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的几点思考

2021-01-16 06:18:58解娇娜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解妮娜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29期
关键词:保证体系全员教职工

解娇娜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解妮娜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自从2015 年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个职业院校都要进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改以来,河北省各个高职学院也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积极探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真正内涵以及诊改思路。为此,很多高职院校积极邀请相关专家对中层领导以及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辅导员代表等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向教职工传达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走在前沿的高职院校的先进做法以及诊改思路。通过培训,笔者对这个质量诊改工作也有一些思考,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一、务必贯彻“全员参与”原则,保障“诊改”的有效实施

要想真正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就务必要进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改。但是,在实施诊改的过程中,不少院校只注重内部质量诊改体系框架的搭建,却忽略了全员参与的重要性。大家都清楚,内部质量的诊改工作涉及面很广,既涉及教师、学生,又涉及学院、专业、课程等很多方面,因此全员参与的重要性就变得不言而喻。

“全员参与”作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的关键词之一,它的内涵就是要让高职院校全体师生积极融入诊改工作。任何一个体系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全员的参与。“全员参与”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务必落实“全员参与”原则,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落实。

(一)加强内部质量诊改相关内容的培训

高职院校在内部质量诊改工作中要想真正做到实处,使其有效实施,就一定要调动全体教职工,甚至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都清楚地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内部质量诊改、诊改的思路以及诊改的内容等。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经常组织一些这方面的培训,或者邀请一些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让每个人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机械地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自己的工作思路。

通过培训或者专家讲座,全体员工都会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内部质量诊改工作不是几个人或者几个部门的事儿,需要大家的通力配合,积极团结。

(二)结合目标绩效考核制度,鼓励全体员工认真参与质量诊改

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进行内部质量诊改的积极性,近几年逐步实行目标绩效考核制度。每年的绩效工资根据教职工每人每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下发。学院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等相关部门制定出每类教职工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表,年终教职工上报自己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相关部门根据每位教职工的得分情况,发放目标绩效工资。

目标绩效考核制度经过实践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目标绩效考核制度,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各项诊改工作指标渗透到目标绩效任务表中。然后根据每位教职工完成质量诊改任务的情况,发放绩效工资,务必贯彻“多劳多得”的原则,从而激发教职工质量诊改的积极性。

(三)塑造校园质量文化建设

校园质量文化建设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更是顺利实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前提与关键。

为了更好地贯彻全员参与,高职院校可以广泛进行质量文化的宣传,并将这种质量文化融入校园整体文化当中,更内化于每一个学生和教师心中,成为全院师生学习和工作的良好指引。质量不仅仅带来结果,更重要的是能够起到一种潜在的约束作用。我们经常提到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等其实都是质量文化的重要体现。

(四)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激励教师投身“诊改”工作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一线人员,在教学质量“诊改”工作中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们常年战斗在教学一线,一方面要进行课程建设、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带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等,另一方面还要努力搞科研。因此老师们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大。然而老师们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家庭、孩子、亲人需要照顾。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学院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就更要对老师们人文关怀得更多一点儿,使得每位教职工深切感受到学院的关怀,这样更能激励老师们在“诊改”工作中积极作为,有所贡献。

有关领导一方面可以多找老师们谈心,另一方面也要鼓励老师们主动找领导反映自己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疑惑。全面引导教师们献身教育,全身心投身“诊改”工作。

二、建立强有力的运行机制,否则“诊改”寸步难行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诊改工作要想顺利进行,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诊改运行机制。高职院校“一把手”领导的决心与行动是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改运行机制的关键因素。例如一些内部质量诊改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学校,他们的诊改工作就是由党委书记和院长直接担任最高负责人,下面再设置其他机构,逐步展开诊改工作。其他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强有力的运行机制。全员教职工只有遵循这个有效运行机制进行内部质量诊改,才能保障诊改工作有效进行。

三、积极重视SWOT分析,有效提出诊改意见

在进行内部质量诊改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SWOT 分析。它既可以用于教师、学生层面的诊断,也可以用在专业、课程层面的诊改。通过SWOT 分析,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一针见血地给教师、学生、专业、课程提出建议或者意见,然后找出面临的机会与挑战,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各层面质量的诊改。

四、教师应该“能说会做”,不再只是“能讲”

在教学诊改中,作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一名合格教师,应该“能说会做”,不仅仅只是“能讲”。这一点笔者很有感触。毕竟理论与实践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们理论的教学往往落后于企业实践。这就要求我们每个老师要积极深入企业实践中去,了解企业实际中到底应用了多少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教授的理论知识,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在哪里。本人最近几年一直在代理一家小企业的会计以及税务工作,通过这种企业实践,增强了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对今后的教学大有帮助。因此,每位老师都应该真正深入企业,去企业兼职一段时间。才能更好地“会做”,从而真正“能说会做”。

五、有效结合“1+X”证书制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我们都知道,为了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国家推出了一项“1+X”证书制度。它在增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好的助力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内部质量诊改工作的时候,可以和推进“1+X”证书制度有效结合起来。我们应该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中做到课程融合。另外,高职院校还要积极申报“1+X”证书考试试点,组织学生报名参加“1+X”证书考试,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这样才更有利于真正做到产教融合,将产业用人需求贯彻在对学生的考核中,使得教学更具备针对性,更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六、高职院校要突破被动思维模式,形成主动诊改的思维模式

在2015 年教育部没有发布高职院校进行内部质量诊改之前,好多高职院校已经习惯于用“评估”的标准来建设学校,对照着“评估”指标被动发展。但是,自从2015 年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个职业院校都要进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改以后,很多高职学校在建设自己学校的时候就不能再用原来被动的思维模式。这里面的原因很显然,在于内部质量诊改工作自身独有的特点。它要求诊改要源于自身,要有自我保证,出发点在于自己真正想诊改、有决心进行诊改。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院自身实际情况自主设定发展目标,自主建立质量标准,自主进行“诊改”。而不能简单复制那些走在“诊改”前沿学校的模板,沿用别人的套路。

猜你喜欢
保证体系全员教职工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 11:45:54
全员核酸
中国慈善家(2022年3期)2022-06-14 22:21:55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记者观察(2018年14期)2018-11-19 21:22:23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质量保证体系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应用初探
中国盐业(2018年23期)2018-03-30 01:29:30
质量保证体系原理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中国盐业(2018年21期)2018-03-05 08:06:16
设计保证体系建设和审查的若干专题研究之二——设计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