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备案制的实践与探索

2021-01-16 08:39:16温雪萍曾雪琴曾春生赣州市肿瘤医院人事科
环球市场 2021年19期
关键词:备案制编外人员核定

温雪萍 曾雪琴 曾春生 赣州市肿瘤医院人事科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服务需求快速增加,医院规模的迅速扩大,医疗机构人员也在不断增加。但与此同时,医院的人员编制并没有随着医院的发展得到调整与增加,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编外人员,到2010年,大部分公立医院的编内人员和编外人员基本达到了1:1的比例[1]。而有无编制在待遇、职称晋升、干部选拔上的差异则给医院的人事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背后的矛盾日益凸显[2],在此背景之下,医院的编制改革已然无法避免。

一、我市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备案制管理的主要做法

2017年以来,为破解公立医院改革“编制”瓶颈,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署,赣州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围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引才用人机制等改革目标,大胆创新,在赣州市属7家公立医院探索实施了编制备案制改革。

(一)核定人员总量,严格资格准入

我市首先改变过去只核定公立医院事业编制人数的做法,而是根据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医院级别、类型、床位数、诊疗服务量等多因素进行测算,核定公立医院的用人控制数,用人控制数包括事业编制人数和编制备案制人数,事业编制人数基本与改革前维持不变。同时明确规定各公立医院的事业编制空编数主要用于招聘本单位的高层次人才,新增备案制人员核定数主要用于招聘医、药、护、技等急需、紧缺的卫生专技人员。同时根据医院的发展情况,允许核定人员总量每两年动态调整一次,使公立医院人员总量核定与公立医院的事业发展始终保持一致。

(二)完善岗位设置,实行公开招聘

过去由于“身份”的限制,编外人员即便取得了相应的技术职称,也难以聘用在相应的岗位上。在实施编制备案制管理后,公立医院完善岗位设置,推行岗位聘用制度,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首先,岗位设置由原来的以编制内人员总数为基数就相应的改为以事业编和备案编人员总数为基数,由于基数的增加,较好的解决了过去岗位职数严重不足的问题。其次,按照设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通过公开、平等、竞争的程序,择优选聘,消除了“身份”差异,打通了编外人员职称晋升的通道,充分调动了编外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在新进备案制人员的招聘上,由公立医院根据医院目前人力资源构成、人才梯队建设等制定岗位需求,实行公开自主招聘。

(三)健全考核机制,保障工资待遇

过去,编外人员由于没有岗位聘任和财政拨款等,福利待遇和编内人员有较大差别,严重挫伤了编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实施编制备案制管理后,财政解决了备案人员的财政拨款,编外人员完成了备案制人员岗位聘用,收入分配按照编制内和备案制人员同岗同酬和同等对待,按照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保证了编制备案制人员的福利待遇。在岗位绩效工资上,探索绩效工资总量管理、要素分配等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

二、公立医院人员备案制得到的“红利”

(一)公立医院人员紧缺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随着医疗需求日益增长,医院不得不采取聘用编外人员的方式解决矛盾,但由于编外人员身份不明确,保障机制不健全,编外人员流动性大,造成公立医院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均衡、后备力量不足[3],特别是在专科医院,由于职业认可度低,吸引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不能满足医疗服务需求。编制备案制的实施拓宽了公立医院的选人用人渠道,保证了备案制人员的权益,稳定了医务人员队伍[4]。

(二)高层次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医院的职称岗位数由原来的事业编制数核定,改为由用人控制数核定,高级职称岗位数大大增加,公立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渠道有效打通。

(三)医务人员获得感得到明显提升

原公立医院自主招聘的编外人员均纳入了备案管理,用人控制数内人员,无论是事业编制人员,还是编制备案制人员,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都同等对待,享受同等待遇。

(四)促进了医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编制备案制使得公立医院原本根深蒂固的“事业单位岗位编制”观念松动,实施编制备案制后,“编制”不再是医疗技术人员的“铁饭碗”,专业技能才是医疗技术人员的价值体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铁饭碗”[5]。医疗技术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胜任岗位需求。

三、人员编制备案制在实践过程中的思考

编制备案制改革的最大意义是创新了公立医院编制和人事管理,给公立医院更大的用人自主权,缓解了医院医务人员短缺的现象,满足了临床需求[6]。但实施几年来,编制备案制也还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的地方,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一)思想不认同,缺少归属感

编制内和备案制的身份区别,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正式工”和“临聘人员”,加上日常工作中对编制内和备案制人员的区分、考核,领导的重视程度,备案制人员内心容易产生攀比、不平衡心理,对医院缺少归属感。

(二)待遇上的差别对待

有少数公立医院在收入分配上仍然没有做到同工同酬,还有少数公立医院的编制备案制人员仍然没有享受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大部分公立医院的编制备案制人员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缴纳基数上与事业编制人员有较大差距。目前,编制备案制人员仍无法享受职业年金待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编制备案制人员在公立医院中人数不断扩增,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急需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编外人员管理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对编外人员的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备案制编外人员核定
浅谈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制度创新与管理瓶颈
关于高校体育场馆编外人员管理制度的建议
当代体育(2021年21期)2021-09-10 02:13:31
探讨市级公立医院编外人员管理问题及对策
智慧健康(2020年26期)2020-12-03 21:44:41
浅谈公立医院编外人员管理
消费导刊(2019年27期)2019-07-13 01:24:02
对我国慈善信托备案制完善的思考
谈投资项目前期管理改革的发展进程
关于印发《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量核定导则》的通知
上海建材(2017年4期)2017-04-06 07:32:03
高校、公立医院开展人员控制总量备案制管理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机构与行政(2017年2期)2017-03-21 15:23:00
南京市煤电企业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核定方法比选研究
环境科技(2016年6期)2016-11-10 05:14:04
砂石采砂量核定方法的一些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14期)2014-02-27 1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