]赵亚夫.小学科学有效学习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汤晓鹏,梁芳.小学科学构建科学概念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255-266.

作者简介:

吴慧慧,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小学科学现状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