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爱花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综合分析当前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使用现状,发现职业教育教材开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材特色不鲜明,不具备职业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基本上是本科理论性教材的压缩,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二是教材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教材内容交叉、低水平重复,甚至有一些改头换面、照抄照搬。三是内容陈旧滞后,不能及时把行业的最新工作标准、最新技能变化、最新任务要求融入教材,导致与岗位技能要求严重脱节。四是以传统胶装纸质理论文字教材为主,缺少实物教材、实训教材以及信息化教学资源,教材形式单一。
深化产教融合对“教材”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教材的内容要结合企业岗位要求,根据岗位业务工作流程进行“模块化、项目式、任务化”的设计,对接岗位职业技能标准,突出教材的实践性和操作性。“1+X”证书制度的实施,体现了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要求,能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技能水平,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产业与教育的需求整合,是夯实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大举措。1+X证书制度融合专业教学标准与行业企业职业技能标准,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注重职业技能考核评价,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这就要求教材具有实践性、技能性、先进性,教材要融合企业岗位技能标准,并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提高“教与学”的灵活性。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深入推进教材改革,首先,要与企业对接,职业教育教师要熟知企业业务工作流程,明确职业技能标准,与企业导师共同进行教材编写,把企业真实业务流程编入教材,实现教材的校企“双元”开发。其次,对接“1+X”职业技能培训,明确职业技能培训标准,以“X”证书培训业务模块作为新型教材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一方面为证书培训提供教材支撑,有利的实现“书证融合”,另一方面给予其他专业课程教材改革提供参考。再次,进行与教材内容配套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形象的视频、动画等资源,提高学习的灵活性,从而提高教材的适用性。最后,根据工作业务流程进行合理的活页装订,学生能根据每次课学习内容随取随用,同时,便于随时加入更新和修改的内容。
新型教材建设要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理实一体突出实践性,引导行业专家、企业、职教专家和职业院校教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需求共同建设教材。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校企双元”教材开发建设,要兼顾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通过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工作项目设计、任务模块细化、知识技能点融合,在教材中给学生直观的工作岗位体验。利用互联网技术,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将枯燥的知识点变的灵活、生动、形象,将静态的学习变为动态的交互式学习;将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自主的学,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灵活学习能力。在教材开发过程中,企业和学校要根据课程特点,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岗位技能要求,合理分工。企业专家负责岗位实践技能点的设计和开发,学校教师负责进行与实践技能点相配套的理论知识点的设计,两方相互融合,同为主体,共同开发。
新型活页式教材需要有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资源,高职院校要建设必备的信息化教学设施,为新型教材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设校企“双元”的教材评价体系,同时向社会招募培训评价组织,融合第三方评价机构,根据由各行业组织构成的评价组织制定符合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的新型职业技能标准;与此同时,要接受学校、社会、学生、家长等的监督评价。
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从教材规划、教材编写、教材审核、使用等各方面明确了对教材管理的基本要求,职业院校、企业、社会都应该成为教材管理的主体,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教材管理机制体制,集合社会各界力量提高教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