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华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要求市场营销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运用的市场营销教学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渗透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模拟运用,促进学生理解和吸收课堂知识,提高了市场营销教学的有效性,培养更多优秀的市场营销人才,满足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2]。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加强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渗透,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发展。
高校学生的大多处在19-23 岁之间,他们充满朝气,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学习和生活,喜欢体验不同的事情和人生。而市场营销课程中的部分教学内容,尤其是理论部分会让学生觉得自己被课程所束缚,因此有些学生对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渗透体验式教学可以借助不同教学情景等帮助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是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而且,现在不少市场营销教材中,都有各种营销案例的分析和说明,这就使得课程理论更加贴近现实,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有不少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比如各种概念、含义等,这都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失去对其学习的兴趣。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些枯燥的理论内容,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式教学就是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采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情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尽情联想和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当今社会发展非常迅速,要想在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因此表达和交流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体验式教学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角色扮演、情景教学中的小组发言和课堂讨论就是能够促进大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让大学生建立自信心的比较好的形式。同时,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会利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市场营销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课程,市场营销人才也是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渗透体验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够更好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情景教学法是体验式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它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具体的、直观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直观地感知,从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市场营销教材中的很多案例都是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于体验式教学而言,其重要内容就是,教师应当将更多的表现机会创造给学生[3]。
比如,在学习“内容营销”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事先搜集教学素材,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这些教学素材制作成课件或者微课视频,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或者微课视频,给学生创设教学情景。
笔者利用网络给学生创设了“《乘风破浪的姐姐》内容营销案例”的教学情景,首先笔者在学生面前播放了《乘风破浪的姐姐》相关综艺片段,接着展示了一组《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后台数据,包括收入、支出、带来的社会效益等等。然后引导学生对《乘风破浪的姐姐》的营销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通过选秀、体验、比赛、综艺、采访、女子组合出道等多种综艺题材节目的相互渗透,反映了新媒体的视听特点,展现了多种多样的内容。同时,姐姐们是在市场上假装自己未曾经过市场检验的选手,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兴趣。这是通过女子组合规则重新发挥自己价值的内容营销经典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制作微课视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综艺选秀”的教学情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然后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促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所以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对学生的感受进行重点关注。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小组内部的成员具有相同的学习目标,他们都是这个学习目标的完成人,都是学习的主体,小组成员进行了解、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体验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市场营销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体验感。笔者以“自媒体时代网络意见领袖口碑营销案例”为主要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小组讨论。首先,笔者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六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学习的主题,“你在网上买东西的时候,会听取网络大咖的意见吗?”。有的学生会,有的学生不会。笔者告诉学生:“网络上给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供意见的大咖,我们叫作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口碑营销也是目前一种很常见的营销方式,那么网络意见领袖口碑营销有什么优势和弊端呢?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改进呢?”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接着,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当小组内一个成员在分享的时候,另外的成员认真听讲,分享完成之后,大家共同讨论每个人都要进行分享。其中就有学生是这样分享的:自媒体意见领袖的出现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想法和行为,也正在转变着人们参与媒介的态度和认识,自媒体意见领袖的存在有利于消费者得到更多的消费信息。但是存在着发布虚假信息,造成群体上当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加大法律监管的力度,提升辨别真假的能力,培养正确的消费心理。在讨论完成之后,教师根据不同小组之间的学习氛围,分享、讨论热烈程度,对各个小组进行评分,得分最高的小组就可以获得奖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讨论、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度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消费者和商家不同社会角色的扮演,从中体验社会角色的感受,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增强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能够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出来,然后从不同的角度领会市场营销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渗透。
比如,教师现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三个学生分成一个学习小组,A 学生扮演商家,B 学生扮演消费者,C 学生扮演监管部门,课堂剧情是“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进行合理的交易”。当扮演结束后,A、B、C三个学生在进行角色互换,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能够从中体验市场营销的教学内容,体会到营销的不容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材是学生接触的最直接的课程资源,但是市场营销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尤其是教学案例,要想让学生彻底明白教学内容,就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加强实践。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的时间利用网络平台“直播带货”,“直播带货”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目前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营销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直播带货”的营销方案,包括平台的选择、商品的选择、营销的方式、与用户沟通的方式等。学生进行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够从实践活动中体会市场营销的本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市场营销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应该根据校企合作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学生就业上岗的对接。学校可以引入企业使用的营销方案,扩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实现就业上岗的零对接。另外,学校还可以跟企业建立市场营销研究基地,企业将一部分市场营销业务给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上岗环境,为学生的实践奠定基础。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渗透体验式教学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理解教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教学情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来提高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渗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