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羽汐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自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各地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疫情定性为“引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遏制疫情的继续蔓延,各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其他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依法采取了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普通人居家隔离等系列防控措施。[1]居家隔离者在科学知识和物资双重匮乏的情境下,心理恐慌情绪蔓延,与疫情的冲击交织在一起,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孤独、抑郁和绝望等心理问题。有研究显示,超过58%的居家隔离者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强烈心理干预需求。
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联系,个人可以通过这种联系获得社会认同最终收到情感、物质和信息上的作用。个体所提供的支持是建立在自我发展以及生态观的基础上,一个人不可能孤立存在于社会中,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必然会与他人进行接触交流,建立关系网络,继而产生合作。通过社会支持体系的帮助,人们可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可控的问题和危机,从而维持正常日常生活。[2]程虹娟从社会互动关系和社会资源的作用分别来定义社会支持,指出社会支持不仅仅是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社会支持来自于社会关系的帮助、人们联系的方式以及支持网络中成员间的资源交换。[3]
社会支持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他通过对自杀的研究发现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与自杀有关。20世纪70年代初,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社会支持的概念,对社会支持与心理调适的关系进行大量的研究。多数研究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心理健康,而劣性社会关系的存在则会使个体产生心理问题。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和心理具有重要意义。[4]国内学者对社会支持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李强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缓解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5]
社会支持影响个人心理健康机制,对个体的心理调适研究起到积极作用。国内的陈成文教授将社会支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客观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社会关系、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等;另一类是主观社会支持,这类支持是个体自身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和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主观感受密切相关。[6]因此,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扮演着不良情绪调和剂,协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缓解一定的压力,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使得社会处于一个稳定和谐的状态。如果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人们常常会处于一个孤立无援的状态中,常常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不利于个人身心发展以及维持社会稳定。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者正在经历一个特殊时期,只能居家不能出门,严格的隔离措施,是否患病的未知性,这些因素可能会诱发居家隔离者产生心理问题。为了帮助其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大致将心理问题及其表现归纳如下:
1.焦虑
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主观感受和一些程度不同的躯体反应及外部表现,如脸红、肠胃不适、腰酸背疼等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当焦虑水平适中时,焦虑具有积极作用,它可以激活神经系统,调动潜能、集中注意,对个体身心有重要的适应价值;当焦虑水平过高时,个体多不能意识到焦虑的原因和对象,常处于担心害怕,焦虑的感受与现实极不相称,此时的焦虑多属于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反应,会损害个体身心健康,从而带来不利影响。[7]长期居家隔离,面对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甚至谣言,常感到焦急烦躁、易发脾气、无法集中注意力,面对微小的情绪刺激,就可能委屈,崩溃大哭,做出冲动行为。
2.恐惧
恐惧是指人们在面对某种危险情境时,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担惊受怕的一种强烈压抑情绪体验,是对特定刺激时间段采取的自我防御反应。[8]恐惧心理是面对危险时产生的害怕担忧。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人们会感到异常不安,对疾病感到恐慌,害怕因与人交流感染病毒,害怕病毒蔓延到自己家中,害怕染病死亡,甚至会过度悲观,错误的认为自己与家人不能战胜病毒,对生活失去信心和热情,对原本的事物失去兴趣,沉陷悲伤。
3.失眠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等。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但在疫情期间人们易出现急性失眠,信息焦虑让人放不下手机,日夜不停地用手机刷新闻资讯。由于大脑长期接受处理信息,造成大脑皮层活动抑制,产生头痛、睡眠时间短等症状,造成睡眠困难现象凸显,作息更趋紊乱,平均睡眠质量下降的不良后果。
4.强迫症状
强迫症状是一种持久出现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患者明知道这些观念或动作无意义,想要试图忽略、压制或用其他思想、动作来抗衡它,却无法控制,因而苦恼和焦虑。特殊时期,人们过分担忧自己及家人感染病毒,安全感急剧下降,在思维上反复回想自己有无接触史,将自身出现的任何不适都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怀疑自己被感染,甚至怀疑官方发布的有关疫情数据,反复想象此次疫情的严重后果;在行为上强迫自己重复洗手、反复消毒,坐卧不安。[9]
社区支持系统是指社区工作中对个人具有正向支持功能的某些特质,即社区支持系统中可以提供实质的协助者,这种协助也是一种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社区支持系统分为一般的社区支持和特定的社区支持。前者包括归属、接纳与关怀等,这些支持可以促进社区整合和情感支持,提供给社区居民以归属感和认同感;后者包括尊重或鼓励、提供资讯和信息以及有形的物质支持。当社区居民遇到某种特定的问题或需要时,可能希望获得特定的支持。[10]社区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个人支持、志愿者支持、互助支持和社区支持,下文从不同的社区支持系统对居家隔离者疫期易患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1.个人心理因素
每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记忆、性格都会因人而异,个人的生活方式也都有所不同,在应对外界事件的时候,心里活动也会有所差异,这是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使居家隔离者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心理压力更大,紧张度更高。另外,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下而又得不到应有的调适,会造成焦虑不安、抑郁症、精神障碍等严重的心理疾病。居家隔离者的个人支持网络主要针对服务对象个人的现存人际关系及其所置身的环境内具有发展潜力的成员提供支持。居家隔离者的社会支持程度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一个社会性较高的居家隔离者倾向于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就可能建立更广阔的社会支持网络;而自主性高者则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利用社会资源网络的倾向不高。反之,对于自主性和社会性都低的居家隔离者,由于他们本身自助和社会参与意识不强,使得互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降低,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2.志愿者支持系统弱化
第一,社区志愿体系服务内容单一,供需对接不畅。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前,缺乏对群众需求的了解,未进行需求评估调查,志愿者提供的服务活动、心理疏导或情绪支持没有针对性,服务领域狭窄,无法满足隔离人员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无论从服务内容还是服务质量,与居家隔离者的实际需要都存在一定的距离。第二,志愿服务表面化,对于居家隔离者有关心理、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并无益处,策划的互助活动环节不连贯,实际上并不能有效缓解居家隔离者的不良情绪。第三,志愿者资源短缺体现在志愿者人员数量和人员构成上,这都不利于志愿者配合社区工作者完成社区防疫工作,也影响居家隔离者的心理调适质量。
3.社区环境变化产生的压力
社区防疫宣传不到位,引起居家隔离者恐慌心理。疫情前期社区忽视对居家隔离者疫情知识的宣传和心理预防,未能提前启动预防机制为居家隔离者提供时间适应,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导致居家隔离应急工作无法及时生效。在基层社区工作中,社区推广纯人工管理模式,不仅人力成本高,管理难度大,还会增加交叉感染风险,信息化移动化服务平台没有发挥作用,未能及时查看隔离人员情况,社区对居家隔离人员的数量和需求的具体统计数据模糊,这都使得居家隔离者对社区服务感到迷茫,没有安全感,在谣言传播下对疫情没有科学性认识,恐慌心理也逐渐出现。
社区资源不足,加剧居家隔离者焦虑情绪。此次疫情防控,社区既要管理,也要服务,肩负的任务十分繁重,导致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疫情突发初期社区物质资源处于低效能状态,社区资源分配也存在较多问题,社区为居家隔离人员采购生活必需品的时间长、效率低,促使隔离者安全感降低,焦虑情绪加剧。由于社区心理健康培训体系发展滞后,部分社区工作者缺乏体系化的针对性心理培训,致使专业技能与业务经验不足,在对居家隔离者进行心理辅导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根源上提出解决方法。同时,社区服务中心在人力配置上较少配备心理学的专业人才,没有形成流程化工作体系,无法照顾到全体居家隔离人员,也造成居家隔离者的心理调适工作进展缓慢。
1.预防功能
预防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功能,预防新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或者心理问题的再发生。预防以心理问题的可能发生为前提,发现问题的早期症状,分析原因,通过干预、防止方式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预防工作可分为初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的工作机制。
初级预防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迅速启动社区预防机制,引导居家隔离者参与社区教育,强调要在问题或危险发生之前通过公众教育提升隔离人员在意识和能力上做好应对生活方面问题与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自主意识,社区工作者进行准确识别和危机介入构建心理预防的基本框架。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是社区工作者以建立良性关系为手段,把握居家隔离者的心理动态和多元需要,实现心理调适平衡。同时,基于居家隔离人员的视角,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可以从预防功能层面大大降低焦虑倾向,防止心理问题带来身体、心理、生活不良风险的扩大和升级。
2.治疗功能
社区工作通过治疗,激发居家隔离者的效能,恢复他们的生活自信,让他们回归社会;通过治疗,帮助居家隔离者恢复失去的心理功能,达到正常的生活状态。根据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进行介入治疗,对居家隔离者的心理困扰和焦虑情绪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整和修补,协助隔离人员正视特殊的居家生活经历,增强隔离人员的自我效能感,鼓励他们积极尝试,为其缓解焦虑情绪创造机会。提升居家隔离者的朋辈互动能力,借助替代性支持系统帮助其完善社会支持网络,积极在社区内为隔离人员链接资源,缩短其心理调适的适应周期,降低治疗成本。社区工作者强调“助人自助”的意识,鼓励居家隔离者勇敢表达内心真实想法,接受别人的关心,同时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关心,对这类群体各方面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3.发展功能
发展功能是社会工作更为积极的一种功能。发展功能又可以称为提供社会支持的功能,通过挖掘社会资源,开发个人潜能,提高个人的能力,积极地发展社会生活,提升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社会的繁荣与公平。
对于居家隔离者来说,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越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更好地调节心理。社会支持网络的发展取决于两个维度,一是社会支持网络的广度,即网络中的个人、朋辈和社区资源数量多少;二是社会支持网络的强度,即网络中这些个人、朋辈和社区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功能的程度。居家隔离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往往比较薄弱,社区工作者应致力于通过整合资源、志愿者管理和提供情感支持,来帮助他们发展社会支持网络,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以积极地心态顺利渡过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期,实现社区工作的发展功能。
人们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日趋密切,社区支持系统的作用日趋加强,社区不仅要充分发挥其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还要为居家隔离人员改善其社会支持体系。居家隔离者心理调适的社区介入是以社区为工作平台,动员整合社区内的行政力量与民间力量,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资源,预防和干预社区内居家隔离者的心理问题。社区介入重在宣传和预防上,宣传重在家人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预防重在居家隔离者不良心理的调适方法和策略上。
1.构建立体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网络
宣传防疫知识的线上服务是前提。面对社会关注的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人员由于对公共卫生政策、疫情防控知识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导致“想的多”,理性思考较少。为了引导居家隔离者自觉做好科学防护,最大限度缓解其心理问题,社区在微信群和公众号进行防疫宣传报道,普及“不盲目跟风”“不过度防护”的居家理念。志愿者还通过语音的形式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积极调节居家隔离者的自身情绪。
坚持需求导向的志愿支持是基础。由于住宅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社区在每个单元楼都设立志愿者临时工作点,每个时间段都有志愿者值班,实时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线上和上门服务,及时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保障隔离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志愿者收集评估隔离人员需求,将采购的物资装运、打包后核对数量,采取送上门、叫门牌号自取等方式分发到每户居家隔离者手中,志愿者的志愿行为避免居家隔离者交叉感染,降低其恐惧、焦虑心理,有益于提高居家隔离家庭的安全感,推动形成健康良性的居家氛围。
预防心理与注意力转移是核心。志愿者调动支持性资源协助社区工作者推动“一助一”活动展开,借助注意力转移法引导隔离者畅想疫情结束后的生活,做他们的倾听者和支持者,方便居家隔离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找到人倾诉,不再因恐惧而压抑内心真实的想法。志愿者重点与隔离人员确定固定上门回访时间,跟进居家隔离人员的阶段性需求和心理状态,做好记录及时补充居家隔离者信息,并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居家隔离者进行资源链接,转接给社区工作者进行危机心理干预,消除其负面情绪。
2.提供社区个性化服务
在发现居家隔离者疫期焦虑情绪严重时,社区工作者应该先每天通过电话和微信上一对一沟通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回应隔离人员的需求和问题,判断焦虑原因,再通过档案登记、上门询问等各种方式协助他们与亲朋好友保持密切联系,增加社区支持强度。隔离人员反馈的问题还多集中在胸闷、呼吸不畅、肠胃不适等生理问题,这些身体上的不良反应使其不良情绪相对加剧。在社区工作者与他们进一步沟通交流后,认为这些生理问题也是心理上的一种诉求,并根据不同的求助方式制定新的作息时间表,鼓励居家隔离者尽量规律生活。
对于具有强迫症状的居家隔离者,社区工作者会通过告知每天的治愈率等基本事实来改善其非理性的认知,安抚其情绪,方便隔离人员通过正规途径了解相关疫情信息,避免过分关注各种非正规渠道信息。在全民抗疫期间,为有效缓解居家隔离者因长期居家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社区工作者向社区居家隔离人员发放线上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将心理问题合理分类,按需求制定服务方案,更准确的对接到需要个性化服务的隔离人员,并面对居家隔离者多样化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来维系其社区支持。
社区工作者为乏力、乐趣感下降的居家隔离者提供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鼓励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完成之后的愉悦感和自我肯定感,减少自我攻击、自责和否定,并给予他们充分自主选择的空间,相信其有能力渡过危机,减缓自身产生的心理问题。在社区支持系统里,社区工作者除了要能够建立成员之间的关系,开创共同的行动动机之外,也要能够有针对性的分享资源,理解双方状态与期待,促进居家隔离者社区支持的建构和维系。
3.开展线上朋辈心理互助小组
互助支持系统是指把面对相同问题或自主性社会性程度相似的人聚合在一起,帮助他们建立关系,促进他们互相帮助和互相支援。社区工作者为那些有共同问题、相同背景、兴趣的服务对象建立朋辈支持小组或互助小组,加强同伴之间的支持,促进信息分享和经验交流,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区把自主性和社会性低的居家隔离人员组织起来,分早晚两个时间段开展线上活动。早上社区工作者通过微信群,为居家隔离者进行线上评估,跟踪隔离者居家期间的心理及情绪状态,及时为情绪不稳定的居家隔离者进行电话心理辅导,从而增强其与外界的联系,发挥社区工作者替代性系统的作用。晚上社区工作者为隔离者开展正念训练,有意识的引导居家隔离者觉知自己的负面情绪和绝望思考,接纳自己当下的隔离状态和封闭环境。通过正念冥想的训练,可以帮助居家隔离者控制自己的情绪,缓解压力,减轻身体上的痛苦,使得他们身心获得平静与安宁,带着平和的情绪进入休息状态,良好的情绪有助于睡眠,也是提高免疫的有效方式。
互助小组还为居家隔离者提供“云舞台”,帮助隔离人员提高其自主性和社会性。社区工作者相继开展手工制作、音乐欣赏、居家美食、健身操等线上互助活动,助力居家隔离者平安健康的渡过特殊时期。一方面,鼓励隔离人员在家中适当地进行运动,在互助小组中发布自己的运动视频,分享运动感受,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适当地减少身体上的压力和焦虑的感觉。另一方面,有兴趣爱好的隔离者可以把自己的焦虑、恐惧、烦躁等情绪转化为艺术加工,将自已的手工作品、自制美食和音乐作品和大家分享,居家隔离人员分别扮演倾听者、参与者和支持者,互相交流制作心得,积极调节情绪状态,丰富居家生活,有利于互助小组的成员增强其社会支持程度。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的特殊时期,公众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心态比以往更加脆弱,特别是居家隔离者更易产生不良情绪,或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心理调适、排遣疏导,对于个人身心健康、疫情防控及社会稳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战役,保证疫情结束后顺利生产和生活,社区积极介入居家隔离者的心理调适工作,重视居家人群的心理问题,通过线上监测、线下志愿服务、早期心理评估与互助,为隔离人员提供专业支持,提高防护技巧,缓解其面对疫情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